9月17日,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宣布王永东博士担任首席技术官。之前,王永东担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已有3年时间。
业外人士对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并不熟悉。这个成立于2011年的研究院,整合了原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和广告技术中心,研发方向涵盖微软必应搜索、在线广告技术、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移动互联网服务四大领域,是微软全球在线产品研发的一支重要团队和中坚力量。
担纲这样一个研发机构,业界地位不言而喻。
回首自己的成长道路,王永东觉得:“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兴趣还是很重要的,如果是自己热爱的事情,就会很努力去做。第二,勤奋也很重要。”
在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研究生之前,王永东和很多人一样,认为中国人读书特别认真,美国孩子爱玩,不是很喜欢读书。但是到了伯克利,感觉完全不一样:美国同学不仅极其聪明而且极其努力。
同时王永东承认机遇也很重要:“不是说人生只有一次机遇,我听一些人说,我在某年有这么一个机会没赶上,好像就完了。我不这样觉得,机遇是不断会有的,你要是有兴趣,有这个准备的话,就能很好地抓住这种机会。”
王永东回国后,更加深了这种体验:“我的一些同龄人为孩子们设计一条路,觉得这条路走下去就是一个光明大道。有些报道中也说某某从小就设计了一条路,走得挺顺利的。可是我觉得可以设计一条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新的机会和变化,自己要去不断地调整。”
计算器和计算机不是一回事
王永东小时候跟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在农村上小学,读高中时进入江苏扬州中学。当时,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老师也都特别认真和热心,王永东觉得“自己是赶上好时候了”。
直到上了高中,王永东才确定了考大学的目标。1977年年底恢复高考,和很多人一样,王永东一下子觉得读书有奔头了。
尽管当时备考的强度大、压力大,但王永东却感觉很愉快。“在小学、初中学的东西比较少,我们有很多东西要补。当时学习动力很强,也没有被强迫的感觉。”
数学、物理、化学是王永东感兴趣的:“‘文革’结束后,国外的科技开始进入国内,思想也比较活跃,报纸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讨论。”最后王永东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工及计算机科学系的计算机专业。
那时,王永东从来没有见过计算机。他的父亲是学无线电的,希望儿子也学无线电。而王永东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计算机的文章,感觉“计算机这个东西太神奇了”,就一心一意想去学计算机。
1980年代初,陈景润、杨振宁、李政道的故事影响了很多年轻人,很多优秀学生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相比之下,王永东的选择还是有些另类。
当时计算机对大多数人来说还很陌生,甚至有人把计算机和计算器混在一起。王永东还记得自己大一假期回家,就有邻居拿着计算器来,说能不能帮他修一下。王永东要解释半天,说自己是学计算机的。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情形王永东也记得非常清楚:“交大的校友、王安电脑公司的创始人王安给交大捐了一台计算机,交大专门开设了计算机房,工作人员都穿白大褂,进去还得换拖鞋。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很高端。”
因为当时只有一台计算机,对使用时间是有严格限制,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个学期只有两三个小时的上机时间。
让王永东有些自豪的是,那台捐赠的计算机已经有软盘了。而学校里其他专业的同学,后来学计算机课时还都是用纸带,或者是打卡。
虽然当时只学了3种语言:Basic、Pascal和Cobol,但王永东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我从那个时间就一直感觉自己选计算机太对了,很喜欢”。
现在看起来非常简单的编程都让那时的王永东很兴奋。比如,编写一个程序,把平年闰年的因素考虑进去,用计算机打印一个日历出来。
王永东本科毕业设计做的是一个数据库的应用项目,这为他今后的研究方向打下了基础。
在接受的同时不要迷信权威
本科毕业后,王永东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因为成绩好,获得了世界银行项目公派留学生资格。
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通过托福、GRE的考试,王永东陆续接到美国几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最后选择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到美国后,王永东发现原来所理解的计算机与美国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非常大的差异。此外国内外的教学方式差异也很大。
王永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内的教学,比较注重于接受和理解,老师教的东西,学生理解了,然后去应用;而在伯克利这样的学校,一方面是学习,另一方面是批判和创新。
比如,研究生有的课没有课本,老师会把这个领域最有名的论文找来,复印几十篇论文发给大家,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阅读和讨论这些论文。做作业的时候,老师会让学生指出这篇论文里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有什么能够做得比(论文)更好的。
“这种教学方式对我来说太难了。让我把文章读懂,说这个东西有什么了不起,我可以说得很清楚,但是持怀疑、批判的态度,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王永东说,在国内上中学、上大学,上课的时候都不会去问老师问题,只是特别专心听讲,记笔记,也不做小动作。
后来王永东理解了为什么硅谷有那么多的创新:“跟教育方法有关系,那就是在接受的同时不要去迷信权威,要有一种审视的眼光,相信你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
在伯克利,王永东找了一个在数据库方面特别有名的导师。他的导师在数据库领域做得比较早,后来也开了一个与数据库有关的公司。
硅谷的这个普遍现象对王永东影响很大:“他们很有创意,很多老师不仅仅是教学和做研究,同时也寻找产业化的机会。”
一个机遇不成功,下面还有机会
1992年王永东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后,分别在美国赛贝斯(Sybase)公司、搜索产品研发先驱之一Inktomi公司工作,之后在雅虎任国际搜索技术总监,2007年,升任副总裁。2009年6月加盟微软,就任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总经理。2011年11月,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成立,王永东就任院长。
王永东坚信,不努力天上就会掉个大馅饼,这种机会还是很少的。“像比尔·盖茨,在青年时期,是非常努力的一个人,看到一个机会就会去抓住。他在创办自己的公司之后,也是极其努力的。”王永东就极其佩服比尔·盖茨的技术能力和极快的反应速度。
对于机遇的把握和道路的选择,王永东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不要“过度优化”。
“过度优化”是源于网站设计的专业词语,王永东认为对于互联网产品也是如此。
“我们曾经一提创新,就会强调,在产品发布之前,要做论证,把产品做得看来很完美再发布,这是一种方法。但是现在我们并不太认可这种方法。”王永东认为:“理想的状态是,一个产品你觉得它有道理,这个时候与其关在一个实验室里面去过度优化,还不如把它拿出去给用户看,用户在用的过程中就会给你很多反馈,在反馈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最终能够做出一个让用户特别喜欢的产品。”王永东认为,这个过程比关在一个实验室里面过度优化更好。
在人生道路上,过度优化又是什么概念呢?他举了个例子:有人想,我将来最好是学一个专业,不用太用功就能学得很好,将来最好找一份工作,不用太辛苦就能够挣钱很多,工作环境又特别好。这就叫“过度优化”。
“过度优化以后,你就会觉得很难达到这种目标。”王永东认为,如果做自己喜爱的事而且愿意努力去做,在努力的过程中,机遇自然会出现。如果一个机遇不成功的话,后面还会有机会。
本报记者 李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