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各族人民互相依存,共襄繁荣。长期以来,民族团结进步已经升华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回汉儿女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这个团结温馨的民族之家。
近年来,宁夏充分保护和充实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家园,并将其作为对各族青少年进行思想引领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农村,学校、厂区……利用各种时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传播,把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播撒在了青少年的心间。
传承民族文化 播撒友爱种子
这些年来,在宁夏北方民族大学的校园里,每年举行的民族风采展示大赛暨“民族形象大使”选拔赛人气很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踊跃参与。
刚来到宁夏读大学,蒙古族女孩王晓雅一下见到了很多南方的少数民族学生,其中一些民族的名称她以前都没听说过。开学不久,听说学校有民族风采展示大赛,王晓雅第一个报名参加。
在风采展示中,王晓雅穿着民族服装,表演了一段蒙古族歌舞,赢得了同学的阵阵喝彩。“在这个舞台上,我代表的是一个民族,要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蒙古族的文化。”王晓雅说。
民族风采展示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大学生报名参赛,选手们身着民族特色服装,缤纷亮相并进行精彩的民族文艺展示。傣族的葫芦丝、维吾尔族的手鼓、雄浑的藏歌、回族的花儿……让在场的大学生大饱眼福。
“欣赏了风采各异的民族文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对民族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王晓雅说。如今,来到宁夏上大学已有两年,王晓雅已结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同学,很多都成为她的好朋友。
不只是在大学,宁夏民族团结教育在中学校园也开花结果。
吴忠市回民中学是一所回族学生占比达67%的民族学校,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点工作,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凝心聚力、推动事业发展的一大法宝。
张家拳、押加、木球等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吴忠回民中学依托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基地,研发出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校本体育教材,将这些传统项目纳入体育课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继有人,蓬勃发展。
同时,这个学校还加大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专门设立“孔孟”学堂,每两周开讲一次,专门请国学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国学知识,接受更多传统文化熏陶。吴忠回民中学还将学生自修室、阅览室和民族文化建设展厅设在一起,里面陈列了学校和学生搜集来的各种文物,增进了学生对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认知。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知,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友谊。”吴忠回民中学先后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表彰奖励,还多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
话剧“大篷车”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在回乡吴忠,团市委与宁夏话剧团联合,在全市开展的青少年民族团结话剧“大篷车”巡演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和喜爱。
在巡回演出中,“大篷车”演出队创作了《回民干娘》、《喊叫水移民纪事》等源于生活、取自现实的感人事迹,生动再现了宁夏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感人场景。
话剧《回民干娘》根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王兰花、马志英的先进事迹创作。《喊叫水村移民纪事》则还原了固原山区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喊叫水村搬迁移民到黄河金岸,村支书田广才以他甘于奉献的人格魅力带领村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使移民村更加和谐富裕的故事。
“大篷车”巡回演出队走进了吴忠的十里八乡,走到哪里,演到哪里,目前已面向基层青年演出了近百场,覆盖了吴忠全市各县(市、区)的社区、中心村、学校、集市、企业等基层单位和场所,现场观看的青年达到4万余人。
随着话剧“大篷车”移动的车轮,民族团结进步的大爱情怀就像一股暖流,在回乡吴忠的城乡热烈地涌动。一个个先进人物大公无私、守望相助的感人事迹在广大青少年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在红寺堡区回民中学,看着回族老人无私关爱汉族学生的感人故事,不少在场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要发扬互相帮扶、助人为乐、勤劳智慧的传统美德,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在盐池县基层的演出现场,金凤煤矿回族职工马明不禁感慨:“看了民族团结话剧演出后,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认识到当代青年肩负的维护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历史使命。”
“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一定要把它维护好,发扬好,并不断赋予时代内涵。”在吴忠市利通区,观看话剧演出后,清真寺的阿訇们也产生了这样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