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北京公交、地铁票,真的要涨价了。
10月13日,北京市发改委正式公布北京市公交地铁调价听证方案。其中,提出两个调价方案:地铁的起步价分别为2元(3公里内)和3元(6公里内),票价不封顶。这意味着,北京地铁“2元时代”将面临终结。
哪个调价方案更划算?消息一经发布,各大媒体便争相解读,好让老百姓“秒懂”。尽管听证会要到10月28日才举行。但多数网民认为,涨价应是定局,只是用什么“姿势”的问题。中青舆情监测室监测显示,消息公布当天,舆情量即超过13万条。随着话题热度的不断攀升,网络舆论场也迅速分为“反涨”和“挺涨”两派。
近一年多来,关于北京地铁涨价的争议一直未停。归结起来,焦点无外乎三个:涨不涨、怎么涨、涨多少。“两元坐遍全城”的福利享受了7年之久,现在要动这块奶酪,舆论自然有所反弹。
“目前的价格不要说微利,连基本的成本都无法弥补。”舆论场上并不全是吐槽声,经济学者、北京市政协委员马光远道出了另一种声音。
“低价坐车,政府补贴,补着补着,一座养老院就补没了,一座医院就补进去了,您真的愿意吗?”14日当天,一篇题为《跳出情绪看调价》的文章也广为流传。这位署名“知庸”的作者提到,评价一项公共决策,要从公共影响看利弊。地铁建造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票价低,成本回不来,势必要求财政补贴。文章称,2012年,财政补贴公交175亿元,占到了民生支出的7.9%左右,这一比例甚至高于医疗卫生。
“还有更大的坏处:凡是享受了的便利、改善了的福利,上去了,就别想再下来,这种情绪化心理,有个名词叫‘福利刚性’。好多国家都吃了大亏。”与“知庸”类似,多数“挺涨”派网民认为,地铁一直按亏损的成本来运营,非长远之计。“过于依靠政府补贴的交通,浪费和低效率难以避免。”
尽管争议仍在持续。但二者也有共识,就是希望未来公共交通的服务管理水平能“跟着涨”。中青舆情监测室随机抽样2000条网民观点发现,持这一观点的网民占到67.2%。
“每天都在经历着没有硝烟的战争。”谈起地铁的拥挤,有网民这样形容,“如果一项公共服务太过廉价,就不太可能和高品质的服务‘画等号’。”
“或许比‘涨不涨’更重要的是,价格提高后,多收的钱去了哪儿?能不能切实地用于改善现有的乘车环境?”
网民“韩棋”说,如果服务质量提升,涨价是可以接受的。
“希望看到地铁开始盈利的时候,其服务的质量和能动性也在提高。不希望再看到地铁里有人乞讨、发小广告,不希望再看见素质极差的工作人员。”网民“劉-詠飛”的期待,更加具体。
或许,涨价之后,能否分流客流、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乘车环境,都有待老百姓在乘车体验中寻得答案。但“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和票价的合理性,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评价。财政补贴多少,民众承担多少,要有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平衡点。”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杨振宇的上述观点,应该成为在这场热闹讨论落幕后,留下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