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红云图书室”大型公益活动将图书和阅读的种子播散到了辽阔的内蒙古。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举行了启动仪式。
“在过去的7年里,伴随着红云红河人的爱心接力,一箱箱经过教育专家精心挑选的‘红云图书’,从彩云之南出发,翻山越岭被送到全国各地的600多所学校里,满足了众多师生的阅读需求。”启动仪式上,红云红河集团的领导说,7年来,集团为此项活动捐赠图书26万余册,价值700多万元,发放奖学金27.5万元。因为“红云图书室”的建立,很多学生爱上了阅读,阅读如种子一样,在遥远的大地上生根发芽,让无数学生受益。红云图书室的书香,伴随着红云红河人的真诚祝福,走进一座座校园,温暖无数学生的心田。
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全校1300多人,所有学生都是蒙古族,95%的学生都是来自农牧区。大地辽阔,最远的学生来自300公里外,很多学生两个礼拜回家一次,阅读和校园生活成为他们小小年龄中大部分记忆。
兴安盟团委领导刘楷对学校用好图书给予了期望:“这批图书的到来,必将丰富兴安盟蒙古族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希望学校珍惜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切实抓好图书室建设,精心管好用好这批图书,着力发挥其传播思想、塑造精神、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作用。”
“今天的图书捐赠送的不仅仅是图书,而是为孩子们送来了精神食粮,一本好书足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蒙古族小学领导吉木斯情深意切地说:“社会多一份关爱,孩子就多一份信心,我们的未来就多一份希望。有了你们的支持,民族教育会做得更好,民族文化将生生不息传承下去。
仪式结束后,主办方邀请青少年心理专家陆晓娅和自然体验中级讲师徐美玲分别为师生带来《如何做一个传递正能量的老师》和《神奇的自然》两场讲座。
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阅读
银杏叶、榆树皮、辣椒等被带上讲台,学生们大吃一惊,这些是教育专家徐美玲的“教学工具”,学生们愉快地玩起了“你来描述我来猜”。
在《神奇的自然》这堂讲座上,徐美玲带来了《森林报》一书,这还是学生们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森林里的故事被学生们争相朗读出来。
阅读结束,徐美玲让学生们完成一个作业:把曾经看过、观察过、喜欢过的东西画出来。
出人意料的是,很多学生画出来的都是大自然中美丽的场景:下雨、蚂蚁搬家、飘落的叶子等。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是一所有着83年历史的学校。全校1300多学生都是蒙古族,草原大地的辽阔,让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体验着大自然的美丽。
一个画了棵沙果树的孩子说:“我家邻居院子里有一棵沙果树,树上挂满了沙果,是甜的,很好吃。”
六年级的高特,用蒙语背诵起来《我的故乡》,像唱歌一般动听。她喜欢蒙语诗,用蒙语朗诵诗歌,她觉得更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她喜欢读书,更喜欢蒙语书籍,她把父母给的零花钱都存起来用来买书。爱阅读的她成为了学校的阅读明星。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阅读。”一直在做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徐美玲说,阅读会让孩子们对家乡的美丽有更深的领悟,阅读会让生活在辽阔大地上的蒙古族孩子更有诗意。
传承科尔沁文化,一直是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多年来不懈的努力。为让学生们了解学习科尔沁文化,学校在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开设了42个兴趣活动小组,全校1300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兴趣小组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马头琴、蒙古象棋、骑马舞、长调等。在学校的操场一侧,还专门建了一个蒙古包,在这个蒙古包里,蒙古族老师会教给学生们蒙古族的一些传统礼仪和食物的制作,让学生们从生活中去了解科尔沁文化。
学校主教学楼里,每一层都悬挂着有关科尔沁文化照片,学生们通过这些照片可以较直观地了解到科尔沁文化的方方面面。
教学楼的每一层,都有一个开放的阅览室。里面摆放着有蒙古族特色的桌椅、书架,书架上是供学生自由取阅的书籍,有汉文也有蒙文的。学生们课间会来这里翻阅自己喜欢的图书,上课后又整齐地放回去,图书从来没有丢失过。
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牧区,最远的学生来自300公里外,因此学校大多是住校生,很多学生两个礼拜甚至一个月回家一次。为此,学校安排每天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让学生有半个小时的朗读和阅读时间。
为让学生既学好汉语也学好蒙语,教蒙汉语的老师白金亮将各种诗歌、文章编成能朗朗上口的“好来宝”。
“好来宝”是蒙古语译音,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蒙古族曲艺。白金亮小的时候总听父母和牧民们将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事情编成“好来宝”,即兴吟唱,诙谐风趣的语言,合辙押韵的诗句,维妙维肖地演唱,给人以艺术享受。
当上教师以后,白金亮将课文编成了“好来宝”,学生们通过说唱记住了课本知识,理解力也由此提高。这一方法很快在全校得到推广,每个老师都会编“好来宝”,学校为此专门编写了校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学生都免费得到一本蒙语的、一本汉语的“好来宝”。
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蒙古人善良的爱心也在学校传承。
蒙古族小学的学生95%都是来自农牧区,学校有不少贫困学生。为此,学校成立了“爱心妈妈俱乐部”和“爱心妈妈超市”。学校的校长和所有老师成为了爱心妈妈。他们常常为学生缝补衣服,过节时带学生回家吃顿饭。在“爱心妈妈超市”里,由爱心妈妈们和社会人士捐赠文具、衣物、生活用品等整齐地摆放着,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凭卡领取物品,全校给每个学生都发了领物卡,以此来保护贫困学生的自尊心。
当获悉“红云图书室”将在学校落户时,老师们欣喜万分。“在我们的爱心超市里,不仅需要生活上的物资,更需要精神上的食粮。”蒙古族小学领导吉木斯说,学校最缺乏的就是图书,传承民族文化,图书是最好的桥梁。社会多一份关爱,孩子就多一份信心,未来就多一份希望。有了你们的支持,民族教育会做得更好,民族文化将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文中学生名字为化名)
如何做一个传递正能量的老师
“当老师是一个良心活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教育专家陆晓娅在与老师们分享教育心得时说,老师在教学中的细节和点滴艰辛是外人看不到的。老师常常有委屈、有抱怨,感到自己这么用心的教学生,学生却不听话、不争气。但其实,老师如果学会换个角度看学生,向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那就会收获到不一样的结果。
在这个题为《如何做一个传递正能量的老师》的讲座中,陆晓娅先播放了一个视频,视频的内容是几个人在相互传递篮球。她让老师们计算视频中穿白衣服的队员一共间接传球几次。她播放了3次视频,老师们都聚精会神地计算着次数,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陷入了陆晓娅设计的一个“圈套”之中。
当看最后一遍的时候,陆晓娅提出不计算次数,完全放轻松地看,然后问老师们,这次看到了什么?
这一次很多老师发现,有一个黑衣人也参与了传球,并从球场走过,但是在之前的两次观看中,老师们几乎都没有看到这个黑衣人。老师们深感奇怪。
“这就是注意的选择性问题。”陆晓娅说,观看时专注于某一问题,就会忽略了其他问题。她让在座的老师想一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他们是关注学生出现的“问题”的时候多还是关注学生没有问题的时候多。
结果,几乎所有老师都说:关注学生出现的“问题”的时候多。
“当老师关注学生的问题时,就会生气、焦躁甚至发怒。”陆晓娅说,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如果只是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就很容易忽视好的地方。“教育应该关注细节”。
如何关注细节,陆晓娅又播放了一个视频。视频内容是年轻的和年长的两个乐队指挥都是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但是因为表达的不同,使同样的乐队表现的效果截然不同。
从这个视频里可以看到,有经验的老指挥更愿意从正向与学生联结,对每一个乐手先是鼓励,说出优点,再指出乐手不足的细节,并表示自己对他们都很有期待。如此以来,他向学生传递的这种正能量,使每个乐手都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平。
陆晓娅说, 其实每个老师都可以做到这样。
“正向的期待化解了学生的抵触情绪,使他们产生正向的行为。”她说,而负向联结,让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防御,表现为抵触、捣乱、疏离,就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比如,有的老师指导一个孩子背课本背不下来,会怒吼,背10遍;有的学生默写英语单词错误,被惩罚写100遍,这样粗暴的惩罚是不对的。教育的细节是孩子有状况时,老师应该听他说有什么问题,要给予具体的指导而不是抽象的批评。
陆晓娅认为,抽象批评的指向是对人不对事,而具体指导的指向是对事不对人;抽象批评的关系是我对你错,我好你不好,导致紧张、对立 ,而具体指导关系是我好你也好,会使关系松弛、安全 ;抽象批评会让学生的情绪变得焦虑、愤怒、委屈 ,而具体指导是平和 ;抽象批评使最终的问题是不知道改进方法,无方向,而具体指导是让学生获得改进的方法,有方向。
“你不努力”、“你太笨了”这些给孩子贴上标签的语言会像一把刀子一样伤害到学生。麦克·怀特说过,在我们这个世界,语言在决定人的命运和塑造人格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用语言对人重新进行定义是值得的,让语言创造可能性。
如何从负向反应到正向反应?陆晓娅教给老师们一个方法:“学会好奇”。
比如学生迟到了,老师可以说“今天你按时到校了,老师很高兴!”然后故意好奇地问:“今天你按时到校了,你是怎么做到的?”、“想想这两天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 你做了什么,哪怕是一点点的事情,让迟到没有发生?”、“你用了什么方法,或者谁帮助了你,让你今天没有迟到?”、“ 没有迟到带给你什么感觉?你喜欢这样的感觉吗?”
这相比于“你怎么又迟到了?在外边站着吧!”的语言伤害,老师不仅关注到了学生的“例外情况”,还关注到了学生自身的努力。
“人只有在感到安全时才更容易觉察自己的错误,产生改变的愿望和动力 。”陆晓娅说,正向联结,老师们容易获得理解和支持,而负向联结让老师更容易感到沮丧、挫败。正向联结是平等、信任、尊重,而负向联结会导致师生关系变得“师高生低”,紧张疏远 ;正向联结使问题得到松动,而负向联结使问题被强化和内化 。
“一个老师的态度和期待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正能量才能带来正能量,师生双赢才是真正的成功。”陆晓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