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棚户区改造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的话,那么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可以说是难题中的难题。
原有土地难以利用、异地搬迁、安置人口需要就业培训,这些问题无不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投入资金232亿元,15万多棚户区居民搬进了新居,这是内蒙古乌海市棚户区改造的答卷。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住房
尽管已经搬进乌海市海勃湾区依林佳苑社区1年多了,65岁的董永胜有时候仍然觉得自己像在“做梦”。
老人原来一直在海南区老石旦矿区棚户区居住。棚户区有多苦,矿区人深有体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子超过90%,人均住宅面积不足15平方米,没有暖气、没有燃气、平均200多人共用一个旱厕。”
“冬天要打炭,生火,夏天赶上连雨天,家就不像个家了,房子漏雨接了一桶又一桶。一次,下了大暴雨。半夜房子里进了齐腰深的水……”想起以前的生活,董永胜至今仍心有余悸。
“夏天怕雨,冬天怕雪”。72岁的周宝玉在乌达区苏海图矿区棚户区生活了30多年:“冬天受冻不算啥,关键是怕积雪,因为害怕积雪压塌房子,得及时爬到房顶上除雪,把雪铲到院子里,再从院子里铲到巷子里。”
周宝玉的工作地点在400多米深的矿井里,四处是黑黢黢的矿石、煤渣,“每天几乎见不到太阳”。下班回到家,全家4口人挤在一间自建的土坯房里,连着炕头的灶台把墙面熏得漆黑。
在苏海图这个曾经有上千人的国有大矿中,周宝玉曾是著名的技术能手。但直到1997年退休,他始终住在一间破旧潮湿的小平房里,从没有机会搬离。在乌海市,像周宝玉这样生活在棚户区里的居民有6万多户。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经历了先有矿、后有市的发展历程,长期依矿而建形成了一边高楼大厦,一边棚户连片的城市二元结构格局。五虎山、梁家沟、教子沟、公乌素,这些曾经为国家、自治区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老矿区早已变得破旧不堪。在收入水平上,矿区居民也与城区居民存在较大差距。以海勃湾区为例,那里的棚户区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达3859户,占棚户区总户数的59%;1.1万余人无固定工作,占总人口的62.3%。
简陋拥挤、收入水平低还不是棚户区的全部。受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以及煤田自燃的影响,棚户区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恶劣。另外,乌海市100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与采空区引发的地面塌陷,也严重影响着棚户区居民的生活。
为彻底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环境,乌海市从2007年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涉及工矿棚户区3大片17小片的煤矿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居民6.6万户、近20万人,超过城市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搬到这边,生活条件好,尤其是空气好。”董永胜现在住的是一个9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说起这个刚刚住了一年多的新居,董永胜高兴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2012年,董永胜搬进了这套新房,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米2600元,其中65平方米以内,政府每平方米补贴300元,董永胜所在的单位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每平方米补贴400元。董永胜说,“要让我买商品楼房这一辈子都买不起”。
记者了解到,2012年乌海的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近5000元。董永胜要的是带电梯的高层楼房,价钱要稍微贵一点,他的一些老邻居有些是搬进了不带电梯的步梯楼,每平方米仅1250元,一套65平方米的房子,除去补贴,棚户区的居民拿3万多元就住进了新楼房。
异地搬迁,把城区中心位置留给老百姓
“乌海棚改,最大的特点是异地搬迁。”乌海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郝利平介绍。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乌海矿区绝大部分区域已成为采空区,基础设施差,环境恶劣,既无产业支撑,也不适宜居民居住和就地改造。
周宝玉位于苏海图煤矿的平房已变成一片废墟,只能规划平整,恢复植被。周宝玉说,房子下面就是采空区,随时有塌陷的可能,已经不适合人居住。
“乌海市的大多数矿区棚户区,底下大多数都已经成了采空区,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棚户区改造全部实施异地搬迁,就是把所有的矿区居民全部搬入基础设施条件好的新建社区。”郝利平说。
一边是大量的采煤沉陷区,不能通过商业项目开发变成资金;一边又是作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区域面积仅有1754平方公里。对于乌海市来说,资金和土地无疑是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最大的难题。
乌海市委书记侯凤岐说:“在加快发展中,既要看经济数据,更要看百姓表情。我们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之初,就从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出发,决定实施跨区域搬迁改造和异地搬迁改造,努力还上经济欠账,补上民生短板,让市民都享有现代化的居所,享受现代化的文明生活。”
记者在乌海看到,矿区棚户区改造异地搬迁的住房基本都是在城市中心区中心地段。一路之隔的商品房现在卖到每平方米5000多元,而另一边棚户区安置房扣除各项补贴,多层的步梯楼价格是每平方米550元,带电梯的高层楼是每平米不到2000元。
让老百姓住得起、住得好、住得安心
董永胜所在的依林佳苑社区A区绿荫蔽日,还有文化广场、喷泉、雕塑,周边拥有三个高标准的公共汽车站点,还有大型的幼儿园、医院和学校,是一个有4007户居民的大社区,这些居民都来自矿区棚户区。
截至目前,乌海市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房103151套,基本建成77946套,有56363户棚户区居民、共计15万多人搬进了新居。
对棚改群众来说,以往居住在矿区,生活支出成本低,搬入安置区生活,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大的改善,但支出成本也相应增加,需要缴纳水、电、暖、气、有线电视、物业等费用。根据测算,户均每年需增加生活开支3625元(按每户65平方米计算,水费400元;电费600元;供暖费1065元;煤气费600元;有线电视360元;物业费600元)。
侯凤岐认为,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建房和住房问题,还涉及其他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大量的棚户区居民搬入城区后,政府需要建设水、电、暖、气、道路、桥梁等配套基础设施,需要加大学校、医院、社区、公园、公交等公共设施投入力度,还需要解决医疗、社保问题。另外,棚户区居民搬入城区后虽然生活环境改善了,但还需要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保障就业,促进就业。因此,如何让老百姓住得起、住得好、住得安心,这是乌海市的决策者们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乌海市通过中央专项补助、神华集团补助、市区两级政府财政投入以及银行贷款、发放城投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232亿元,在所有安置区都建设了学校、医疗机构、公园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市里还针对搬迁居民的实际,出台就业帮扶、社保统筹等相关政策,对因搬迁造成暂时失业的给予免费就业创业培训,并提供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4050”人员;将棚户区搬迁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只要缴纳一定比例的养老保险金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即可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对于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及时予以参保。
乌海市政府主导建成的27个棚户区安置小区,一律按照每平方米0.35元的标准收取物业服务费,远远低于全市多层住宅0.6元/平方米的平均水平,不足部分由市、区两级政府补贴。像董永胜、周宝玉这样的企业退休人员每年还可以享受到1380元的取暖补贴。通过一系列保障措施,搬迁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任彦宾 李玉波 马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