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海上霸主”——战列舰,之所以消亡,不仅仅是因为战列舰在航母舰载机打击下难以生存,更是因为相比战列舰的大口径舰炮,航母舰载机的火力投送距离更远,也更为猛烈和更加准确。
未来中长期内,可以预测,航母“舰队核心”和“海上霸主”的双重地位不会改变,理由很简单——届时能够替代航母、可提供海军空中力量的平台或武器系统,或者尚未出现,或者还不成熟。
“航母”这一舰种消亡之日,就是海军的空中力量不再需要之时。在整个21世纪,海军空中力量即使不再是海上战争的决定性力量(这种情况目前难以想象),也仍然是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因此,航母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没有制天权,就没有制空权、制网络权和制信息权,也就没有制海权。至21世纪中叶,X-37B这类空天战机很有可能实现航母搭载,航母作战能力也因此将实现“质”的提升,航母将真正成为“全能战舰”,其“海上霸主”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任何一种武器系统都有局限性
无疑,现代航母的生存能力正面临着诸多挑战,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根本无法使用,因为进攻性武器的发展,总是超前于防御性武器。即使航母舰载机、护航舰艇和本舰防御系统的作战效能大大提高,但使用航母对抗具有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强大对手,仍将承受极大的风险。
任何一种武器系统都有局限性,不存在“攻防兼备”的完美武器系统。对于航母,也应该深刻认识这一点。只有这样,才不会困惑和纠缠于“航母过时与否”这一问题。正如战列舰虽然早已过时,但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仍派出了两艘“密苏里”级战列舰参战,其超大口径舰炮对岸攻击时展现的火力,使伊军胆寒。
任何一种武器系统都有其生命周期,航母也不例外。因此,航母终有一天会退出战争舞台。但是,航母也在不断进行着演变,不排除会发生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变化。这将有利于延长其服役时间,加强其作为一个舰种存在的理由,进而使航母得以继续建造和使用下去。
可以确定的是,在可预见的将来,海军空中力量仍然必不可少,舰艇搭载性能更强大的飞机,已成为趋势,正如现代大中型水面舰艇,直升机搭载和起降已成为必备能力一样。
未来航母面貌可能发生的改变,仍将主要由舰载机引发。舰载机种类的增加和性能的提高,要求航母必须进行设计上的改变,以便与其相适应。
美军“尼米兹”级航母首舰“尼米兹”号于1972年下水,末舰“布什”号于2006年下水,一共建造10艘,建造时间跨度长达34年,每一艘都有改进和升级,排水量持续增大,后几艘几乎可作为新一级航母,改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运作舰载机。
最新的“福特”级的前三艘,将分别于2015年、2022年和2027年服役,取代“尼米兹”级,是当之无愧的“21世纪航母”。“福特”级的全寿命周期内,当前美国海军主力舰载机F/A-18E/F及其多种改进型将退役,它将搭载F-35C、无人机,未来还可能搭载美国目前正在研发的第六代飞机。
发展航母的经济学
发展航母的最大障碍和顾虑,除了航母及其舰载机的技术难度外,更重要的是航母造价、保有和使用费用过高。
根据“军事—经济”研究的基本原则,在满足设定的军事需求的前提下,应保证投入资源和消耗费用的最小化,为超过必要军事需求和能力而投入的资源和消耗的费用,是不科学、不能接受的。发展航母,应坚持这个指导思想。
归根到底,航母就是一个飞机搭载和起降的海上平台。设计和建造航母,应牢牢围绕这一出发点进行。
航母的武器、船体结构、装备和设备,都应与这个出发点紧密相关,与上述出发点和主线关系不紧密的武器、船体结构、装备和设备,原则上都是可以舍弃的;为航母提供的超出上述出发点的能力,都可看做是投入资源的浪费。
航母具备的多种能力和可执行多种任务的特征,主要依靠其搭载的舰载机实现,航母装备的武器系统,不能与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等战斗水面舰艇有过多的“交集”,将航母打造成所谓的“全能”战舰,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上述战斗水面舰艇的思想,只能使航母这一本来就极为复杂的武器系统更加复杂,且可能会有损于“搭载和起降飞机”这一航母的核心能力,造成国防资源的浪费。
21世纪航母的基本特征
第一代航母,是由海峡渡轮、运煤船等民船,通过加装飞行甲板改装而成,可以满足当时舰载机的起降要求。由于当时舰载机的性能水平,飞行甲板无需较大的长度、宽度和强度,被改装成航母的舰船,只要具有不算大的排水量和便于容纳飞机即可。
随着舰载机的发展,现代化航母已成为结构和技术最为复杂、造价和使用费用最为高昂的武器系统。现代航母上,集中了最先进的现代科技;其作战使用,已成为海军军事科学最为庞大和复杂的研究课题。
但是,现代航母,包括其外形在内的基本轮廓和技术特征,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航母相比,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如果非要找出差异的话,搭载高性能喷气式舰载机和采用核动力装置,可能是现代航母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这两个特征,也是21世纪航母的基本特征。
发展航母需要思维创新。航母的未来发展,一切取决于航空航天领域发生的技术变革。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历史发展有规律可循,且经常表现出“周期性”特征。甚至可以大胆预测,未来,如果舰载机对航母搭载和起降的要求得到大幅降低,不排除可能会再次出现,由油轮、集装箱船等民船改装成的航母的情况。
其主要依据在于,未来战争中,飞机主要是作为高精度武器的搭载和投掷平台,那么,只要具备较强的防空体系突防能力和有效载荷能力即可,其他技战术性能,都是可以牺牲的,或者由少量多用途高性能现代化先进飞机承担即可。
这种飞机,技术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制造和维护,起降要求低,现代的轻型航母,就可轻易搭载超过百架,而能够提供的高精度武器投送能力却极为强大。最重要的是,现代先进防空系统,探测到这种飞机的概率极低。
未来海军的“航母化”
海军舰艇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多用途和多功能,其目的,是使国防资源投入更具效费比。未来航母的多用途性和多功能性,必须通过其搭载飞机的多用途和多功能实现,而不是发展航母本舰的多用途和多功能,这同样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实际上,航母与其他舰种,在作战用途和执行任务上,均存在着重叠,但功能存在过多重叠是不明智的。如果将航母用于执行两栖舰船、导弹驱逐舰、导弹巡洋舰、导弹护卫舰和潜艇所执行的任务,会造成航母这种高价值平台的极大浪费。
可以大胆设想,未来航母的多用途和多功能发展到最极端的一种情况,是在未来海军大型水面舰艇中,将只有“航母”这个唯一的舰种存在。另一种情况,由于航母具有最为多样化的用途和最大的作战潜力,可将航母作为样本,将多种类别水面舰艇进行融合,从而设计一个新的舰种,至于这个舰种是否称为“航母”,则并不重要。
只有依靠大航程、隐身、多用途舰载机,航母才能够真正做到“攻防兼备”。舰载机性能的提高和搭载数量的增大,也可有效减少对护航舰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美国海军采用“航母打击群”为核心的兵力编组形式,相比“航母战斗群”,所需护航舰艇数量已经大幅减少。
可以设想,水面舰艇实现“航母化”的未来海军,将以广阔的大洋为机动区域,主要依靠空中力量执行任务和作战,海军的机动性和打击威力进一步提高,这样的海军,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武装力量“第一军种”。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
李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