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教室里,只摆放着一个课桌,因为这所学校只有两名学生。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七台庙村小学是吉林省西部地区“微型小学”中的一个,3名50岁以上的老师坚守在这里。
由于农村人口减少,通榆县与其他地方一样,前些年撤并了一些农村中小学校。但是,这个县的教育部门一直有一个原则,哪怕只有一名学生,也会保留教学点。
当“大跃进”式撤点并校结束之后,像七台庙村小学这样幸存下来的微小型学校和教学点,如何更好地存在下去、它们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小规模学校是阶段性产物还是一种教育形态等问题为人们关注。近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以“农村小规模学校”为主题的教育研讨会还是第一次。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内蒙古、宁夏、山西、辽宁等省份最先开始局部的中小学布局调整。1999年6月,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农村学校从现实和长远出发,更应优化结构,调整布局,适度集中办学,加速改革发展”,可是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中“选择性施政”,片面追求教育效益,盲目撤并学校,以达到降低教育成本的目的。
2008年之后,撤点并校的动机逐渐复杂化,有些地方明确通过撤并学校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通过“学校进城”迫使学生进城;有的地方还总结出“小带大、大带小”“以校扩城”的经验,大建“教育园区”和“教育城”,将教育当成拉动城市化的工具和手段。
盲目大规模撤点并校带来了系列问题:一些儿童不得不进入寄宿制学校、一些儿童上学路程超过10公里,甚至一些儿童因此失学,寄宿制儿童与父母亲情割离导致心理问题、营养发育失衡,多起校车事故让全社会重新审视撤点并校的得与失。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叫停盲目撤并农村学校,并提出恢复有需求的村小和教学点。据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155008所乡村小学和62544个教学点。
那么到底多大规模学校是“小规模学校”,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21世纪教育研究院项目官员张旭提出:“通过对全国大概10个省的调研,我们发现村小和教学点的规模,基本上是在200人以下。我们初步定义在校人数在200人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为‘农村小规模学校’。”
从目前实际来看,在小规模学校上学的学生,是农村最底部的学生,没有能力进城上学,很多是由祖辈照料。那么“小规模学校”究竟是临时现象,是需要加以逐步消灭的,还是一个长期现象?
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看来,从东亚地区和其他国家情况来看,这种学校将会长期存在。他认为:“由于地理原因造成的小规模学校,在世界所有国家都存在,最发达的国家也存在,比如瑞士、美国、澳大利亚……在东亚地区就特别明显,日本、台湾、韩国,都面临学龄人口减少,在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小规模学校。”
当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建设小规模学校的困难不言而喻:没有规模效益,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学生具有流动性,因此硬件投资难以测算,教师人数配备难以测算等等。
研讨会上,一些区域的实践案例,让人们感受到了希望。
四川省宜宾翠屏区有村级学校58所,2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有38所。让小规模学校“小而美”是翠屏区建设农村学校的目标。对于撤点并校,翠屏区觉醒较早,从2005年开始紧急刹车,按照学生上学单程距离控制在3公里范围之内,设立学校或者教学点。营养改造计划升级中,小规模学校优先。
让农村小型学校“小而强”是这个区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目标。凡是符合引进条件的老师,则常年充实,常年引进——近几年往村级学校充实了308名老师。政府还专门对农村教师每个月给予200到400元的奖励。在农村累计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师,评定中高级职称不占指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对这些“小”大加赞扬:“小意味着紧密,意味着人际之间的紧密,小可以形成一个共同体,可以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老师和老师之间,一个非常紧密互动的共同体,可以进行丰富的情感教育。”同时,刘云杉认为,小规模学校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都有非常大的探索空间。
甘肃省临洮县共有小学195所,其中60人以下的学校91所。对于这些农村的小规模学校,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一大瓶颈,加上教师尤其是音体美教师短缺,不得不实施了复式教学。
今年上半年开始,这个县的一些小规模农村学校开始同时安排两三个班同学一起上音、美、体,充分发挥教师特长。
“两三个班的学生在一起画画、唱歌做游戏,气氛也好。英语实施复式教学,可以发挥高年级同学小老师的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甘肃省临洮县教育局小学教研室主任毛朝辉介绍为了提升复式教学的效果,当地利用各种政府和社会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孙冬梅教授对临洮县以学科为主提升复式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做法给予了肯定:“音、美、体、英语教学是小规模学校的一个弱项,特别是音、美、体课程,很多农村学校基本上都只写在课程表上,无法开课。所以从小学科入手,打造全科型的教师,来提升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力量具有带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