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本科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现于天津大学读研究生的张号乾对着来自世界五大洲34个国家不同肤色的年轻面孔说:“我们将走遍内蒙古草原无电区,并尝试将其点亮。”他是在11月13日北京创行世界杯决赛上说这番话的。
而此时,在1000多公里之外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山区,牧民宝音毕力格家的土坯房外,高高的风车正迎风转动,产生的电能随着蜿蜒的线路进入室内,供一家三代人日常使用。
张号乾是华北电力大学“绿色电力”项目的发起人。在内蒙古自治区他所生活的地区,电力并不普及,仅靠煤油灯和燃烧牛羊粪照明取暖。教育、医疗和就业都受到了制约。他们自主研发了风光互补的发电系统,为牧民送去了光和温暖。这个项目代表中国参与了第十四届创行世界杯,并最终在这场有史以来全球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创行世界杯赛事中获得了全球总冠军。
“我们的模式是,安装机器为牧民带来电,而牧民在电力的帮助下可以增加收入,以偿还机器的费用。”张号乾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怎么让家乡牧民拥有电?
2011年,张号乾大二那个寒假,在反复和几位专业老师商讨过方案后,他带着沉重的机器回到了家乡。这套造价4万元的发电系统包括风机、蓄电池、控制器和可以将直流电变交流电的逆变器。牧民在屋外安装好这套机器,家里就有电了。
然而,一开始牧民们并不信任这个年轻学生。他们认为,电太危险,4万元也太贵了。
张号乾是蒙古族孩子,自小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山区姥爷家长大。一入夜,四野如墨,没有人工的光亮。直到上小学他回到在城里的父母身边,才知道世界上还有电。电的种种神奇让他印象深刻,至今他还记得香港回归电视直播的细节。
考到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号乾一直忘不了内蒙古老家的暗夜。他要给牧民送去电。
为了更了解电,他特意辅修了电力系电器专业的课程。在电力系蹭课时,张号乾结识了班里几位学业优秀的同学,他们开始一起研究如何安装调试适用于山区牧民的家用发电系统。为解决一个个新出现的问题,他们在实验室里刻苦攻关,数据仿真、仪器调试都马虎不得。“绿色电力”项目的多项专利,也有这些同学的功劳。
整个学校都知道了他们在做的事情,团队长期保持着六七十人的阵容,骨干逐渐稳定,电力系的老师几乎都为这个项目提供过咨询。
那个寒假,张号乾不得不从巴彦淖尔市到乌拉特后旗,再从乌拉特后旗到牧区,奔波200多公里去竖立起风机、安装好电池。最后一段路是不通公车的,一般的机动车也很难顺利行驶。一位高中同学主动用自家的越野车载着他和机器往返。
姥爷帮他在牧民中做工作,终于说服了三代同堂的两个大家庭:宝音毕力格一家和张宗宝一家,他们成为了参与这个项目的第一批家庭。
地窖里不放土豆放电池
回顾走过的路,张号乾他们觉得似乎永远都有新问题出现。
“我们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型的。”张号乾说,团队的共识是学生创业,万事难料,越出问题成长越快,只要踏实解决。
东西装上不久,电池板就出了问题。内蒙古的冬天又冷又干,气温可以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而电池板需要恒温恒湿的环境。如果是在实验室里,自动监控设备和维护装置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但是,张号乾所面对的是牧民实际的困难,4万元已经是勉强,再额外的费用都会是负担,况且那些设备并不便宜。
最终,他想到小时候,家里冬天吃的土豆、白菜全都储在地窖里,一个冬天也不会冻坏。挖一个电池窖应该能解决问题。
地窖挖好了,电池放下去,湿润足够了,温度还是难以达到。他们又想到了新点子:往窖里放干牧草。这样不仅能保温,干草发酵还能消耗地窖里的氧气,连阻燃的功能都有了。
团队为这个独具牧区特色的电池窖申请了专利。
起初,这套发电系统是利用风能发电的,可夏天一到,风小了,他们又免费为发电系统加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不久,沙尘暴来了,太阳能电池板蒙尘难以正常工作,他们又添上了自动清洗的辅助仪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一步一步完善起来。
复杂的自然环境不是唯一找麻烦的。张号乾他们曾向厂家订制了一批发电机,安装后发现小问题不断,最后才发现厂家没严格按照质量要求生产。再返工已是不可能,他们只能自己改装。自此之后,这帮刚学着和社会打交道的学生为团队增添了产品控制的职责。
与这片古老沉默的土地打交道,则是又一番挑战。随着参与项目的农户越来越多,大学生们日常所做的工作,除了调试以外,更多的是体力活儿,挖坑埋线扛架子。牧民家里的年轻人会在大学生们忙活的时候热情地搭把手,而饱经风霜的老牧民则多是谨慎地观望着。每次探访,张号乾他们都会耐心地用蒙语告诉老人们:什么是电,电会给大家带来什么。
牧民并不富裕,张号乾他们也拉不下脸来要钱,第一批仪器的成本一直到今年才基本付清。
路途遥远,一家一家之间往往是至少1平方公里的荒野。遇到大雪封山,只能掉头返回。有时候结束工作的时候太晚了,来不及赶回城里。牧民家房子也不大,几个小伙子就睡在越野车里。
对于这帮90后来说,露宿倒不算什么,没电、没手机信号,这空白极度难熬。
去更多需要电的地方
项目越做越好,“绿色电力”团队计划找政府推广,让更多的牧民受益。
但是,财政局、民政局、畜牧局、扶贫办……复杂的政府部门让这帮年轻人一下子有点晕,不知道该找谁。在一连串的跑东家找西家以后,他们被指引向了旗长办公室。
没有门路,张号乾在旗长办公室门口堵了一个月。每天找旗长的人很多,这个小伙子乖乖排队。旗长办公室门口坐着秘书,秘书不忙的时候,他就絮絮叨叨给人家讲自己的项目,秘书没空理他,他就掏出书来一边等一边看。
旗里终于知道了“绿色电力”团队正在做的事情,十分支持,政府拿出钱来担负了80%的成本,牧民只需要担负8000元。更棒的是,有了当地的官员接引,找牧民的家再也不怕迷路了。
张号乾清晰地记得,2013年12月26日,“绿色电力”团队成立了保定华中商贸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是8个骨干。
成立公司的契机是源于公章的麻烦。项目大了,各项协议越签越多,法律上代表“绿色电力”团队的是一直给予他们大力支持的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园,但是科技园的公章使用需要层级审批,这对于迅速发展的团队来说实在有些不便。有了公司,自己决策,随身揣着章随时可以签协议。
为了满足注册公司的要求,科技园为他们提供了公司办公场地。其实做试验在实验室,调试就直接去山区了,注册这块地他们也用不上,后来就直接请学校将之转送给其他创业团队使用了。
如今,“绿色电力”已经使15户牧民家庭受益,发电机的风车绵延牧场山区的50平方公里。牧民现可用电量从原来的0.18度/每日增加到6度/每日,提高了33倍。
电力带来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
最显著的是牧民收入的提高。当地牧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贩卖羊肉羊毛产品。牧民其他生产产品的增销更使收入从4560元涨到1.8万元,增长近4倍。
此前,牧民们以手压打水,到天寒地冻的日子,费了大力气也再压不出一滴水来。人喝的水勉强够用,而羊没水喝,加上牧草薄瘠,一个冬天能瘦一大圈,卖不出好价钱。电水泵不过几百元,牧民能买得起,若是没有电也无用。如今有了电,两分钟就能打上水来,羊和人都有足够的水喝。古老牧区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了。夏天,鲜肉有了冰箱保存,晚上,劳作了一天的牧民也能看看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了。
“绿色电力”项目逐渐成熟,就有投资找上门来,因为注册公司时没有详细约定任何稀释股权,合伙人有了争执,投资没能达成。年轻人很自信:项目做得好,未来不愁没有投资。
目前,他们已经开始在一个团队成员的家乡新疆开展项目,未来还要去另一位团队成员的家乡青海。
山野草场广大,哪里都需要电。
张号乾现在新的兴趣是帮助牧民把羊肉制品卖出去,冷鲜运输链是个大难题。产生兴趣的缘由是这个年轻人逐渐发现,对于山区的牧民来说,电只是影响他们现状的一部分原因,更大的影响因素在于钱和观念。这是个更宏大更复杂的命题。如果真要做下去,肯定需要另起公司,也肯定需要更多学习技术、商业和认识世界——他决定还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地走下去。
本报记者 王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