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挂职的经历,大学老师江成鹏恐怕不会知道农村群众对乡村医生的渴望。
2010年,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青年教师江成鹏被下派到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卫生局挂职担任副局长,分管医政工作。他去村里调研的时候发现,很多村子连一个村医都没有,更别说村卫生室了。他所了解的村医中最高学历是中专,且年龄普遍偏大。
以“立足雅安,辐射周边,面向基层,服务民生”为办学定位的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政府几番沟通之后,决定在乡村医改领域启动一次探索。
将来谁来当乡村医生
一张1976年颁发的奖状,静静地挂在宝兴县一间简陋的村卫生室里。奖状标示着老人曾经的身份,上面写着:“奖给赤脚医生先进个人张光洁同志:贵在赤脚。”
如今,乡村医生群体面临着知识结构落后、年龄偏大等困境。由于村卫生室条件简陋,再加上村医普遍无编制,这个群体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据2012年数据调查显示,雅安市乡镇卫生院共有各类工作人员1621人,全市乡镇卫生院编制总数为2076人,空编455人。全市应设村卫生室871个,已配置村医503人,村医配备缺口368人。扣除三年期间自然减员(退休、辞职等因素)300人左右,乡村一体化卫生技术人员缺口总计1123人。
而现有人员远不能满足农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雅安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将来谁来当乡村医生?在宝兴县挂职期间,这个问题在江成鹏的脑海里盘旋了许久。他曾经试图从乡镇卫生院调派医生到村里去,可是乡镇卫生院也缺医生,自身的运行都难以保障。
江成鹏将这一现状向学院领导进行了汇报,学院随即作出决定,从医学系2010届毕业生中,选派毕业生去最缺乏村医的地区。
学院与宝兴县早在2009年就展开了校地合作,双方商讨推动村医的试点。得到当地领导的支持后,县卫生局开出了一个很“诱人”的条件:毕业生愿意到村服务的,经过乡镇卫生院初步考核后,便可入编乡镇卫生院的编制,享受与乡镇卫生院在编医生同等的待遇,每个月还可以多拿100余元的补助,待满两年可回到乡镇工作。当年,经过考核,宝兴县尝试性地从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选了5名毕业生。
4年多过去了,5名毕业生留下了两位。其中一位名叫戴宁的毕业生说:“在当地,医疗设备、条件都比预期差一些,老百姓看病非常不方便,但他们对医生非常热情和尊重。自己对这里产生了感情,想继续留在这里。”
对于这个结果,江成鹏感到满意。毕竟,如今很难有正规医学院毕业生愿意到乡村当医生了。谁来当村医的问题,至少学院做了一次前人没有做过的尝试。
2011年,卫生部一位领导到宝兴县调研,听闻了上述尝试的介绍后,很感兴趣,希望在全国推广。而那次尝试,也成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破解村医难题的“宝兴模式”。
从个案尝试到制度化探索
作为一所以医药卫生类专业为优势的地方性高职院校,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高度关注民生需求,努力发挥专业优势,主动融入区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宝兴模式”的深化。
学院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外”五方联动办学体制机制中学院的主体作用,通过深入调研,积极向雅安市委市政府、市医改领导小组建言献策。经过有关部门商议,2012年,雅安市出台了《雅安市农村医学生定向招收培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政府补贴、学费返还、进入编制(乡编村用)”的原则,实施培养计划。就此,政府、用人单位、学校联合培养农村医学生的模式在雅安市的层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根据《实施方案》,农村定向医学生分为两类:农村医学乡村医生班、临床医学乡村医生班。
前者的学历起点是初中,户籍须是雅安市本地户籍,通过中考。后者的学历起点是高中。考生需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进入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学院再从已录取学生中挑选一部分作为农村定向生。
这样的制度设计,就是希望从本地挖掘人才,并尽可能地为乡村留住人才。这与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雅安,辐射周边,面向基层,服务民生”的办学定位是一致的。
按照规定,农村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在村工作年限为6年。作为优惠政策,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可以享受生活补助5000元/人,学习期间的基本学费,按照不超过6000元/人·年的标准,在其分配工作后6年内分3次补偿到位。
毕业生先到县级医院学习工作一年,由县级医院考核后,回到定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工作,获得乡镇医院的编制。
“我们的计划是每年招收农村定向生200人。”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主任、附属医院副院长薛正毅介绍。实际上,第一年(2012年)临床医学乡村医生班最终招收了100人,农村医学乡村医生班招了98人。
第二年(2013年)的招生中,临床医学乡村医生班招收人数为132人,农村医学乡村医生班是52人。可喜的是,农村医学乡村医生班的报名人数,从第一年的300人激增到第二年的3000人,说明这项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谈起其中的原因,薛正毅说,2012年政策出来得较晚,当时中考成绩已经出来,一些学生已经有其他的选择。而2013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愿意报考农村医学班的学生可以早作打算。加上条件比较优惠,引起了很多学生及家长的关注。
这是目前解决基层卫生人才短缺的有效方式
黄俊博的父亲就是被这个政策打动的。来自荥经县大田坝乡的这位乡村医生希望儿子借着政策的东风,“子承父业”,因此建议黄俊博报考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村医班”。
现在,黄俊博是2013级农村医学乡村医生班的班长。他近期的目标是考上国家法定助理医师执业资格证,再继续深造。他的签约地是雅安市天全县,尽管他向往到更大的地方去工作,但他首先得履约——在村卫生室当6年的乡村医生。
这正是坐落于雅安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使命:自2012年6月被四川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定为2012年度“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以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面向社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专门为农村医学生设计了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集“保健、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全科医生。2012级临床医学乡村医生班的张琮琦坦言:“什么方面的医学知识都要接受一些,学习起来压力略有点大。”
张琮琦说,学校还邀请了市、县(区)医院、妇幼保健中心、疾病防控中心等各类医护人员来讲课,针对实践中可能会遇上的情况为学生现身说法。
现在,张琮琦正在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实习,“雅安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曾来给我们讲过的,关于孕妇建档的流程,在我现在的实习中就派上了用场”。
张琮琦的同学杨鸿滩说,小时候爷爷生病自己无能为力,长大后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人,“只要基层有需要,自己愿意一直待下去”。
“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一起培养学生的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是目前解决基层卫生人才短缺有效的方式。”薛正毅说。目前,农村定向医学生在寒、暑假都要回到签约地所在的乡镇卫生院实习。
当地卫生部门的负责人表示,雅安全市村医配备缺口是300多人,已经录取的两届农村医学生将满足用人需求。如果有新的需求,地方政府会再与学校商定进行招生。
与此同时,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及时跟进国家卫生改革对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完善三年学历教育与两年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3+2”助理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成为教育部卫生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第一批高职院校,学院将在2012级农村定向生中首批选拔20名学生实施两年规范化培训。所形成的“三方联动、医教协同、学岗对应、五年一体”的农村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被四川省卫生厅专家论证组总结评价为医改的典范、教改的典范和医教协同的典范。
政府之所需,民生之所求,办学之所思,三者结合使得高职院校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后劲。这一实践证明,“政校院”三方联动合作育人,形成了人才培养职业化、专业教学岗位化、过程监控全面化、质量评价多元化、学生就业定向化的良好运行机制,从而把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优势、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农村卫生服务需求的市场优势整体发挥出来,创新了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模式。
(李梓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