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4·北京学术前沿论坛”举办。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主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首都治理体系建设”。
来自首都哲学、法律、经济、传媒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多学科、多角度探讨首都在实现城市战略定位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及解决策略。试图通过提供多元的智力支持,为建设和谐北京、实现中国梦建言献策。
社会主义:花开东方任重道远
“吾为天游,想象诸极乐之世界,想象诸极苦之世界,乐者吾乐之,苦者吾救亡,吾为诸天之物,吾宁舍世界天界绝类逃伦而独乐哉!”
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张曙光教授从康有为的《大同书》说起,通过勾勒康有为“救苦救难,救国救民”的理想,深入阐释了《大同书》所追寻的“人类公理”的理想社会,正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大同理想及传统价值观的深刻体现,实际上它是一个既有中国理想社会特色,又兼有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世界。
张曙光教授分析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而导致的巨大历史张力;阐明了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对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的特殊意义;重新思考了社会主义的真谛在于:从帝制到共和国、从农业经济到市场经济及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张曙光教授强调:整个社会的黏合剂与纽带是“宪法与核心价值观”,然而从文本到文明的生活习惯,尚须几代人的努力,可谓是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
法治城市:要有维护和谐价值的证据规则
“书本上的法律完善固然重要,但行动上的法律执行正确更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保生在本次论坛发言中如是说。
张保生从证据法的四个价值支柱谈起,阐明了证据规则在维护和谐价值方面的重要性。他认为,“证据法必须坚持准确,因为准确认定事实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必须坚持公正,因为公正是证据制度的首要价值;必须坚持和谐,求真、求善;必须坚持效率,因为是用纳税人的钱提供诉讼补贴,要保证富人和穷人在诉讼中的平等地位。”
张保生还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由浅入深地阐明了证据规则在法治城市、法治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城市与人:全球化下的杂合与传统
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方维规教授围绕“时代·杂合·传统”的主题,站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探讨了现代世界与城市的产生以及现代人在城市中的命运,并在深度解读马尔库塞思想的基础上,重申了《单向度的人》中的重要观点:现代社会分工令人们形成了单向度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以此为前提,方维规教授讲述了全球化让地球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杂合状。他认为,没有杂合不可能有进步,就不可能适应新的发展,就不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但说到中国在世界文明、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其根本在于自己的传统。当然传统是变化的,也会结合新的形势发生变化。
方维规指出,如果“一味强调越界、杂合的价值观,强调包容、共存的认同意识,不仅存在着继续遮蔽认同的真实语境及其政治和经济背景,遮蔽社会和经济差距及不平等的危险;而且,它不能解释传统的认同意识为何比杂合观念更为坚实、更有抵抗力”——“这意味着,杂合与传统的关系变得意味深长,令人深思”。
佘可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