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三层楼的创意工厂建筑,几间独立的化妆教室,人数不多的员工,很难想象这竟然是每年为造型市场输送2000多名化妆人才的易茗造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场地,诞生了业内著名的造型师屈平,诞生了《太平轮(上)》、《血滴子》中等众多影视剧人物的精致妆容,也诞生了占据北京造型市场近2/3的化妆造型界铁骑军,十几年一直走在时尚和影视造型的前沿。这一切都勾引着记者的好奇。
坐在胭脂香扑鼻的办公室里,慢慢地沏上一壶茶,眼前这个穿着时尚的老总——易茗,开始讲起他别样的创业历程与独特的教育理念。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他有做企业和做学校的独特两大“法宝”:扎下去、慢下来。
在一个行业一定要扎下去
“如果你想要学书法,就先扎扎实实地临摹几年名家的作品,不知不觉,功夫就练出来了。造型行业也是一样。”易茗举了练书法的例子来形容如何“扎下去”。
“在一个行业一定要扎下去,要有钉子精神。”易茗的经历担得起这句话。
讲起自己成为造型师的历程,易茗笑称:“除了这个,我没有干别的事情的天赋。”
1996年,21岁的易茗北上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舞台人物形象设计。易茗在造型方面很有天分,当时经常跟着老师跑剧组,很受老师关注。
毕业后,北京电影学院的郭书义教授将他调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当老师,对他说:“如果你能撑过15年,你就会有和我现在一样的地位。”但易茗不想成教授,只想成为一名造型师,他也不愿待在体制内。所以,在北影没待多久,他就跳槽到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了,并迅速成为首席设计师。
到了紫禁城影业之后,他很拼命,“有时候一个人可以同时服务7部戏。”就这样,扎扎实实地在造型行业干了十几年,易茗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造型师,并在2008年担任奥运会形象总设计师。
易茗自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所以他格外知道这种“钉子精神”的重要性,他经常教导学员,一定要扎下根去研究所喜欢的行业。这样的支持不仅停留在口头上,易茗更把它实践到教学里。
易茗造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都是结合市场进行教学,将外面的各种化妆环境搬入校内,让学生能提前熟悉和适应,比如化妆间的光线不是很明亮,老师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造型,等等。学员们在这种“残酷”的氛围下练习,也乐此不疲,因为有经验的老师和他们说“你看看,明星们都是随时随地就化妆,哪有那么好的化妆条件,所以你们要提前作好准备,将来才能胜任工作。”
为了让学员多一些扎下去的机会,他基本上不在公司内部开设理论课程,而是直接将学员放到市场上去,让他们多一些锻炼的机会。“我的学员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能够见识到很多大场面,这样锻炼出来的化妆师能差吗?”
从十几个学徒到培训班,再到如今的易茗造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正是这样肯扎下去的专业精神,才造就了一大批专业的造型人才。现在,学校发展蒸蒸日上,在内蒙古、湖北等地设有分校,每年毕业人数2000多,学生就业率90%以上,是中影、北影、华谊等著名电影公司的长期合伙人。
而且,易茗在窥探市场发展方向上是有天赋的。他意识到电子商务是未来很重要的掘金点,所以专门花了3年时间去研究,做电子商务产品,“所有的产业未来都要拥抱互联网,都要拥有互联网的思维,很快我们这个行业就会洗牌,我得早点部署。”
现在,易茗造型公司发展越来越大,下面不仅设有化妆师经纪公司、店面运营公司、电子商务公司,还拥有自己的人才储备库——易茗造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教育是个慢活
“教育是个慢活,不能着急。我最讨厌《中国好声音》,每次镜头里都会出现选手家长殷切的目光,在后台喊着‘过!过!过!’,这简直就是中国教育弊端的缩影!”易茗对近两年非常火的《中国好声音》大加挞伐。
“中国教育就是充满欲望、不计后果、从上至下、错误引导的,父母的观念长久地影响着孩子,使得孩子也慢慢变得功利。”易茗提到中国教育的现状很是生气:“他们总是忽略孩子的幸福感,追求所谓的‘体面’!”
“慢生活,慢时尚”,这是易茗崇尚的教育和生活理念,“慢下来是指别太醉心于名利,在做事情之前别老问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这样的问题。”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易茗觉得做学校是一件“有理想的事情”。“我这一辈子都爱“cai”,但真的不是钱财,而是人才”——易茗很真诚。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给别人化妆造型就是服侍人的活,不那么体面。其实,造型业在中国发展迅猛,到了2003年,达到了一个黄金期。造型业得到大发展之后,造型师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现在,一个香港一线化妆师的费用大约两万元一次,还得预约。尽管这么吃香,还是有很多人不认可这一行业,很多热爱化妆想来易茗造型学习的孩子,经常因为家人的反对而选择放弃。
易茗曾经很看好一个学生,一直在悉心培养他,将他送到中央电视台去锻炼。但孩子的父母觉得这个工作不体面,便让孩子回家乡银行上班。这件事情对易茗的打击很沉重,以后每次一遇到这样的情况他都十分痛苦:“遇到优秀的人才不容易啊,我每次都想留住他们,但他们的父母都拿孩子的人生当儿戏。”
易茗从2000年担任北影老师以来,也算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十几年了,对于人才他十分珍视,“我很注重学生们的天赋,我培养的是人才和大师,而不是仅仅能谋生的造型师而已。”易茗说:“我在一个班三十几个人中间一眼就能看出哪个学生是未来的大师。对于天才,你只需要给予土壤,不要过分地干涉他们。”
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是易茗总是会抽空去学校上课。以前在公司给员工讲理想,现在在学校给学生讲理想,“我觉得人一定要有理想,职业技能学校的学生也是。这样的理想不是赚多少钱,而是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人,一定要慢下来。”
实习生 彭燕 本报记者 梁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