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中午12点,距离北京人艺老艺术家蓝天野的回忆录——由三联出版的《烟雨平生蓝天野》新书发布会召开,还有两个半小时。但慕名而来的读者、观众,却早早守候在人艺首都剧场门外,自发地排起几十米的长队。
对于喜爱北京人艺的观众而言,这场主题为“蓝天野和他的朋友们”的发布会,实在难得——郑榕、苏民、朱旭、吕中……多位久不露面的人艺老戏骨齐聚一堂,为蓝天野的新作捧场助威。
嘉宾中最年长者、90岁高龄的郑榕,弯着腰拄着拐首先缓步出场,87岁的蓝天野紧随其后,并请出一众“老伙伴”翩然落座。人们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敬意。
“人这一辈子很难先定日程,有时候想不到人生下一步还会这么走。比如说很多年前我曾经发誓,绝对不写回忆录。”蓝天野的开场白简短而幽默。尽管曾不愿动笔,但每每忆起往昔,蓝天野还是感到“颇有兴味”——最终,由他口述、由戏剧理论研究学者罗琦编辑成文,这本回溯“烟雨平生”的作品还是诞生了。
书中,蓝天野梳理了自己走过的80多年人生历程。从参加进步戏剧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事业的建设;从在戏剧大家曹禺和焦菊隐的指引与熏陶下学习、钻研表演和导演艺术,到作为主要教师为北京人艺培养濮存昕、宋丹丹、梁冠华、王姬等一批实力派演员……字里行间融合了表演实践、创作心得与理论思考,也引发“老伙伴”们的共鸣。
郑榕语幽默地说:“天野给我留了个题目,让我谈谈‘书中哪一段最感动’。我现在开始试着回答。最感动的是——请翻到171页,看天野写人艺演员到房山岗上村体验生活的故事。”
在这一页,蓝天野写道:“北京人艺表演风格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深厚的生活积累。”
1952年,北京人艺正式成立。剧院建成的第一件事,不是排戏,而是组织全院所有的导演、演员下厂、下乡,体验生活。
蓝天野曾在北京房山的岗上大队足足待了半年,跟随着全国劳模、岗上大队书记吴春山一起生活,睡在牲口院的炕上。他每天起早贪黑干农活儿、喂牲口,很快就融为了村里的一分子,为农村题材的角色塑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书中,蓝天野说:“我总认为,一个演员创造角色,不是从你接到这个剧本才开始准备,而是从你决心当演员那天就要开始的。”“演员的天职就是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连在临时顶替或演没台词的角色时,他也丝毫不马虎。在他看来,“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没有豪言壮语,就是一种演员的习惯,传承剧院风气。”
人艺老院长苏民跟蓝天野是发小,两人70多年的交情在人艺可谓“空前绝后”。蓝天野在书中专门写了一章《我的挚友苏民》。苏民评价蓝天野,“拗起来九头牛也拉不回,就是这么一个执着的人。”但苏民觉得,这股子执拗劲儿,恰恰是一个艺术家不可或缺的特质。
除了表演与导演工作之外,蓝天野还作为主要教师参与到对人艺青年一代演员的培养教学工作中。1981年的演员训练班被称为“81班”,这个班里的很多学生在后来成了表演大腕儿。招考学员时,宋丹丹反应机敏,与考官们来回过招,给蓝天野留下深刻的印象。书中,他称“丹丹是那种有人生体味的孩子”,爱才之情可见一斑。
1984年,蓝天野导演《家》。戏上演后,剧院三代演员同台、传承艺术的做法受到各方肯定。院长曹禺因病住院未能到场看戏,致信蓝天野,信中语重心长、情词恳切,向蓝天野表达出对年轻演员的期许,强调了青年演员培养的重要性:“想想你和你当时的朋友们,不就是在年轻时就显出头角了么?”
如今,耋耄之年的蓝天野宝刀未老,仍旧活跃在舞台上。今年4月,他执导人艺重排大戏《吴王金戈越王剑》,亲自为演员示范,要求演员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都要做到最精准,演出最终大获成功;而他与剧作家万方、台湾演员李立群、台湾名导赖声川共同合作的一部新戏《冬之旅》,也将于2015年1月15日在保利剧院首演。在此次发布会的最后环节,他签名售书,与围着他的年轻粉丝分享为人从艺的感悟…….用他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艺术创造,如果能做得更好一点,为什么不呢?”
本报记者 蔡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