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产学融合,在实践中创新学习。”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立雪教授认为,专利只是学校创新实践教育的副产品,因为大部分专利都来自生产实践中学习的灵感,是老师学生在研究实验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体现,许多专利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近年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源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走出了一条“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并重,企业元素、行业元素和国际元素一并融入,以感知训练、模拟仿真、案例教学、创新实践四层递进的实践体系,推进产学互动、产教整合”的人才培养之路。
课堂赛工厂 创新育人才
该校翁国文教授有个喜好,总喜欢把企业的难题搬到课堂上,看着学生们抓耳挠腮地想办法,这是他“行动导向”的教学法。
一家混凝胶厂要生产100公斤蓝色鞋底胶,翁教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生,要求学生按照企业要求生产这个产品。
对照着理论课程,学生们开始选择配方,提供配方方案、核定、称量、讨论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翁教授都要求学生进行广泛讨论,进行点评,对存在的问题逐条释疑。产品做出来后,带领学生一起检验,看产品性能是否达标。
翁国文说:“把工厂搬到课堂上,通过实际操作,现场演示,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理论实践相结合,学会解决生产中难题。”
每年,他都要去企业工作两三个月,收集几十个案例,带到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解决。
“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周立雪教授认为,“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建设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了“做中学”,起到了典型的示范作用。
如今,翁国文教授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已经在学校得到推广,教师们灵活运用引导法、案例分析法、工作小组法、演示法、实训练习法、讨论法、讲解法、对比教学法、训评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评价,突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3年,在翁国文老师和团队其他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配合与塑混炼操作技术》课程被立项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在教育部“爱课网”上线。
企业科研场 技术夯基础
2010年,化工学院教师张雷博士被学校派到江苏晋煤恒盛化工有限公司,进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
张雷发现,企业造气工艺中会产生大量含有粉尘、氰化物、硫化物、氨氮、焦油、黑色湿煤灰,其含碳量高、能量损失大,严重污染了厂区及周边环境。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张雷确定将造气湿煤灰的资源化利用作为与企业合作点,企业投入科研项目资金350万元,经过一年时间攻关,彻底解决了造气湿煤灰污染环境的问题,锅炉燃料成本降低约40元/吨。
张雷的经历并不是个案,该校省级化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德堂教授依托中心平台为企业开发新产品项目,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三项、受理专利三项。在徐工院,教师到企业工作是一项教学科研任务。
服务中小企业,实现互动互赢。在周立雪教授看来,这是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基础。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中小企业社会服务平台、“三百工程”、行业企业协会和校友会等渠道和形式,依托“科技创新推广工程”、“服务徐州老工业基地三百工程”、“科技服务平台‘521’工程”、“实用技术培训工程”等构建了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体系,服务徐州老工业基地。
2010年以来,共有484名教师到887家以上企业走访,社会服务工作使学校的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校企合作共同申报省市纵向项目28项,为企事业单位服务107项横向项目。
校企携手行 共谋发展路
国家老工业基地徐州是徐工集团的摇篮地,助力了徐工集团的成功,也催生了徐工院机械制造专业的蓬勃发展。
2004年,徐工院与徐工集团签订了第一份校企合作协议,10年过去了,徐工集团现为学校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校企双方“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实现了校企双方合作发展共赢。
周立雪教授说,校企合作的深化一定要与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交集,特别是在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筑一体化教学平台、共同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共同开展岗位技能教学、共同营造职场氛围、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
目前,该校与徐工集团探索出了以“学院+平台+基地+中心”为特色的合作模式。
2011年,校企成立了“徐工柔性制造技术学院”,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培养学生、共同负责实习、共同出台激励措施,实现课程链与技术链对接。当期毕业的学生,有120余人在徐工集团工作,100余人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工作。
从2011年起,校企联办技能竞赛,公司青年员工与在校学生同台竞技。三届竞赛共有840余名学生、260余名青年员工参加,发现、培养技术骨干110余名。
2012年,校企联合申报并获批建设“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企业派出技术骨干与学校共同组建了50人的“师傅团队”,学校打破寒暑假常规不间断安排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为徐工集团配套加工价值400余万元的机械零部件。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把产教融合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把创新作为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推手,实践证明,校企合作、贴近市场,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不二法门。
(朱慧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