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在钓鱼岛争端等重大涉海事件影响下,国民海洋意识有相对明显提升,但整体状况依然不乐观

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应成为国家决策

——访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盖广生

本报记者 向楠 李洁言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25日   07 版)

    孩子们在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参加海洋主题教育活动。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供图(资料图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以来,全社会对海洋的关注热度一直不减。但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几乎没有一套完整、权威的关于海洋意识教育的教材,国民海洋意识教育也尚未成为国家层面的决策和行动。

    近期,全国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系列教材——《我们的海洋》出版发行,并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用。这套由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编写的教材,是我国第一套完整、权威且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海洋意识教材。

    日前,该套教材主编、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盖广生,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详述了这套教材编写背后的故事,以及当前我国青少年海洋意识的现状与发展。

    海洋意识教育应将海洋政治法律权益等内容都囊括进来

    中国青年报:编写“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系列教材”的初衷是什么?

    盖广生:近年来,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积极建言,要加强国民海洋意识宣传和教育。国家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这一工作。

    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担负着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的职责和任务,我们意识到,加强对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海洋意识教育刻不容缓。海洋意识教育的目的、内容、渠道、方式等已经明确,要在短期内比较高效地提高青少年的海洋意识,编写教材、开展特色教育是比较可行的方式。

    中国青年报:海洋方面的教材及相关宣传材料不少,这套教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盖广生:关于海洋方面的教材的确不少,但大多侧重讲自然科学知识,因为像海洋生物等最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但是青少年教材应该全面介绍海洋各个学科的知识,不仅是自然学科,还应该包括海洋社会科学的内容。像海洋政治、海洋法律、海洋权益、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保护等内容,教材都应该将之囊括进来,而且还应作为重点。

    本套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教材——《我们的海洋》,由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组织海洋专家、教育专家、海洋特色教育中小学一线老师,历时一年编写完成。该教材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由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牵头组织编写,避免了各地海洋教材的地域性局限,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权威性;二是参与编写的专家跨教育、海洋等领域,内容科学全面;三是采用最新的案例和材料,时代性强;四是强调整体海洋意识的培养,符合当今教育发展趋势。

    通过编写这套教材,我们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了一套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的读物,在全面普及海洋知识的同时,更能大力提升学生们的海洋意识,引导中小学生树立科学现代的海洋观念。

    中国青年报: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盖广生:首先,作为一套中小学教材,它必须符合教学要求的体例,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因此有许多课程专家和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参与;其次,海洋基本知识点的选取要有科学性、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的海洋专家主要负责这个事情;第三,知识点的选择和难度设计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教材要有趣味性;最后,我们还事先将中小学国家课程中所有与海洋相关的内容都找出来了,在知识点或案例的选择时,避免了重复。有了这个大方向,教材的风格基本就定下来了。

    此外,这套教材虽然是以海洋意识教育为目的,但是海洋意识的教育必须采取渗透的方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要符合一般人的情理观念,又要结合现实情况,许多道理要让学生去思考和回味,不能喊口号。所以在知识点和案例的选择上,我们都是选用现实中的海洋现象、海洋事件等,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理解。在语言风格上,我们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考虑到教材的特殊性,我们在每个单元还特意设计了“时代寄语”栏目,实际上是把本单元的海洋意识教育目标进行了简单归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青年报:教材编写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盖广生:我们这套教材是以海洋意识教育为目标的,不仅强调海洋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最重要的是要选取合适的知识点、事件和案例,把海洋意识渗透进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这对海洋专家和课程专家而言都是一个挑战。

    选择合适的知识点,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费劲。因为有关海洋的知识体系包罗万象,哪个写进教材哪个不写,需要反复地论证。比如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物理海洋学领域的院士来给我们讲课,讲得非常好。结束后我请教他,这一领域的哪些知识适合给青少年讲,他一时也不能确定。可见,深入浅出并不容易,而这恰恰是我们这套教材想要做到的。

    中国青年报:这套教材目前的使用情况怎么样?

    盖广生:目前,这套教材已经在北京、大连、厦门、青岛、贵州、四川、海南等省市的中小学开始试用,学生和教师反应都是不错的,特别是学生都很喜欢。遗憾的是,根据教育系统的相关规定,目前本套教材还不能列入必修课,只能作为地区或校本课程。

    我们在推广教材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原则,就是尽量不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所以,孩子们使用我们的教材,一方面有相应的教育部门和其他财政资金支持。比如四川省就以省文明办的名义买了一万多册教材,分发给当地中小学。国家海洋局也拨出专项经费为海南省两个对口扶贫县,以及四十多个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免费提供教材。

    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材的推广工作。比如,许多企业非常想做公益,但不知道有这样好的项目,有的拿几百上千万元办一场晚会,演完就完了,很难有持久的社会效益,还不如把这些钱拿来给孩子购买海洋意识教材或者建海洋图书馆,更有意义。

    中国青年报:编写教材是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识的有益尝试,除此之外,中心还做了哪些工作?

    盖广生:近些年,我们已经开展和将要开展的尝试和举措有:在全国建立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目前已经建了40个,其中包括8个内陆基地;国家海洋局联合共青团中央和海军政治部从2008年开始连续七年开展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参与人数累计已经数百万;目前我们正着手制做海洋教育游戏手机app应用程序;加快推动海洋意识进内陆,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并参与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等等。

    当前我国青少年海洋意识的整体状况不乐观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海洋意识整体状况怎么样?

    盖广生:与前几年相比,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以及钓鱼岛争端、南北极科考等重大涉海事件的影响下,我们国民的海洋意识有一个相对明显的提升。但是要看到,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海洋意识整体状况不乐观。

    2014年4月,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团委与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委托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中国青年海洋意识调查”,调查显示认为我国国民海洋意识“强”和“弱”的青年受访者比例分别为20.9%和29.9%.青年国民在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科技意识与海洋环保意识方面表现较好,而在海洋安全意识、海洋国土意识以及海洋政策意识方面表现相对薄弱。

    中国青年报:我国的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盖广生: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历史传统上对海洋意识是漠视的。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强盛,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有所提升,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我国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还是相对落后的现状。

    海洋意识教育不仅包括海洋知识教育、海洋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海洋观念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海洋教育,这在世界重要沿海国家和地区是普遍高度重视并付诸实施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国民海洋意识长期较为薄弱的大国而言,我国的国民海洋意识教育还没有成为国家决策和行动。

    中国青年报:世界上一些海洋大国在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方面有什么成熟、可借鉴的做法?

    盖广生: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对海洋教育重视有加。

    200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家海洋政策报告《21世纪海洋蓝图》就专门制定了加强全国海洋教育的政策。

    英国在中小学“国定课程”中全面实施海洋教育,政府规定“国定课程”中的海洋教育并具体设置出各阶段的具体目标。除此之外,英国很多相关机构,都密切配合“国定课程”提供海洋教育。

    我们的近邻日本也非常重视海洋教育。中小学教科书中海洋知识相关内容总体上约占20%,近年来还在不断强化,教科书之外的教育手段更是别具特色。我曾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博物馆看到,在博物馆的一个区域,展示了日俄争议岛屿——日本称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的相关展品。其中的一幅宣传画上,一位美丽的日本小姑娘留下了四滴眼泪,而这四滴眼泪正是有争议的四个岛屿的形状,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据我了解,不止在札幌,日本其他地方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博物馆中,都有类似的展览内容。

    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推动海洋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

    中国青年报:有专家呼吁,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此您怎么看?

    盖广生:我认为这样做非常必要、非常迫切。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应该大力开展和推进海洋教育,从娃娃抓起,以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百年大计中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国教育部门在加强海洋教育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在现行中小学课程中,如历史、地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增加了海洋的内容;在职业教育中开展海权等相关教育,在高等学校中加强和扩大了海洋类相关专业设置等。但这与其他发达的海洋国家相比还很不够。

    中国青年报:海权意识的确很重要,也很受青少年的关注。您怎么看待当下我国青少年的海权意识?

    盖广生:《中国青年海洋意识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青年国民高度关注周边国家与我国的海域之争。对于这些争议的焦点,43.4%的人倾向于认为是“岛礁主权之争”,39.2%的人认为是“管辖海域之争”。应该说我国青少年还是具有一定的海权意识,但相关的知识还很欠缺。拿钓鱼岛来说,很多年轻人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的,而不知道为什么是中国的,它的法理依据、历史依据是什么,我们为维护钓鱼岛的主权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我想这些都是以后我们要仔细思考并需要强化的东西。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讲加强青少年海权意识教育,不是为了鼓动民族主义,而是为了追求和平发展。

    中国青年报:您怎么看待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与国家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

    盖广生:首先,国家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后,很明显地升温了海洋热。现在,光是提出要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爱好者就有三四批。这种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带动起来的海洋热,就给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大环境。

    其次,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一方面是经济上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是文化、文明之间的交流。不论是哪个方面,都给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与平台。

    我们目前在很多活动中,都尝试将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相融合。比如2014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的主题就被确定为“建设海上丝路 联通五洲四海”。今年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的主题也是“扬帆海上丝路 见证蓝色辉煌”。

    中国青年报:对于今后的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中心有什么规划?

    盖广生:作为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机构,我们的主要工作分为两大块:一是配合教育部门,推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海洋意识教育,即让我们的学生能在学校中接受到相关教育;二是积极开展社会海洋意识教育,让公众更多的了解海洋,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

    下一步,我们的重点工作是要让海洋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创作更多海洋意识宣传教育的文化产品,如教材、图书、电影、电视剧、歌曲等来宣传。我期待,有朝一日我们也能拍摄出类似于雅克.贝汉的《海洋》那样的作品,在公共院线上映。

55.1%受访者建议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应成为国家决策
网友热议医生自拍风波 医病之前先医信
欢迎订阅《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