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探索大学精神 实现平民梦想

人民大学学生给身边“人民”办学校

《青年人大》记者 冯歆然 本报记者 唐轶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30日   08 版)

    10月18日晚8点半,康大姐从中国人民大学食堂下班来到公共教学二楼,刚进楼道,就有熟悉的面孔迎上来。“阿姨,这边上二楼,今天我们换教室了。”一位女同学对她说。

    康大姐是中国人民大学食堂员工,今年秋天开学以来,她每周六都要来这里上课。这里的课堂与一般的课堂不同,年轻的学生成了老师,而像康大姐这样50多岁的中年人成了学生。这些“学生”全部来自人民大学后勤员工。原来,这是人大新光平民发展协会为学校后勤员工所办的夜校课堂。从2011年创办时,经过3年多的发展,新光夜校已经有20余位固定“教师”,每周六晚的课堂能来30位工友。

    初创期:工友以为学生是来“骗钱”的

    2011年4月29日,新光农民工创业孵化平民学校(现新光平民发展协会)的开学典礼在人大东区食堂合利屋餐厅举办。发起人、人大商学院2010级本科生吴俊东首批召集到20多名学生志愿者,但现场的冷清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参加开学典礼的后勤工友只有两名。

    在开学典礼前几周,志愿者们几乎走遍了人大所有后勤员工宿舍散发传单并为他们讲解项目意图,本以为会得到热烈反响的他们却被浇下一头冷水——没有后勤员工认为学生会为他们免费讲课,甚至有员工一度以为大学生是来“骗钱”的。 

    不光是招募学员不乐观,甚至连教学场地都是吴俊东“忽悠”来的。刚建立的时候,新光协会尚未注册成为正式学生社团,根据人大教室管理办法是不允许他们以私人名义占用教室的。于是第一次课吴俊东不得不选择合利屋餐厅。“餐厅负责人也是打工的,理解我们,勉强答应场地要求,还给我们拉来了不少人。”吴俊东回忆说。

    事实上,早在2010年年底,还在上大一的吴俊东就开始关注农民工问题了,想为农民工做点什么。一次偶然的机会,吴俊东读到一段历史深受启发:1918年,北京大学创办“校役夜班”,傅斯年、罗家伦等学术大家为北大工友授课。 “北大的平民学校形式给了我很大启发,人民大学就该是人民的大学、就该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我们也应该为人大的后勤员工办夜校”。

    “开学”后第一次上课,他们请来了商学院在读博士为后勤员工们讲解创业融资以及创业策划书等内容,讲课之后学生志愿者和工友们一起分小组讨论,并留了作业:下节课上交一份创业策划书,“没想到,真的有三四组成员上交了他们的策划书,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后来,经过广泛听取学员意见,新光协会改变了初期以创业为主的教学,改为更实用的电脑使用方法和法律基础知识等课程。新光协会现任会长、财政金融学院2012级本科生梁莎莎表示,以后还将继续拓展英语课和会计课。

    工友:我以后“不要再帮别人打工了”

    “原先我一直觉得这些名牌大学生只可仰望,接触之后觉得娃娃们相当好,有什么我都愿意和他们说,他们都愿意帮我解决!”参加过新光夜校的人大北区食堂王广州师傅说。

    王师傅业余时间喜欢读书看报,渴望像学生们一样过大学生活。所以新光协会举办的活动,只要有时间王师傅都会去参加。参加了几次夜校的课程后,王师傅学会了用智能手机上网聊天、浏览新闻,还学会了网上订火车票。王师傅印象最深刻的是志愿者们的耐心细致:“像我这样年纪大一些的工人,这些娃娃一遍又一遍地教,有时我觉得他们比自己的娃娃还好!”

    许明伟师傅今年才知道新光夜校的存在,看到传单上写着“教授英语课程”便兴冲冲地带着自己的工友来了。许师傅已经50多岁,但精神极佳,10月18日他第一次来上热身课程,笑着告诉志愿者,平时在学校里遇到很多留学生,就是想来学点英语,好跟他们交流交流。

    食堂的皮师傅每次来上课都会带上自己的小笔记本,专门记录在新光夜校中学到的东西。他曾跟发起人吴俊东说:“我以后一定不要再帮别人打工了,我要做自己的事。”现在,皮师傅已经离开人大,去北京邮电大学承包了一个小窗口,真的“不再帮别人打工了”。每年新光协会举办文艺活动时,不管多晚,他都会骑着自行车从北邮赶来,带着自己组建的乐队一起为工友和志愿者们表演节目。

    曾在人大当保安的李凤举,本来就有意向出去创业,又害怕自己能力不足,迟迟没有行动。在新光夜校中,他了解到原来有很多人跟他有同样的想法,又接触到有关理财、创业的知识。上完课,他下定决心考取了注册会计师,现在在人大旁边开了一家会计咨询所。

    除了正常的课程安排,新光协会在每个月抽出一个晚上不上课,以茶话会、观影会、读书会等方式来丰富后勤员工的业余生活。2011年年底,新光协会邀请到人民文学奖获得者、《梁庄在中国》作者梁鸿教授为后勤员工们举行了以“这个年,我们回家过吧”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让这些工友对梁鸿教授自觉生发出一种亲近感,在现场聊了很多交心的话。每年元旦,新光协会还与后勤员工一块办联欢会,和工友们一起表演节目。

    一所办给身边“人民”的大学

    近年来,新光协会的好口碑在人大后勤工友间越传越广,夜校课堂的学生越来越多。新光协会作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激励行动”的成员,曾经连续两年获得资助。人大校内的梁漱溟乡村建设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乡建中心”)也与新光协会建立了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乡建中心在人大明德主楼为新光协会提供了一间办公室,同时为新光协会成员提供农村实践平台,协助协调校内关系,也协助邀请校外的老师来与青年学生进行交流等。

    乡建中心的邱建生老师对于新光协会的印象也较为深刻。他曾写过一篇文章《人民大学,人民的大学》表达他对于后勤工友夜校这一形式的赞赏。邱老师评价道:“能够关注到后勤工友的这些志愿者不愧是这个时代的优秀青年,有责任和担当,也有一定的批判力。他们对精英意识主导的社会文化心存警惕,他们能俯首低身,在为平民服务中改造自己。这是需要勇气的,也是需要激情的。”

    因为核心成员面临毕业、大学学生社团本身流动性较大等原因,新光协会也会出现志愿者不固定、人员流失等问题。如去年社团招新时报名的90位志愿者,经过一年沉淀下来所剩较少。目前,新光协会正试图改变志愿者的参与方式,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整个社团的组织、管理工作中来。此外,协会更加注重照顾工友的切身需求,重新梳理、策划课程模块。

    “无论是否有系统的组织和课程结构,无论是学生自发还是校方发起,新光协会创办之初就确立的宗旨——‘探索大学精神,实现平民梦想’才是平民教育所要实现的真正目标。它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走出象牙塔,跨入泥巴墙,与土地和人民同呼吸、共进退。” 邱建生老师说。

人民大学学生给身边“人民”办学校
上海建设交通行业举行青年
文明号20周年成果交流展示
纪勇:戴着“镣铐”,舞姿依然优美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冲浪高职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