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们看来,张凯亮老师简直就是个英雄:去过南极北极,随“蛟龙号”在海上航行科考……
上张老师的课也最有意思,照片上,企鹅就站在极地考察船旁边;视频里,北极熊母子离张老师那么近;“蛟龙号”看起来像个卡通版的大鲨鱼……
有着独特经历的张凯亮,是北京东城区汇文一小的科学教师,30岁出头的他大学毕业后就在这所小学任教。
今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上,张凯亮拿出几个弹球般大小的白色小球,学生们通过上面所做标记的扭曲的图案,惊奇地发现,原来这是他们给张老师准备的网球般大小的泡沫球。泡沫球带上了“蛟龙号”,“蛟龙号”下潜到5500米深海后,在海水的压力下,泡沫球变小了。海水的压力直观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学生们设计的海水压力测试实验也顺利完成。
张凯亮2005年从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刚到汇文一小时负责学校“丁丁动物园”的工作,照顾鼹鼠、兔子、鹦鹉、鸽子,还有各种鱼类。后来因为禽流感疫情,“动物园”被迫关闭。
后来,在校长的支持下,张凯亮在楼顶上开辟了丁香气象站、天象站,还在学校旁边暂时空闲的拆迁地上,开辟了“丁香小菜园”,让学生们亲手参与春种秋收。
作为汇文学校的一部分,汇文一小有上百年的历史,走出了像贾兰坡、王大珩这样的大科学家,科技教育是学校的特色。1984年,汇文一小与国家海洋局建立了大手拉小手的合作关系,学校开始对学生进行极地科普知识教育。
经过几年的申请,2008年7月,身体指标合格的张凯亮被批准跟随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远赴北极考察。同他一起登上雪龙号的是孩子们的一系列问题:“北极熊有多大?”“科学家在北极都干什么?”“雪龙号怎么破冰?”
在北极的75天里,张凯亮与科考队员一起行动。为了完整拍摄科考队的科研活动,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科考队员工作,他跟随拍摄;科考队员休息,他整理资料传回学校。
写详细的科考日志是张凯亮每天坚持的工作。科考团队里有各个专业的科研人员,张凯亮就学生们的问题,分别向专家咨询,有时还录制个人专访视频。
6000多张照片、60个小时左右的视频资料,4万余字的科考日志,还有海星等北极生物标本,都是张凯亮在北极的收获。
回到学校后,除了给学生讲见闻,张凯亮还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神奇的北极”,而且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有不同的内容。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就讲北极故事,把知识融入“南极绅士”、“极地老爷爷”等故事。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他就从录制的资料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剪接成视频短片,启发学生们提出问题并在其中找到答案。
2009年,张凯亮又获得了随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奔赴南极的机会。这次科考让他成为我国第一位到过地球两极的小学教师。
大风大浪里的海上颠簸,暴风雪中的物资抢运……在遇到的很多危险状况中,最可怕的是“融雪”。由于太阳照射强烈和地面升温快,有时看上去平静的雪面,其实下面已经融化。
“有一次,我迈了一步,跌下去两米多。”张凯亮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
张老师去了南极,孩子们都盼望每天得到南极的消息,学校就在每天中午安排一段“南极时间”,给孩子们播放张老师传回的见闻。南极长城站与北京的时差达12个小时,张凯亮只能每天在当地时间凌晨1时左右把整理好的材料发回学校。
那年的12月31日,汇文一小全体师生与万里之外的南极长城站视频连线,上起了远程科学课。
“当时信号不稳定,通话经常中断。只给学生们直播了雪山、科考船几个镜头,但我知道,这些已足以打动他们,激发他们内心的科学理想。”张凯亮说,他就是想把大自然最直观的东西记录下来,传递给孩子们。
在南极考察期间,他拍摄了1000多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了40多个小时的视频资料,收集了10多个地衣、岩石等标本,还通过博客记录下大量考察资料和见闻。孩子们提了许多关于企鹅的问题,正好考察队有专门的企鹅孵化问题研究项目,他请两位科学家给孩子们作了专业讲解。
从南极回来后,张凯亮和学校老师一起编著的《奇妙的北极》、《走进南北极》成为校本教材并正式出版,撰写的《神奇的北极》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口袋书。
2014年年初,在获得了随“蛟龙号”出海的机会后,张凯亮面向全校同学征集潜水研究实验方案。实验主题是测试海洋水下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学生们设计了实验方案,选取了不同的实验材料:木头,塑料制品,还有圣诞树上经常挂的泡沫球。学生们测量了自己所选择的材料的长度、体积,做了详细记录,并在实验材料上做好标记。
“可以说,我只是帮助他们完成了实验。”张凯亮说,这个机会对自己和孩子们都非常宝贵。
“在四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上,有一节专门讲科学家的故事。但我觉得科学家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有误区,所以总想让学生不仅是读文章,而是能真正知道科学家究竟是怎么工作的,他们的数据是怎么获得的。”张凯亮一直认为,只有最直观的东西才能真正震撼学生的心灵。于是他把自己拍到的科学家工作的场面,通过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
在南极,一位女科学家在大风中采水样,但是风太大了,瓶子拿不好,于是她干脆把手套摘掉,直接取水。在低温下,手一会儿就没了知觉;在北极的大风中,科研人员被吊在一个大笼子里,放到大浪不断的水面上,打捞之前放在水中的海水探测设备……
“我就是想让这些画面留在学生们的记忆中,让他们了解科学精神是什么,一个数据获得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艰难。现在可能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但10年、20年后,他们选择专业或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是会有影响的。”张凯亮说,他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影响。前年,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已经上初中的学生从南极打来的。原来,这个学生随中学同学参加了“探索神秘南极 关爱地球家园”南极极地考察活动,所做的极地藓类研究课题也获了奖。
汇文一小在北京火车站附近,张凯亮家住北四环以外,他每天骑自行车几十公里上下班,锻炼身体保持体能。学生们希望自己的老师能够有一天在太空给他们讲课,别人也觉得张凯亮应该寻找更多的科考机会。但张凯亮有自己的想法:“我就是喜欢孩子们,最想做的就是把在各种机会中获得的资料整理好,给孩子们最适合的内容。”
本报记者 李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