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2年大一加入“渝工创业团队”的,因为项目做得比较好,才一步步成了“渝工创业团队”的负责人。
“渝工创业团队”尝试各种各样的创业项目,它更像一个创业爱好者联盟或者创业孵化器,只要是团队成员,都可以发起自己想做的创业项目。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很快在团队里找到适合的队员一起做项目,你如果不会技术,可以很快找到懂技术的同学;你没有资金,也会有感兴趣的同学入股一起做。同时,团队发展多年积累下了很多资源和信息,这些都是共享的。
大学生创业盈利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更看重服务了多少人,而不是赚了多少钱。如果在创业一开始只想着赚钱,可能失败一次两次就再也没有兴趣了。我们团队一直是“半公益、半商业”的性质,比如“渝工机场直通车”项目,如果是20人乘车,选择22座的客车可以赚300多元,选38座的就可能会赔钱,但我们也会选择38座的客车,因为这样同学们的乘车体验更好。还有“新生卖场”项目是完全不赚钱的,纯粹的公益项目。
“渝工创业团队”让我真正变成了一个“创业型人”,我开始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客户需求的角度想问题,会考虑我自己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是不是真的好用,而不是单纯把商品卖给客户,这样我甚至能和很多客户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我觉得一名创业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持,因为现在的创业环境并没有那么好,有很多阻力。比如说我建立的“小木课件打印”项目,当初找了很多班级的学习委员,希望让班级的课件都通过我的项目打印,但有一些学委不愿意,因为和打印店老板熟,他们去打印店打课件是不花钱的。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固有的利益结构是学生创业者没有能力打破的。也有一些人觉得我们目前做的事情并不算是创业,但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人生第一步,也许现在我只能做几万元的生意,但说不定以后就可以做几百万、几千万元的。
渝工创业团队:在大连理工大学由5名四川籍学生于2010年创办,现有成员20多人,比较成熟的项目有“渝工机场直通车”、“小木商城”和“新生卖场”等,每年营业额10多万元。其中,“渝工机场直通车”项目就是在放假时安排客车把同学送到火车站和机场,价格比打车要便宜很多。“新生卖场”项目,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货生活日用品,分发给同学们销售,卖不完可以退货。
(本报记者 王晨 通讯员 赵凯)
李朝辉(渝工创业团队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