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4岁的新生代导演谢悠自编自导,主演则是一名12岁男孩和13岁女孩的电影《青涩日记》日前在全国公映。与通常所见的消费校园恋情的“青春商业片”不同,该片以孩子的视角,表现了当代少年的“青春痛感”,以及家庭教育的种种难点。
《青涩日记》由广东女作家裴蓓同名小说改编,电影主题为“让我们阅读孩子的心灵”。片中的男女主人公,王曲曲和韩由由,来自两个各有问题的家庭。裴蓓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曾经也是一名记者。“从2000年开始,我采访了大量有自残倾向的青少年。他们的故事让我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
裴蓓说:“归根结底,孩子的心灵普遍缺乏父母真正意义上的陪伴。社会畸形的成才观也得不到扭转,父母总以 ‘争做人上人’ 来要求孩子。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很多阳光、空气,恰恰是被父母剥夺的。”裴蓓觉得有责任让“问题少年”现象的本质引起家长、社会的关注,小说《青涩日记》就这样诞生了。
她采访过的孩子们,最终浓缩成了王曲曲和韩由由两个形象。王曲曲是个逃课泡网吧的“坏孩子”,甚至还有抑郁和自残的倾向;他觉得只有犯错才能获得父母关注。王曲曲的父亲早年出轨,为了逃避事实,将儿子的叛逆全都归结于妻子的教育无方。王曲曲的母亲则无力从错误的婚姻中脱身自立,日日沉溺于麻将,将儿子的所有问题归结于丈夫的出轨。
韩由由则是个“学霸”。她虽然家庭圆满,但军人出身的父亲在退伍后在社会上碰到挫折,使其对女儿要求极其严格,女儿的所有课余时间都在补习。韩由由的母亲虽然是心理医生,能与女儿平等沟通,但因为丈夫的强势,也无力改变女儿的枯燥日程表。
一个渴望关爱,一个盼望自由,王曲曲和韩由由彼此靠近,产生了懵懂的“恋情”。在面对“早恋”时,两个家庭、两个孩子都最终获得了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的不同处理方式,让为人父母者都不禁对号入座、自我反思。
原著以家长为第一人称展开叙事。而《青涩日记》的编剧兼导演谢悠觉得,既然要围绕青春期心理问题讲故事,干脆以孩子之口来讲述。在征得作者、也是该片制片人裴蓓同意后,这个大学毕业刚两年的男孩,对原著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前前后后写了50版剧本。
“其实从小到大,我身边的同学朋友身上,都多多少少地带有王曲曲和韩由由的影子。他们的感受,我都懂。”谢悠说。
谢悠强调:“长期以来,家长总是非常关注学校教育,期望老师能把孩子教育好。但是许多家长忘了,自己的作用其实比老师更重要,甚至重要得多。”该片1月25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进行巨幕放映,2000名观众慕名而来。散场时,谢悠看到一位妈妈握住女儿的手,郑重地说:“对不起!”女儿泪流满面。
著名影评人章柏青在观影后写道:“影片提出的少年学生厌学、网瘾、叛逆等问题其实是一种表象,创作者的用意并不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是引导人们透过这种表象认识其产生的原因,引导我们的家庭、社会去认识要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相比许多创作者对早恋的习惯性批评,章柏青还赞扬该片“展示的不是欲望与性的骚动,而是一份纯净,一份对少儿情感处理上的启示,也平添了影片中的青春、朝气与诗情”。
国际心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工作中心主任张侃认为,《青涩日记》“艺术上很成功”,反映了社会需要关注的诸多问题。他说:“我觉得这部影片值得在全国进行推广。它表现了青少年追求阳光的困惑,更描绘出了家长们的困惑。如果这个片子能唤起全社会的思考,促进社会逐步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心理帮助机制、网络,那真是善莫大焉。”
这正是裴蓓的初衷。她告诉记者,她对票房并不做过多期待,但相信看过的观众都会印象深刻。“为了拍摄这部片子,我自筹了近500万,广东省委宣传部、珠海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也给予了一定支持。这个片子没有明星,所以省下的片酬都用于聘请一流的灯光、摄影团队了,在画面上不输任何商业片”。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2.7亿青少年,但表现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影视作品可谓少之又少。裴蓓说,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有深刻话题和社会意义的电影很难生存,很多有理想、能力、担当的电影人缺乏平台。“我想以这部电影做一次尝试,希望这部电影能产生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本报记者 蔡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