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要去千里之外的西安过年,13岁的莫色里呷特意在火塘边烧了一壶热水,认真洗漱了一番,挑选了一双最好的鞋子,穿上唯一的一件民族服装。下山的路上,他忍不住开心地跑了起来。
彝族少年莫色里呷的家在大凉山区礼州镇民胜乡白水村,他和76岁的爷爷以及15岁的姐姐莫色呷呷住在一起,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
这一次,里呷要和身边的彝族小伙伴一起,在K165次“英雄列车”乘务员叔叔阿姨的带领下,第一次去古城西安游览大雁塔、海洋馆,登古城墙,还要坐高铁,体验不一样的春节。
去年暑假,四川省西昌市关工委为“双孤儿童”举办“为爱上色,圆你童梦”夏令营活动,小营员乘坐K165次英雄班组列车去昆明体验了春城的美丽。列车上,孩子们被“列车书屋”里花花绿绿的儿童书刊牢牢吸引。一路上,孩子们与悉心照顾他们的乘务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下车时,K165次列车为孩子们赠送了图书,还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
K165次英雄列车班组的乘务员们始终没有忘记5年前的“8·19”危急时刻,彝族同胞帮他们打开了生命大门。
2010年8月19日15时15分,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宝成线德阳至广汉间,遇到石亭江大桥桥墩被洪水冲塌倾斜,造成列车部分脱线,1318名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危急时刻,K165次列车司机果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在最短时间内将列车停稳,并在15分钟内组织旅客安全撤离,随后列车15、16号车厢坠入江中。
此次事故中,旅客和铁路职工无一人伤亡,铁道部授予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K165次列车第二乘务组“抗洪抢险勇救旅客英雄列车”荣誉称号,记大功一次,同时授予火车头奖杯。
现任英雄班组列车长的赵俊鹏无数次地讲述,在列车危急时刻,由于车厢变形,两端车门被紧紧锁死,整节车厢的旅客危在旦夕。这时,两名彝族同胞跑上来,通过手语和他一起向车门撞去,门被撞开后,16、17号车厢的219名旅客才得以全部安全转移。
为了回报彝族同胞的大爱和救助,2011年以来,K165次列车在车上办起“列车民族流动小学”,教孩子们看图识字,练习生字,了解安全乘车知识,并为他们提供图书、玩具。作为流动民族小学的延伸,去年春运期间,K165次列车又开设了“流动书屋”免费阅读书架,为彝族同胞和孩子们回馈知识和关爱。西昌市为“双孤儿童”策划的乘车活动,也成了K165次列车乘务员心中一直的牵挂。
活动结束至今,车队乘务员多次到“双孤儿童”家中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困难与愿望,并组织乘务员开展捐助活动,多次为孩子们寄去钱、衣物和书。家访中,听说孩子们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车队成员们2月10日专程来到西昌大凉山区带孩子们走出大山,到西安感受古城的文化和铁路的发展。
登上列车,孩子们对高铁上的一切充满好奇,东看看,西摸摸。列车长司雯带他们参观高铁设备,介绍洗脸间,让大家打开水龙头试试。一路上腼腆的吉克木忍不住冒出一句“水是热的!”,旁边几个小家伙一听,纷纷将小手伸到水龙头下,“比我们来时坐的火车还要好!”
家住敦煌的杨女士得知孩子们是“双孤儿童”,拉开提包抓了糖果,塞到孩子们手里,“快过年了,祝你们快快乐乐、甜甜美美。”她还向乘务员要了孩子们的联系方式,想寄些被褥、衣服、学习用品给他们。一位不愿留姓名的旅客,听说了孩子们的情况和英雄列车乘务员的善举,当即为每个孩子发起捐助。
返回西昌时,孩子们的话明显多了起来,几个小家伙兴奋得睡不着觉,叽叽喳喳地和乘务员们讨论着海洋馆里的海龟、水母和鳄鱼,想象着要是能在大雁塔见到跟随唐僧取经的孙悟空,该有多神奇。
第二天,乘务员和孩子们在餐车里一起贴窗花,看电影,吃饺子,孩子们还在彝汉旅客迎新春联欢会上领到了压岁钱。英雄班组的乘务员们还和莫色里呷等彝族孤儿签订了协议,资助孩子们每人每月200元助学生活补贴,直到年满18岁。
几天来,英雄列车上叔叔阿姨们的关爱,让这些大凉山的孤儿们真切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15岁的吉克木表示,回去后要好好学习,长大考大学当老师,报答叔叔阿姨们的关爱。
本报西安2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