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一线电力职工王进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和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们站在同一个领奖台上,这其中包括核物理学家于敏。35岁的他一不留神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他所从事的是一份被称为“刀尖上跳舞”的工作: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带电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检修高压输电线,是连保险公司都会拒保的高风险工作。王进不仅整整干了15年,还在高空中舞出了高科技梦。
“与其说是我选择了带电作业,倒不如说带电作业选择了我。”2000年,王进因工作调动,来到检修公司。因基本功扎实,他被分配到了对技术要求最高的带电班。此时的王进爬塔登高虽利索,但听到“嗡嗡”的放电声,也忍不住发抖,完全是一个对带电作业充满恐惧的“菜鸟”。
手脚并用攀上高耸入云的铁塔,与高压导线亲密接触,在外人看来,每一次都是出生入死的考验,每一次都是惊心动魄的回忆。王进却把它当作自我挑战的舞台。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从小老实的王进,却将一个谎话编了11个年头。直到2011年10月17日,CCTV现场直播了他带电作业的画面,这才让他的谎言“穿了帮”。
“快来看,你宝贝儿子上电视了。”看到儿子穿着银色屏蔽服,在离地30多米的线路上带电作业的画面,王进母亲的腿都吓哆嗦了:“他不是巡线工吗?怎么干上了这么玩命的活儿?”这一天,王进成功完成了世界首次±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
“老太太本身就是电力职工,她知道带着电去处理线路上的缺陷有多危险!”王进这样解释编瞎话的原因。
除了带电作业,王进和同事们还要承担输电线路的日常运维检修工作。但巡线并没有想象得那么轻松,某种程度上,比带电作业还要“危险”几分,包括猝不及防的蜘蛛、野狗等。
日常工作之外,王进最大的兴趣是钻研业务。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埋头研究各种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参考书和论文。从软梯法到吊篮法,从补装开口销到更换绝缘子,哪种塔型应该怎样进入电场,哪种作业类型的危险点在哪儿,王进都一一学懂吃透,很快完成从“菜鸟”到专家的华丽转身。
正是这种“苦钻”的精神,让王进走上了科技进步奖的舞台。2011年,±660千伏银东线双极投入运行,为齐鲁大地输送了近十分之一的电网负荷。该线路在世界上首次采用±660千伏电压等级等新技术,国内外均无可借鉴的带电作业标准及经验,仍属技术空白。
为解决这一难题,从2009年起,王进和同事们开始进行“±660千伏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和工器具创新及应用”项目研究、计算及现场试验。“比如以何种方式进电场,检修的内容和可能遇见的问题等”。
研究过程中,王进团队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电科院做实验,“弄假人,绑上肉,套上衣服,一次次实验”。最终,他们成功确定了±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明确了±660千伏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指标及措施,编制完成首个《±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提出了适用于海拔2000米及以下地区±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的带电检修技术标准,研制了±660千伏带电作业工器具,由此填补世界范围内的技术空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评价,这些工法和工器具的创新均来自生产一线,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与指导性。它代表了工人创新的实力,体现出较高水平,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特别是成果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引起了电力行业与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必将加速成果的推广应用,以此促进职工创新工作再创佳绩。
“带电作业是一门科学,绝不允许用生命作代价来蛮拼,科技手段是我们带电作业工人的‘护身符’。”王进说。
王进曾诗意地概括自己从事的工作:“也许,你感觉不到我的存在,那是因为我一直都在”。然而,这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默默坚守。
酷暑和寒冬是电网负荷最高的季节。夏天,他穿着密不透风的屏蔽服,背着20多公斤重的传递绳、工具袋,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每次下来,整个人都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而冬天,由于屏蔽服外不能再套其他衣服,在凛冽的寒风中,王进冻得上牙不住打下牙。
除了工作,这个性格外向的年轻人也有着不少兴趣爱好。2014年平安夜那一天,王进参加了山东大学校园团课活动,给大学生带来一段10分钟的脱口秀。他的同事回忆,王进那天穿了件深蓝色风衣,还扎着一条围巾,“典型的‘型男’,很受大学生欢迎”。谈起这次脱口秀,王进兴奋地说,平时都是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那天换上这么一身衣服,的确感觉不一样了。
给人第一印象特别能侃的王进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寒冬的山区里,自己常常兜里揣两个面包,一瓶“冰镇矿泉水”,背着工具包就一个人上路巡线去。巡线的路上,经常看不到一个人,连只小动物也没有。
“你说我们不逮着人就侃?”巡线最苦的不是长途跋涉,不是炎热寒冷,不是雨雪风霜,而是一路的孤独。王进和他的同事们,用他们乐观的言谈,在踽踽前行的路上,和孤独战斗。
面对接踵而至的各种奖励,王进说:“荣誉再多,我还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线路工人,安安全全完成每一次带电作业是我永远的目标。”
通讯员 杨森 本报记者 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