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3月0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风评

诸葛亚寒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3月02日   09 版)

    博士返乡笔记 知识无力?

    春节期间,微信朋友圈里被疯转的,除了红包和春晚吐槽,还有一篇上海大学博士生写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

    这位80后博士生的返乡见闻让不少人心生共鸣,而文中提到的“知识无力感”也引来不少“商榷”。

    这位博士写道:“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的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他说,农村的80后大学生,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因为他们从小学读到大学,一直在经受教育收费的最高峰,毕业之后又面临结婚、买房等种种压力。

    诚然,知识无力在某些方面是一个无情的事实。比如春节前夕走红的一对“鸭血粉丝汤老板夫妇”:他们每天忙碌到凌晨,靠卖鸭血粉丝汤,还在北京三环边买了房。与此同时,不少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靠工资还不能养活自己,“钱途”远不及那些早早辍学的儿时同伴了。

    然而,“知识无力”并非知识无用,只不过是知识还未转化为能力和经验罢了。返乡博士的“无力感”,是一个有感恩之心的大学生在现阶段尚不能回报父母和家庭时所表现出的恐慌和焦灼。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收入拼不过技术工人,再正常不过。

    读大学的观念该改一改了,对知识的态度也应该变一变了。高学历并不等于高收入,知识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如另一位名为“古鱼”的《又一篇博士生返乡笔记:从一而终的稳定生活更可怕》所写: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读书不会无用,读过大学的人相对而言会有更高的成长空间,以后贡献越大,拿钱也就越多,而不是一毕业就能兑现很多钱或一毕业就加入体制内获得某种“人上人”的身份优越感。

    27岁当博导 凭啥不行?

    上班伊始,“27岁美女博导陆盈盈”成为热门新闻人物。一时间,网络上迅速形成两大“派别”:一个是被这位85后学霸的年轻漂亮、才智过人而折服的“膜拜党”,另一个是质疑其博导资格评定有“水分”的“阴谋论”。

    没多久,风向突变。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发布声明,将陆盈盈简历中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更改成“特聘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

    不满30岁就当博导并非个案。事实上,按照国际惯例,博士生导师只是一个资格,既非职称,也非头衔,无关福利。打破“博导终身制”、博士生导师遴选不再论资排辈正是当下高校人事制度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改革方向。有些高校已经明文规定,凡具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在岗教师均可申请研究生招生资格。所以,27岁当博导,凭啥不行?

    陆盈盈之所以引起质疑,是因为人们心中对博导、教授有个固有形象:凡学者大多年长。可“白发苍苍、满脸沧桑”不应是“教授”的代名词。对于人才的评判,年龄不应成为关注的焦点。

    虽不知校方对于陆盈盈简历的“改口”,是真“有误”,还是禁不住舆论压力的“不自信”,都希望今后能涌现更多的“27岁”。27岁成教授也好,当博导也罢,只要“货真价实”,就可担当重任。

    另类寒假作业 真能管用?

    “史上最长寒假”即将结束,大学生的朋友圈里少不了被“另类且任性”的寒假作业刷屏。比如,与父母吃年夜饭时合影、算一笔“感恩账”、大年三十晚上为父母洗脚并写一篇心得体会、引用诗句给自己所爱的人写一封情书、给父母磕头拜年……

    布置这些作业的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其初衷应该得到认可:用“新方式”给大学生上一堂感恩课、情商课。可对于大学生来说,完成这些看似简单的任务并不“轻松”,不少学生也都是“走个形式而已”,这些作业能否收到真正成效很难说。所以,大学生们对老师的好心并不买账。

    现在的90后表达孝心、表达爱意的方式早已变了。就拿“磕头”感恩父母来说,他们倾向于用更加“温和”的方式表达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磕头”反而让他们很难接受,甚至一些父母也不习惯这样的行为。如一位学生所言,“猛不丁地跪在父母面前,还可能吓到他们。”

    因此,大学生的寒假作业,可以创新可以有花样,但不能太“任性”,更不能“奇葩”。年轻人的成长,需要更多脚踏实地,而非形式主义。

留守儿童:等来了父母,也等来了争吵
我是怎么劝小学生作假的
南京“星光计划”让孩子寒假享受科技大餐
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