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3月1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发展账”比“经济账”更靠谱

东钱湖 生态治理思维下的旅游开发样本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3月12日   04 版)

    东钱湖旅游官方微信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近日晒出成绩单:去年游客量384万人次,游客平均停留时间2.45天,旅游总收入28亿元。

    同样让东钱湖人骄傲的是另外一份成绩单:去年,省重点工程沿山干河各标段主体完工,湖区加固完成工程任务量的105%。老镇三角地等一批污水管道,殷湾、象坎等4个村庄污水纳管相继完成,总面积148万平方米的上水、下水两大湿地启动建设。

    为了保护好宁波城市的“绿肺”,东钱湖人要“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治水更是一场指向自我的超越之战、智慧之战。


    铁腕治水零容忍

    东钱湖的发展是一个因湖而名、因湖而兴的过程,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晋著名学者陆云的书信之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传统渔业、乡镇工业发展,全境养殖、污水直排,湖水严重富营养化,湖面竿笼林立,湖岸垃圾堆积,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流域脏乱差、黑臭堵现象突出,山塘水库老化,钱湖十景不复存在。

    2001年,为强化东钱湖的功能管理,宁波决定成立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行使县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权限,并对东钱湖区域的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决策,“目标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首要是“生态”。东钱湖管委会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把环境保护好。

    东钱湖水域近20平方公里,差不多有3个半杭州西湖的面积。面积大、汇流多,治水工作任重道远,东钱湖管委会从治湖为主向湖河并重,并向标本兼治、治管结合转变。按照“拆迁一批、改造一批、保留一批”,对沿湖村庄拆迁、改造;依照“一河一策”,对入湖溪河实施整治。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东钱湖管委会正在用铁腕之策,从源头上根治水体污染。其投入300万元,实施镇工业区污水纳管;投入200万元,开展 8号路、供电路配套的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投入600万元,完成三角地、东钱湖中学、旅游学校污水管网卡口二级管网建设;投入2166万元,实施殷湾、象坎、洋山、绿野农村生活污水纳管;投入480万元,将所有安置小区的生活污水进行纳管。

    环东钱湖餐饮项目共计35家,将下水餐饮一条街的15家农家乐的废水全部接入环湖总污水管。对不达标的16家,严格按要求整顿或关停,其余限期整改。

    东钱湖管委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2013年正式关闭了年出栏生猪4万头的省级菜蓝子工程梅湖万猪场;以釜底抽薪的手段,拆除了10多年搭建的舅婆河岸养猪的违章建筑1万多平米;以“一网打尽”的要求,开展所有村居零星养殖业整顿,并划定湖岸线、河岸线50米内禁止任何养殖。

    2014年初,仍有2000亩未退出渔业养殖,东钱湖管委会通过给养殖户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安排工作等措施,解决后顾之忧,到6月底,对河道的蚌珠、围网、网箱、棚舍等全面清理,发放补偿资金300多万元,实现所有河道全面退渔。

    与此同时,一批沿湖污染企业、养殖场被关停关闭。目前湖区的18个行政村,有10个被整体搬迁。此外,东钱湖管委会关停工业企业61家、瓦窑13座,迁移6万余穴沿湖坟墓,拆除100多万平方米沿湖房屋,清理围网33万平方米,铺设截污管网60余公里,种植林木近200万株、新增绿化160万平方米。

    迄今,全区累计投入的生态建设资金超过10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沿湖村企拆迁安置50亿元,清淤工程、沿山干河及岸线、山塘、河道整治32亿元,排污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9亿元。

    十余年的“零容忍”、“大手笔”、“高规格”,终于换来东钱湖水质的大逆转,水体污染现象彻底改观。随着水质的改善,绝迹了30多年的银鱼重新回到东钱湖,对优质水有高度依赖的莼菜也频现湖区。

    科学治理填补空白

    东钱湖管委会邀请全国著名的设计院、专家进行反复研究论证。最终,根据众多专家的意见,放弃了一般湖泊全部换水、抽干暴晒的清淤模式,选择了底泥疏浚与现有生物保护、水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局部疏浚、薄层清淤”方案。东钱湖管委会在淤泥清治中的“真空预压固结”和“絮凝余水处理”两项技术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自2009年起,东钱湖实施的清淤面积已近湖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疏浚淤泥总量296万立方米。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对清淤工程施工前后的跟踪监测显示,清淤工程未对水体造成破坏,且较为有效地清除受到污染的表层底泥,削减内源营养(氮和磷)和有机污染负荷。疏浚后4个月内底栖动物群落恢复迅速,生物量高于平均值两倍以上。

    2014年,东钱湖管委会启动了200万平米的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并组织研究推广生态渔业工程,效果明显。为此,早在几年前,东钱湖引进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在水质监测、污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将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项目合作。

    此外,结合“智慧东钱湖”建设,东钱湖管委会大力推行“智慧水利”,实现全区雨情水情数据动态监控、灌溉供水远程控制、闸门自动启闭,达到有效控水、科学调水、节约用水的目的,为“五水共治”、抗台救灾等专项工作提供实时信息参考。

    破题治理和开发的矛盾

    2013年,东钱湖游客量突破3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6亿元;2014年国庆假期,东钱湖接待游客44.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亿元;今年春节黄金周,东钱湖接待游客19.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1亿元,都急剧加大湖区环境保护压力。为保证东钱湖的可持续发展,管委会先后投入7400多万元,编制了全方位、全覆盖的规划体系,从顶层设计的区域概念规划到细节厘定的区域色彩规划,各项规划多达159项。

    东钱湖管委会按照4A级景区标准投建总面积150万平方米的马山、下水两大湿地,打造水上花园、水下森林、钱湖芦荡、月色荷塘等原生态景观。在总投资近10亿元的省重点水利工程——沿山干河工程中,融合防洪排涝、旅游观光和生态保育功能,营造“水清、岸绿、人和”的滨河生态景观。

    提出“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指导“十里四香”、陶公水街、韩岭水街等休闲乡村建设,收效良好。

    规范水上交通。编制《东钱湖水上旅游交通发展规划》,成立专业化的游船画舫公司和龙舟、游艇、皮划艇等俱乐部,规范经营与航线,配建了一批码头,衔接水上巴士与陆上交通。

    开发水岸功能。通过国际招标,由荷兰尼塔公司规划设计了全长8公里的南湖“阳光水岸”,车行、骑行、步行、舟行4条运动休闲游线如4根丝缕环绕,田螺姑娘、湖泊世界、水上乐园、随风沙滩、温泉酒店、湖畔高尔夫等十余个项目如珍珠般点缀其间,这条岸线已经成为宁波最佳游憩地。

    由美国易道公司规划设计了总面积1.6平方公里的东钱湖水城核心区,倡导“现代本土风格、水岸休闲生活”理念,改造河网景观,打造“世界第七大水城”。 

    因东钱湖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的特殊身份,东钱湖管委会在把关项目时,严控一切活动都必须生态环保。管委会坚持,要围绕湖泊的开发建设节奏,不断推出科学结合的新产品。

    东钱湖通过策划举办“中国湖泊休闲节”这个品牌节庆,整合国际龙舟赛、湖鲜美食节、沙滩音乐节、乡村采撷节、户外婚礼秀等活动,组织国际湖泊休闲旅游资源发展与保护论坛,结合国际无车日、中国旅游日、全民健身日等契机,主推舟行东钱湖、骑行东钱湖、步行东钱湖等亲水旅游产品,倡导低碳、环保的慢生活方式。

    通过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明建设,弘扬“湖泊休闲、幸福水岸”的“湖泊文化”,构建“悠游自得、明空自照”的“湖泊美学”。如以诗歌、散文、摄影、绘画、影视为载体,开展“美的回响”品牌营销3年行动,制作东钱湖主题MTV《幸福水岸》,向广大游客展示东钱湖秀美水景,大力宣传爱水、惜水、敬水的和谐理念。

    东钱湖管委会算的不是一本简单的“经济账”,更多的是一本从大局考虑的“发展账”。


    保护与开发的智慧

    自2001年设区以来,东钱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开发建设多层级的休闲产品,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经过12年的打造,如今的东钱湖已蜚声国际,旅游企业竞相投资,山谷别墅、湖景酒店纷至沓来。不同层面消费者的诉求如何满足、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博弈等诸多问题,也开始考验开发者们的智慧。东钱湖管委会沿着“三区三线”的重点建设脉络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为具有不同类型产品的产业链,奏响了开发建设更为壮丽的乐章。

    建设新城核心区,改造老镇滨水区,整治特色村庄区,“三区”定位鲜明、错位发展,形成集聚效应,构建湖泊型城市休闲综合体。东钱湖主打绿色、生态品牌,推出“骑行东钱湖”、“步行东钱湖”、“舟行东钱湖”、“车行东钱湖”四行产品,让游客亲近自然,感受东钱湖之美。一张气势恢宏的“绿色可持续”旅游产业蓝图正在这方水岸徐徐铺开。从2009年至今,东钱湖已建成环湖自行车专用道20多公里,在建10公里,游客边骑单车,边观湖景,既锻炼身体又亲近自然。同时,东钱湖还建成马山等4个单车驿站,主要为游客及自行车骑行爱好者提供休憩、自行车环湖异地租赁、存放、维修、免费泊车、寄存物品等一站式专业服务。通过自行车专用道和单车驿站系统,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整体衔接,各个休闲功能区块串点成线。

    扮靓“三线”景观带,构建大旅游格局。南线以运动娱乐、文化体验、山野观光为主题,在这条线上,游艇俱乐部、琉璃文化园、湖泊世界、田螺山庄、水上花园、人工沙滩、阳光水岸、启新高尔夫俱乐部、马山湿地、南宋石刻公园、福泉山等景点星罗棋布又各具特色。中线以宗教朝拜、湖堤水岸为主题,包含慢村、小普陀、王安石公园、陶公岛、龙舟赛、水上自行车,文化与休闲相得益彰。北线以动物休闲和田园休闲为主题,雅戈尔国际信鸽俱乐部及马术俱乐部、自行车道……为保证项目能按预想执行,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专门建立精品工程建设保障机制,从招商开始,对策划、设计、招标、施工、监理、督查、审计等各环节进行完善强化,而且要求旅游、文化、环保、文保专家介入,务使项目不偏向、不降档、不返工。


    打造全民休闲时代的精神家园

    为了迎接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东钱湖先后投入巨资,着力实现从观光型产品开发向观光型与休闲度假型产品并重的转轨。2012年,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主题曲《幸福水岸》发布。在打造长三角著名的休闲度假基地的同时,逐步完成向休闲型湖泊的华丽转变。如今的东钱湖承载着越来越多都市白领工作、生活的梦想。

    从2008年开始,东钱湖管委会围绕打造一流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着眼于迎接大众休闲旅游时代。2009年创办了首届中国湖泊休闲节,东钱湖管委会不断探索、完善,趟出了“可持续办节”的新路子。

    以持续3个月的第五届中国湖泊休闲节为例,“婚纱里的东钱湖”、“花田里的东钱湖”、“财智里的东钱湖”、“单车上的东钱湖”、“碧波中的东钱湖”以及“舌尖上的东钱湖”六大主题丰富多彩。其中“舌尖上的东钱湖”美食活动,管委会缩小了餐饮企业“打擂台”的规模,把向游客展示美食的时间延长到一个月之久。“碧波中的东钱湖”除传统的龙舟赛项目外,引入了皮划艇、皮艇球、“摇橹船水上捕鱼体验活动”等项目。其中皮艇球比赛是我国内地首次举办的皮艇球公开赛事。

    在活动规模上,东钱湖管委会贯彻“节俭办节”主张,不追求铺张规模,更看重老百姓心中的效果。比如“花田里的东钱湖”活动和《杜巽回乡国画山水精品展》相结合,所有游客自由参观,与市民共享休闲湖泊的美景。在“婚纱上的东钱湖”展示草地星空婚礼之后,东钱湖也依托企业,逐渐形成上规模的婚纱摄影基地。

    东钱湖管委会坚持,旅游开发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一定要让更多老百姓参与进来,科学地推出老百姓关注的民生旅游产品,才能真正让每一届中国湖泊休闲节有特色、有实效、有影响。

    为了响应十八大以来的中央要求,东钱湖管委会创新了运作模式,不再是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大包大揽,而是“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即由政府牵头,调动社会资源,让企业来承办,多方激发社会活力。如2013年“单车上的东钱湖”活动中,捷安特自行车专卖店与景区合作推出了“捷安特单车宝贝”评选活动,单车这一健康的休闲运动在市民中得到了推广,企业在东钱湖环湖骑行道上建立了4个功能齐全的“驿站”,为环湖骑行的游客们提供综合服务区。

    东钱湖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后花园,不仅是生态之湖、文化之湖,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瑰宝”。

    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除了要有山水风光之外,也离不开历史文化因素。拥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不乏石刻文化、龙舟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渔文化等传承千百年的文化,这些共同筑起东钱湖之魂。

    东钱湖之畔的山峦中,“一门二王,三相四宰,五尚书七十二进士”的南宋史氏家族在此安睡800多年。这些原本零星散落于山坳间的各态石刻,最终揭开了规模庞大的史家墓道石刻群。徜徉于石刻公园,仿佛时光穿梭,回到南宋的历史风云之中。结合旅游开发,东钱湖深化“文化兴旅”文章,挖掘、提炼、保护、整合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弘扬东钱湖的气质和精神,加快“文化之湖”建设。

    据统计,2013年,东钱湖游客量突破3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6亿多元。去年,东钱湖游客量达到38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8亿元。

    本版图片由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新闻中心提供

东钱湖 生态治理思维下的旅游开发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