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抽检城市水质指标不合格
饮水安全是最大民生问题
据新华网消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历时3个月对全国29个大中城市的居民饮用水水质进行取样检测。结果显示,29个城市中15个城市的20项饮用水指标全部合格,约占抽检城市总数的52%;14个城市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合格的情况,约占抽检城市总数的48%。其中,长春有4项指标不合格。最严重的是重庆,一个水样的细菌总数高达1781个,超标近17倍。
点评:看到这个报道,公众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寻找自己所在城市的饮用水水质情况。全国两会期间,诸多提案议案的主题也涉及饮用水安全,可见,水危机四伏。水量、水的输送、水处理,所有环节都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饮水安全可以说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既然如此,对于水质,请别再用“合格”、“达标”这类笼统字眼,居民有权了解余氯含量、浊度、耗氧量、细菌总数等专业术语及相应数据。
90%以上药品有降价空间
药价合理关键词是公开透明
“一些企业为牟取暴利玩垄断,把控上游原材料,使得10元成本的原材料暴涨至900元,严重加大了下游药企及老百姓的负担。这就需要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处理,以保证公平竞争及百姓利益。”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对媒体记者透露的这两个数字着实让人惊叹。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的话也佐证了胡季强的观点:“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50%,一点问题都没有。”
点评:药改、医改提了许多年,也改了许多年,老百姓的直观感觉还是药价太高。药价就像层层梯田,最上面的是垄断的制药企业,其次是七扭八拐层层向下的流通渠道,到了医院再加一道。虽然哪个环节都有一肚子苦水,但实现合理药价的路径一直就非常清晰:想要设计好的制度落实不走形,一个关键词就是公开透明。政府采购、药品降价、中间环节等信息一一公开,之后按时审计,药价还能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2015财政预算向民生倾斜
钱怎么花需要细思量
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欧文汉近日表示,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编制和工作安排,充分考虑了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深化、全面推进改革等各方面因素,在推进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方面进行了统筹安排,支出重点明确向民生保障等领域倾斜。从预算报告中也可以看到,2015年中央本级支出中,农林水支出增长18.6%,教育支出增长8.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2.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2.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政协会议教育界别的小组讨论会上称,2014年全国各级财政预算共安排教育经费2.4万亿元,实际支出2.29万亿元,有1000多亿元没有花完。
点评:财政支出将向民生保障等领域倾斜,这一消息令人鼓舞。但与此同时,一些数字传递的信息也表明,2014年的财政预算并没编到位,具体到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到底哪些地方需要花钱、花多少钱,并不清楚。以教育为例,历来是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要钱,政府再向下拨付。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把学校当成“面子工程”,钱是否花在了真正需要的地方,就不能保证。
李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