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3月21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中青舆情观察

“李光耀去世”虚假消息为何传得那么快

实习生 王书画 本报记者 王帝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3月21日   03 版)

    3月18日,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确实在中国网络上“去世”了30分钟。

    当天21时50分左右,不少人的手机突然开始接二连三地振动,各类新闻客户端都在推送一条重大新闻——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逝世。

    一时间,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纷纷被这条新闻刷屏,众多媒体、微博争相转发。

    然而,22时20分左右,新一波的新闻推送却让正忙着对李光耀逝世表示哀伤的网友们哭笑不得——李光耀逝世为误报,消息来源“新加坡总理公署截图”被查明系伪造。之前刚发布不到半小时的新闻立刻被删,各媒体纷纷刊登声明,呼吁公众不要轻信谣言。

    消息一出,网络舆论场针对这一闹剧展开了激烈讨论。这出闹剧,网民怎么看?

    网民吐槽传谣,“狂突猛进的新媒体们,你们的节操掉了”

    这场“乌龙”并未随着辟谣而淡化。

    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截至2015年3月20日18时,“媒体误报李光耀逝世”的主题新闻数已达3080篇。 

    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统计的2000条网民评论显示,82.9%(因部分网民有多个观点,故总和大于100%)的网民对媒体的传谣行为作出批判。其中,75.4%的网民指责媒体发布新闻时过度追求速度,忽视新闻真实。

    网民“分享love9”认为:“不进行确认便瞎转载瞎报道,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狂突猛进的新媒体们,你们的节操掉了。如今你们已然成为谣言的传播者而非终结者,失去了媒体的原有品质。”

    网民“拈花落微笑”则把矛头指向全部媒体:“不禁感叹,技术带来的信息高产时代就是好:不用花功夫白纸黑字的印出来,秒发秒删,自以为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其实,只抢发消息不辨别事实的习惯,让新闻专业主义荡然无存;掩盖错误求心安理得,让媒体的责任意识消失难觅。”

    另有32.2%的网民“吐槽”,新媒体从业人员缺乏严谨职业精神,降低了信息质量的把关门槛,直接影响了媒体的形象。

    网民“折枝花样画罗裙”这样评论媒体:“消息一来,不管真假,抢发了再说。若是真消息,手快的就抢赢了;若是假消息,齐齐跳出来指责消息来源,再‘诚恳道歉’就是了。媒体在网络上的话越来越轻飘飘,掷地有声的报道,大概只能出现在印刷厂里躺过一夜的报纸上吧。”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微博称:“纸媒记者终于获得一次嘲笑门户的机会。今晚错乱不堪说明了这一点。”

    网民“七里外的西元前”对此现象调侃道:“你们不生产新闻,你们只做新闻的搬运工。”

    但同时也有14.1%的网民认为,应理性客观看待媒体的失误,不能因为部分媒体的错误行为,而一概否定所有媒体工作者。

    网民“经不住风”称:“这样的报道是对被报道主体大不敬!作为媒体,转载新闻和发布消息,必须持严谨和以事实为准的态度,不去核实消息,只在电脑上复制、粘贴,这是混在媒体里的‘混子’,但希望受众不要一棍子将媒体人全部拍死。”

    网民:网络媒体积极传达的不是真相,是“销量”

    在对“媒体乌龙事件”的讨论中,37.6%的网民都提到了一个问题,“舶来”谣言得以迅速扩散,原因何在?

    同类新闻媒体的竞争激烈,为了“抢头条”“赚眼球”,媒体不愿过多花费时间对信源进行核实。有人甚至表示:“网络媒体积极传达的不是真相,是‘销量’。”

    网民“冰文”说:“每次重大竞争报道,冗长的各大门户报道比速度,比数量,比页面,比专题等等,每次获得第一名时,都在欢欣雀跃,排在倒数的都据理力争……互联网时代,媒体确实生存不易,但新闻不是商品,向公众传达准确的信息,才是你们应该做的事情。用利益左右行业规则,是会酿成大祸的。” 

    此外,14.2%的网友提到,公众对媒体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媒体一味追求新闻时效性与刺激性的做法,实则是对观众猎奇心理的迎合。长期以来,公众对假新闻的宽容催生了媒体的草率。

    网民“猫头猫头Jeremy”说:“现在人们喜欢的,只是一个能成为话题的新闻而已,内容不那么重要,是不是头条才重要。看的人都把新闻当成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或谈资了,媒体把新闻弄错了,评论数照样爆棚,也不会真有多少人以后因为该假新闻而不再看这家媒体的东西。所以媒体才变成了这样。”

    网民“SLJyilliam”则认为:“新闻的真实性和迅捷性永远是两个矛盾的地方,与其说媒体过于简单粗暴,不如说观众的猎奇和嗜好培养了媒体的这种习惯。观众和媒体的共同成长极为重要。”

    18.4%网民呼吁媒体尽快加强自身规范

    在网民眼中,媒体误报新闻不仅伤害自身的信誉,也对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长此以往,社会的公信力将受到极大影响。

    正如网民“佳北山山”所言:“在媒体呼吁民众‘不信谣、不传谣’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做到自觉。民众传谣引发混乱,新闻传谣带来灾难。全社会信用缺失因何来?上梁不正下梁歪。”

    当下,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对媒体进行约束。

    网民“饭饭只洗碗”提醒:“现在的媒体除了抢夺眼球之外,还会什么?错了不就发几个字道歉嘛!代价这么低,怕个毛线!”低廉的犯错成本与缺失的监管机制,是目前现状的成因。

    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媒体误报李光耀去世”中,网民“万俟凉生”的一条评论挠到了公众的痒处:“在这个一味追求快、一味搏眼球的年代,媒体已经丧失了职业操守。为了抢头条,真的不用去还原事实真相吗?一些缺乏中立客观、明显带有煽动性的报道层出不穷,我们的媒体是不是需要反思一下,新闻报道的初衷是什么。呼吁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

海南陵水:无助的果农期盼“有牙齿”的环保局
“李光耀去世”虚假消息为何传得那么快
女大学生带植物人妈妈求学,引爱心潮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