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电视台播放完了的电视剧,两分钟之内爱奇艺上线,为什么可以做到?是靠智能化的视频内容和分析。”爱奇艺公司CTO汤兴的这个介绍,让在场的听众有了兴致。
在日前举行的“新智能时代论坛”中,汤兴在题为“视频进化”的演讲中提及:现在爱奇艺的视频生产、上线、审核等流程完全智能化了。
“一段视频从电视台录制信号进来之后,机器自动进行片断分割,以及广告的自动识别、自动分段。原来需要编辑输入标题和介绍,现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工作自动完成,字幕、语音也是自动识别的。”汤兴介绍,因为每个视频的截图不同会对点击率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用户上传的视频,因此,机器会自动挑选出能够吸引观众的几张,推荐给上传用户做决定。
此外,大量的视频是盗版和黄色的,以前需要编辑在成千上万的视频里面找到并且删掉,工作量非常大,可以说靠人力无法解决,现在智能化处理准确率超过了99.9%,远超过人的操作。
在新智能时代论坛上,除了谈到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更多的是在讨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让机器思维归学术,机器智能归应用
近几年,无论是谷歌大脑、欧洲大脑、IBM的沃森还是“百度大脑”的提出,都让公众感觉到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百度CEO李彦宏又提出建立“中国大脑”计划,让“大脑”热度增高。同时,也有许多人心存疑虑,机器智能什么时候会超越人类,甚至威胁人类?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强教授是2015年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主席。他在论坛上先对人工智能发展演进的几个历史阶段进行了归纳。
他认为,上世纪60年代人工智能的概念出现,这一时期机器智能主要来自逻辑推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智能来自专家,人们试图让计算机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当时IBM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即“智能来自计算能力”,IBM和CMU的研究者通过“深蓝”计算机击败了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但是,这个做法遇到了一个严重的瓶颈:如何准确和全面地描述专家头脑里的知识?这个瓶颈使得许多的专家系统并不能实现社会对人工智能的预期。这导致了人工智能进入了寒冬,很多研究被停,市场应用也大打折扣。
杨强教授认为:进入21世纪,大家有了一个新的共识,即“智能”不仅来自高性能计算,而且要基于“大数据”。
对于“智能”的不同理念,他试图从图灵测试来解释。
图灵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人的大脑所展现的那些“智能”的特性是不是可以用计算机的编程来实现?杨强认为,迄今为止的很多人工智能的研究,包括很多对于机器学习系统的研究,是在探索智能的“工具”。就是说,这些研究人员并没有直接去探索“机器可以思维吗”这个问题,而是在制造一个更强悍、更好用的“工具”。
所以,杨强认为,“机器可以思维吗”是一个适于科学研究的问题,而“机器的某个行为智能吗”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工程研究的问题,是两个发展维度,不能混淆,“如果沿着科学研究的路径走,回答‘机器可以思维吗’这样的问题,人类就会像物理学家一样探索人的思维奥妙,发现人类大脑的功能,并证明通过编程的方法是否能复制出和大脑一样功能的机器;如果沿着工程研究的方向走下去,发展人工智能的工具,应该会得到越来越好的工具,而人类也不应该惧怕这些人工智能的工具。 ”
对于机器智能的评价,杨强的观点是要分别对待:“目前,我们已经看到,通过深度学习,计算机可以很好地识别图像、语音、语言。当我们用计算机来进行别的工作时,比如文学创作或者终身学习,我们会发现计算机还不够智能。”
“智能机器”不是智慧机器人
最近一两年,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在各种论坛上的演讲,几乎都围绕着“百度大脑”的进化、图像识别的准确度等内容,而在新智能时代论坛上,余凯很温情地用浓厚文学味儿语言讲解了“有温度的人工智能”,“只有做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才能够取得商业成功。产品要跟社会的大环境产生共振效应,伟大的创新企业,其科技产品一定是有体温的。”
他了解到目前公众对于人工智能存在两种心态,一种是过度失望,认为进展太慢了,与科幻电影呈现的相差太远;还有一种是过度乐观而产生的焦虑:人工智能有朝一日会做得非常强大,甚至可以自我复制,能力指数级增长,人类受到了生存的挑战怎么办?
余凯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从发展的寒冬开始“春回大地”,那个时候各种神经网络被研发出来。
20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草长莺飞”学术研究大发展时期,当时学界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和算法。
2000年到2009年是“润物细无声”时期,人工智能在一些领域产生了巨大的价值,但是这些价值是无声无息的,用户并不一定能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产生了搜索、广告、推荐三大应用。比如搜索以及电商的发展,差不多是千亿美元的产业规模。如果没有这些技术,互联网服务的点击率和成交率肯定不会是现在的规模。
从2010年到2020年,他形容人工智能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都在大踏步式进步。
余凯预测,从2020年到2029年人工智能会是“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预测:第一是需求趋势。交互无处不在,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等应用快速发展,简单重复性的工作需要被解放。第二是产业趋势。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会在医疗、自动驾驶、农业、教育等领域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三是技术趋势。很多的智能应用会在云端上处理。
不过,余凯相信:“即使到2029年,人工智能的进展也不会对人类产生威胁。因为那时的机器还没有好奇心,没有情感,没有自我意识。它们是智能的机器人,但不是智慧的机器人。智能是偏工具性的,而智慧会创造。”
他解释,智能的机器,可以从事人类不愿意做的简单重复性的工作,比如说扫地,洗衣,甚至是驾驶,常规性的医疗诊断。人类则更希望做创造性的工作,比如科学研究,拓展知识的边界,或艺术创作。
以后不接种“芯片”就像不接种牛痘
新智能时代论坛是由“静沙龙”举办的,这是一个在微信平台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化社群,汇集了国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研究者和业内人士。
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教授,曾于2004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平行系统”理论,通俗解释就是,在已知条件下,利用算法,借助人工系统对复杂系统的行为进行实验,进而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实虚互动,得出比现实更优的运行系统,可以用于社会管理、企业运行、交通运输等等方面。
王飞跃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是“平行智能”:“我说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将来会在网络空间发展,所以人生下来必须放置两个芯片,一个是扩展你的内存的,另一个是扩展你的计算能力的,然后就是联网。将来人一生下来,会有好几个‘人’陪着你生长。”
有人对此质疑:如果人被放置芯片会是什么结果?王飞跃回答:“今后有人不要这两个芯片,就像现在选择不种牛痘一样的,不种芯片就是智力上的残废,将来不管你种不种这个芯片,不管是什么形式,整体上人类的成长一定是伴随着机器人的生长,最主要的是知识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弥补人的智力不对称,这就是将来的世界。”
不过,王飞跃也认为:“目前机器人技术距离‘智能’和‘类人’还差得很远,已有的所谓‘类人机器人’几乎全部都是表面性的,以科普和娱乐为主要功能。”
“今天的机器人其实还沒有完全‘站’起来,有用的差不多只有生产线上的机械手和家里爬行的吸尘器,想革命根本没有本钱,‘即将到来的机器人革命’还仅仅停留为一种可能性。”不过,王飞跃教授还是希望更多人有激情和想象,以人类的智力开发智能机器人,使明天的机器人成为真正造福于人类的智能化类人机器人,使人类的生活充满更加丰富的美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