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绿云书庵顶住大大小小十次强拆,最终还是一片瓦砾

一座民间图书馆的生死劫

本报记者 张鹏 实习生 王豪 丁贵春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4月10日   12 版)

    遭到强拆的绿云书庵

    2008年,甘肃省首个民间工艺图书馆——绿云书庵创办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刘易更愿意回到3年前的午后。在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北路196号,自2008年创办的甘肃省首个民间公益图书馆——绿云书庵,花木繁茂,娴雅幽静。那时,每天早晨,年届古稀之年的刘易都会踱着小步,开始一天的忙碌。

    那些在旁边家具市场趴活儿的农民工常常结伴走进书院,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阅读。他们刚吃过牛肉面,衣角和裤腿上还沾着泥。

    绿云书庵原来所在的兰州市雁滩乡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隔街就是马路,汽车穿过闹市。但书院里俨然是另一个世界。占地400多平方米的书院在刘易设计、修建下,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榆叶梅、大花萱草、紫藤、丁香、探春、白玉簪、万寿菊,竞相怒放。报春花总是第一个报道春的讯息。

    但这一切都停止在了2014年5月。在快速的都市化伴随而来的大拆大建中,挖掘机“轰隆隆”碾过,绿云书庵转眼化作尘土和瓦砾,10多万册藏书不得不颠沛流离。一座民间图书馆就这样消失了,而它的消失激起的浪花很快又被淹没。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绿云书庵被拆后的两处“避难之所”。居民楼内的图书馆显得格外狭促,不少书籍只能被塞进角落里,就连桌子下也垒着厚厚的图书。

    父亲的遗愿

    绿云书庵曾是刘易父亲的书房。刘易的父亲刘亚之先生是甘肃省著名的农林专家和园艺专家,1978年曾荣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被誉为“农民科学家”。他生前留下遗愿,希望将藏书1万余册的绿云书庵办成公益图书馆。

    2005年,刘亚之先生以93岁高龄辞世。他在遗嘱中写明希望刘易创建“绿云书庵”——“让自己毕生珍藏的书籍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这份刘易所珍存的父亲遗书中,未提及一句家庭和儿女,内容尽是国家社会的大事,忧国之思跃然纸上。

    2006年,刘易着手创办绿云书庵。他多次参观北京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还到天一阁、岳麓书院等考察取经,并邀请甘肃省图书馆和兰州大学图书馆的职工为绿云书庵的藏书编订篇目。

    经过艰辛筹备,2008年8月19日,绿云书庵焕然一新。馆内设图书阅览室、甘肃文史图书室、报刊阅览室、书库、办公室和刘亚之故居陈列室。此外,还专门开设了一间少年儿童阅览室,为学龄儿童提供读书场所。

    草根图书馆

    自2008年至去年5月的6年间,绿云书庵里滋润了数以千计的农民工子弟的心灵。粗略统计,绿云书庵每年至少接待上万名读者。在许多退休老人的记忆里,绿云书庵更像一个平民沙龙。他们在这里读书、交友,颐养天年。对那些农民工子女来说,绿云书庵带给他们的不止是知识,还有太多的愉悦和快乐。

    因其为大众所喜爱,当地媒体甚至用“三草堂”——即,“草根开办的为草根读者服务的草根图书馆”——来形容它。

    书院周围居住着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大都忙于生计,无暇照看孩子。刘易发现每天下午放学以后,周边总有小学生趴在路边写作业,有的孩子会拿着零花钱偷偷跑进周围的网吧、游戏厅。“这让我真的心疼。”刘易说。

    从书院开馆那天起,绿云书庵就向这些野草般疯长的孩子们开放,顺便管理起他们的生活和学业。

    刘易创办公益图书馆绿云书庵之始,还引来一群来自兰州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接力为孩子们开设起“四点半学校”,为孩子们辅导作业。平时书院里坐满了大大小小的学生们。

    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来自山东菏泽的来兰务工人员李雪(化名)和儿子时宇翔就是被书香吸引而来的,断断续续读了三年的书。作为母亲,李雪最初的想法很简单:自己蜗居的地方太局促了,给孩子找了一个免费读书的地方。自己工作的餐馆下班晚,有时候,儿子不得不在水泥台上写作业。书院里既温暖又充实。

    李雪发现,管理员张红玉会时常询问儿子饿不饿,水壶里总有热水。馆长刘易也会时常询问孩子阅读的情况,时不时买东西以资奖励。从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儿子几乎都在绿云书庵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成绩也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才一年,时宇翔便得到了两次优秀小读者称号,还在“绿云杯”作文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就连演讲比赛,平时有点腼腆的他也“挑战”了一把。

    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变化,让刘易满怀感动。他相信,是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他们。

    从创办到2013年8月之间的5年,是绿云书庵的黄金岁月。各种来自政府的荣誉和肯定纷沓而至。绿云书庵不仅是兰州市城关区挂牌的“文化阵地”、兰州市属唯一的5A级社会组织,而且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都在关注着这个小小的书院,不断有人捐书、赠报刊,绿云书庵的馆藏也一度猛增。

    保卫战

    城市拆迁使一切都改变了。

    2013年8月29日,绿云书庵遭遇第一次强拆。那天,一眨眼的功夫,推土机开到了大门前。书库的墙体“轰隆”一声就凹进去了。

    从那天开始,为了保卫倾尽心血的绿云书庵,刘易不顾年迈,把家安在了书院。除了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拆迁,他没有更好的办法。

    2013年9月2日,一放学,时翔宇还像往常一样蹦蹦跳跳跑去图书馆。但立刻有建筑工人拦住了他。时翔宇和平时一道读书的小伙伴守了半天,看到刘易爷爷走出来,一下子围了过去:“爷爷,工地上的人不让我们进图书馆,那我们到哪儿去看书、写作业啊?”

    “儿子好不容易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不能断。”李雪曾花了50元钱在甘肃省图书馆给儿子办了张借书卡。但时翔宇怎么也不进省图的大门,而拿出之前在绿云书庵借的故事书,坐在图书馆外的台阶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孩子和绿云书庵有感情了。”李雪流了泪。

    绿云书庵遭遇了大大小小10次强拆:被掩埋掉的几千册图书,持续一年的断水,不间断的停电,离奇的火灾和盗窃案,甚至人身威胁。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门口两个年代久远的石狮子也不翼而飞。

    刘易觉得那是他最难熬的日子。“一睁眼就得假想自己是个战士,拼命为自己的书院讨个说法”。

    在这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书院保卫战中,刘易并不是一个人。许多高校的志愿者纷纷来陪刘易,周围的居民也默默地支援图书馆。断水后,好心人悄悄送来水。需要打扫图书馆的时候,大学生们也会不约而同赶来帮忙。

    直到坚持到被拆迁的最后一刻,绿云书庵依旧坚持每天正常开放。下午放学,这里异常热闹。小学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都会来这里写作业、查资料。

    “其实心里却五味杂陈。”刘易说,“这段时间是硬撑下来的。就连过年,我也感到纠结、烦心。”

    绿云书庵“沦陷”

    刘易的压力越来越大——亲戚朋友一再被“动员”,不断有工作人员“登门入室”。 刘易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选择“和解”。政府补助18万元作为图书馆3年的过渡费。然后根据协议,绿云书庵10天之内完成搬迁。

    2014年5月,刘易眼睁睁地看着旁边等候多时的推土机出动,拔掉这颗“钉子”。从那天开始,刘易“像丢了魂儿”。

    找场地、搬书,刘易一个人足足忙活了三四个月。施工方觉得速度太慢,一下子推倒了书库。时至今日,数千本图书下落不明,百年老屋被夷为平地。

    绿云书庵被迫一分为四。10万册图书被分别寄存在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的居民楼、皋兰山林场以及兰州大学临时租借的场地内。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有许多老读者感念绿云书庵过去的闲适与美好,专门来寻访。但他们很快发现,已经很难找到绿云书庵过去的味道了——要进门,必须经过小区保安的盘问。“脏兮兮”的农民工更是被视为“危险分子”,进不了小区的大门。孩子们更是不被欢迎,因为他们“叽叽喳喳”,容易收到邻居扰民的投诉。

    没有了读者的图书馆,虽然还锁着一屋子的书,但再无往日的生机。

    刘易总在思考,偌大一座城,怎么就找不到一座图书馆的安身之所?

一座民间图书馆的生死劫
“徽文艺”打造国粹新经典
建筑专家:别让历史成为古城的道具
2015版实景舞剧《长恨歌》打造陕西文化金字招牌
动画家马克宣去世
抗日剧宁缺毋滥
于正“致谢”羞愧否
《咱们结婚吧》涉嫌抄袭?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