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4月1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观点速递

跟作文八股说再见别又成了洋八股

谢旭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4月13日   10 版)

    在社会科学课程中,论文是一种常见的考核方式,平时作业两三千字,期末作业8000字。有的老师给出字数下限,上不封顶,有的不作硬性要求,有的则严格限制上限,禁止长篇累牍。

    少数才华横溢、能力超群的学生可能只写寥寥数语,就自认为足以吸引老师的眼球。但多数想得高分的同学则对此心怀忐忑:写少了会不会显得不认真?只写到字数下限的成绩也只能泯然众人吧?多写一些的话有哪些内容可用?如何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让自己的作业从众多篇文章中脱颖而出,博得高分?

    本应是科学研究范式的洋八股却无意中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成为体现学术思维、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快捷方式。结果,很多低年级本科生刚刚告别了高考作文的条条框框,就又跳入了洋八股的圈子。

    洋八股为啥这么灵?

    首先,洋八股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按着这个框架写下来,文章自然不会短,即使思考的深度、广度不足,“八大块”的标配也足以让文章有一副充实全面的样子,显示出个人的努力程度。其次,它是一套符合学术规范的科学范式,是学术共同体的金科玉律也好,紧箍也罢,总之课程的教师乃至助教都对其很熟悉,很容易产生同属“学术圈”认同感,将洋八股的使用视为学生“受过学术训练”、“具有学术思维”的一种体现,在数篇论文中很快脱颖而出。最后,洋八股是一套操作性很强的框架,定好题后,行文的套路比较固定,只要对应每一部分,填充出一篇完整的论文并不难。

    有了洋八股,写一篇让老师印象深刻的高分论文变成一项程序性工作,在固定框架中,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深入的思考追问显得多余,只要择取有一定相关性的内容填充到每一部分中,文章自成一体。形式上的齐整和篇幅上的充足掩盖了思考深度、阅读广度、分析透彻程度上的不足。

    在考试周、期中季,如何用一两周的时间完成10多篇课程作业,还要争取高分?洋八股的流水线操作是几乎完美的解决方案,于是有了大批篇篇上万字的“刷出的”论文,但是,其中有价值的思考究竟占了多少比重呢?

    洋八股本身并无错,它是一种必要的学术训练,很多学院开设专门课程讲授。但没有积淀和思考,紧靠形式累积出来的论文,就是一架没有血肉的空壳。

    (作者为北京大学学生)

进不了985 一些名校生源质量下降
跟作文八股说再见别又成了洋八股
判高考作文是否存在“秒杀”
师生间暴力对抗为何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