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换”不能读也?该让你沉睡在柜子里的书出来“晒太阳”了。4月17日和18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首都图书馆(简称“首图”)、首都图书馆联盟承办的第五届“北京换书大集”(简称“大集”),将如期与首都百姓见面。读者可到包括首都图书馆在内的13家北京图书馆,与爱书之人互通有无,享受阅读和分享的乐趣。
记者了解到,此前的4月5日至12日,是主办方的“收书”时间。读者将闲置的书籍送到首都图书馆或13个指定区县图书馆代收点的同时,会获得相应的换书券,并可在4月17日、18两天持券换书。
记者4月12日在首图看到,直到晚上6点,前来送书者仍络绎不绝。在某门户网站任编辑的潘露带来了5本书,有小说、传记,还有一本菜谱。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这些书籍被分类登记,并被盖上“图书交换”的印章,准备进入一场“未知的漂流”。
这种换书漂流不仅风雅,更有可能是件浪漫的事。如,潘露就在书中夹了几页读书笔记,还附上了自己在豆瓣上的用户名。这个1989年出生的单身姑娘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解释:“如果,我是说万一,能遇上和自己 ‘书品相投’的人呢?”
据主办方介绍,这样在书中加上“批注”者不在少数。“换书大集,说到底是一场分享,书是一种心灵纽带。”首图工作人员王琪说。截至记者发稿时,本届大集已收图书达3万册,反响热烈。
首图馆长倪晓建,对一句以色列谚语印象深刻:“女儿若嫁给读书人,我愿把所有家当当陪嫁!”在他看来,这句谚语虽有夸张成分,但其背后所彰显的婚恋观、价值观却值得深思。“一个崇尚阅读的民族不容小觑。在以色列,人均阅读量可达到每年50多本。而据我了解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每年读书也就在4本左右。”
尽管数据并不乐观,但让书香沁入万户,倪晓建的信心还是越来越强。他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全民阅读’。而且,中国社会自古崇尚诗书,我们有 ‘基因’。5年来,换书大集始终受到百姓欢迎,说明这个社会依然渴求书香滋养。”
5年前,首图是第一届“北京图书大集”的发起单位。倪晓建回忆:“当时我看到有些市民把家里的闲置书当废纸卖掉,几毛钱一斤,觉得实在可惜。能不能通过‘换书’的方式,把老百姓的书‘盘活’呢?”
他把这一想法向北京市文化局做了汇报,并获得支持——尽管能否办好这场大集,大家心里都还没底。
北京市文化局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处处长黄海燕记得,自己听到倪馆长的设想,第一反应是赞叹,第二反应是“能有那么多人参加吗?”结果证明,担心是多余的。“第一届换书大集参加人数就过万了。”倪晓建说。
黄海燕告诉记者,5年来,身边许多人都关注着换书大集的动向。“交换喜欢的书,看到不同的书主人留下的阅读痕迹、思维火花,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黄海燕本人也是大集的粉丝,“年年我都参加,去年也换了好几本,印象最深的是换得了一本《欧洲文化简史》,非常喜欢!”
倪晓建认为大集正“越办越好”。他觉得在国家对全民阅读的大力倡导下,今年读者们的热情更甚以往,“离大集开始还有半个多月,就有好多读者迫不及待跑来咨询打听”。他还强调,今年社会力量对大集的支持也愈发“给力”,包括商务印书馆等在内的十余家著名出版社,均将向本届大集免费提供图书。
得益于大集的成功经验,首图从去年开始了探索,让“大集变小集,小集常态化”。即,除举办一年一度的大集之外,也力求以周为单位,在首图及部分区县图书馆组织小范围、小规模的换书“小集”。倪晓建表示,今年年内,对“小集”的试验将在北京市各区县都推广开来。
“我一直奉行一个理念——只要有利于提高百姓知识、素养水平的事,都应该去尝试,把图书馆的 ‘外延服务’做到位。”倪晓建说。
眼下,换书活动也得到了许多孩子们的喜爱。王琪透露,无论是在大集还是“小集”,少儿图书的交换比例都位居前列。“孩子其实是最适合换书的群体,低年级孩子看拼音,升到高年级就可以把不需要的拼音书换给弟弟妹妹,然后自己再去换更喜欢的书。”
4月12日傍晚,在北京灯市口小学读一年级的毕云轩小朋友,在妈妈的陪伴下,抱着自己婴孩时最爱的图书《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来到首图,准备交换。这个小男孩的期待是,“我想换一套讲恐龙的画书。”他的妈妈对记者笑道:“他还不懂‘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现在他喜欢的书里都是恐龙。”
当孩子们渐渐长大,开始探索“颜如玉”、探索世界时,童年的“换书”熏陶,是否会给其人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黄海燕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换书大集,是属于每个人的大集,无论老幼,无论职业身份。人们以书为媒、以书结缘、以书织梦,迎接和享受 ‘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黄海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