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18个月,计算机性能就会提升一倍,这就是“摩尔定律”。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发展、存储技术、数据产生量,其实已超越摩尔定律。快速的科技变革带来社会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观念的变革,青年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
那么,青年在哪里?分属什么样的群体?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规划和社会诉求?青年发展决定社会的未来。在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尤其是共青团组织,应该为青年提供怎样的服务,助力他们成长?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青年的面目是模糊的——所谓80后、90后、00后,不过是基于年龄的粗略划分;而本该吸引青年、服务青年的共青团组织,时常面临找不到青年、脱离青年的尴尬。这显然与“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两大战略课题的要求不相符合。
如何在网络时代贴近青年、了解青年,进而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团的组织和工作创新,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青年工作新格局,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是共青团组织面临的现实难题和艰巨任务。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找到青年——弄清楚他们是谁,在哪里,生活状态如何,有着怎样的诉求。为此,共青团北京市委从2013年10月启动了“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这项大型调查涉及上千万生活在北京的青年,共收回有效问卷10.8万份。调查之细致,涵盖面之广,时间持续之久都属少见。
1%的抽样,100%的责任。调查是否细致扎实,抽样统计是否科学,问卷设计是否合理,都将影响结果的真实可靠。此次调查选取了6个维度:基本信息、生活状态、思想状况、社会参与、发展需求,以及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认知。在严格按照社会科学的方法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将全市青少年按“全体青年”和“特征及新兴青年”两大板块,划分为22大类群体。
“全体青年”是按其就学和就业状况划分的。比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青年、社会组织从业青年、国企青年、各类教师、大中小学生(含高职)等较为清晰;对于外来流动青年、在京创业青年、外国在京青年、“北漂”艺术青年、青年志愿者等群体特征明显的,共青团北京市委课题组则归纳为“特征及新兴青年”,可以说,这符合首都时代特征的分类创新。
青年数据庞大,对于那些有总量可查的青年群体,如大学生、中小学生、青年教师等,课题组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确定总量;而对于无准确数据可查的特征群体,比如网络从业青年、城乡贫困家庭青少年等,课题组成员与有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通过数据的比对、加和以及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测算等,得出合理的总量。
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都是本次大型调查用到的科学方法。比如,调研“北漂”艺术青年时,由于群体数量难以核定,调研人员深入“北漂”艺术青年群体聚集区,逐一寻找,再采用“滚雪球”的方式,通过采访对象的关系网络,顺藤摸瓜,开展调研,杜绝通过组织形式“撒网式”下发问卷。
为了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青年所思所想所做,调查者对每个群体,又进行了一定数量的深度访谈。课题组成员深入基层、走入一线,召开了上百场的会议,走到青年身边,与各类青年面对面,倾听真实的要求和呼声。22类群体,1%的严格抽样,一年半的时间,与6000余名青年直接面对面深入访谈,巨大的工作量,在快速奔跑的拇指时代显得“笨”且“慢”。而恰恰是这种笨办法、慢工作,最后拿出来了客观、精炼的数据和结论。
找到青年了解青年,才能服务青年。 抽样虽然只有1%,责任却是100%。这种责任,是共青团组织联系青年吸引青年的使命所在,也是“虚功实做、难事长做”的“新常态思维”所在,更是把团的根本任务、政治责任等“虚功”和难事做深、做细、做持久、做出实效的职责所在。
可以说,共青团北京市委的此次调查活动,为团组织转变工作方式,加强自身建设与创新树立了样本。调查只是开始,在“精准”定位青年的基础上,一系列相关工作将随之展开。对于转变职能的团组织而言,惟有放下身段贴近青年,细致务实服务青年,才可能吸引青年赢得青年,汇聚更多年轻的力量,投入推动社会进步的创造创新中。
仲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