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4月2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慎终追远 七成受访者赞同弘扬祭祖文化

63.6%受访者清明节曾去扫墓

本报记者 周易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4月27日   07 版)

    漫画:飓风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丧葬和祭祖话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我国传统的祭祖、丧葬观念,主要是为了表达对逝去先人的哀思,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丧葬从简观念也在逐渐普及。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203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6%的受访者清明节曾去扫墓。69.9%的受访者赞同在全社会弘扬中华祭祖文化,让更多年轻人理解这种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河北农村小伙子刘志浩告诉记者,在他的家乡,人们十分重视丧葬和祭祀。家中老人自然死亡后,遗体要停放3天才能下葬。所有村民都要参加葬礼,送上帛金。逝者家人需要准备棺椁、寿衣、纸钱、冥器以及逝者珍爱的物品陪葬,还要置办流水席。葬礼过后,家属要带着礼物向参加者一一谢礼。头七和每年清明节、中元节、春节,亲人都要去祭奠逝者。如果是父母过世,儿女家里3年都不能贴春联。

    中国人为什么历来重视丧葬和祭祖?调查中,78.9%的受访者认为目的在于纪念逝者,55.2%的受访者表示这一传统体现着孝文化,48.7%的受访者感觉这样有利于增强家族凝聚力,47.8%的受访者表示可以表达对逝去先人的敬畏。

    “每年清明,我都会带上儿子开4小时的车回老家扫墓,希望这种传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河北石家庄市民王英说,“但和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我的孩子想法新潮,家庭观念也比我们这代人淡薄。他可能不会再像长辈一样,对祭祀有那么深的情结。”

    在刘志浩看来,传统的丧葬和祭祖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确实减弱了。“参加祖父母葬礼和祭扫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更不必说其他亲属。我身边很多朋友并不认可焚烧祭品的方式,有的人很反感哭葬。”在刘志浩看来,除了年轻人观念变化,远离家乡、扫墓不便也是导致传统丧葬文化影响力变弱的因素。

    调查显示,48.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传统祭祖文化在当下影响力依然很大,42.7%的受访者认为影响力一般,5.9%的受访者感觉传统祭祖文化已没有多少影响力。

44.1%成年国民自认阅读少
近七成国民希望当地举办读书活动
应届大学生就业调查:家乡城市获受访生青睐
大学生就业辅导应从入学第一天开始
慎终追远 七成受访者赞同弘扬祭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