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中国石油“扶贫助困·共享阳光”奖学金将在甘肃通渭县举行发放仪式的消息,年轻的乡村教师郜宏乾连夜写好了一封感谢信,专程跑到现场。
他只是想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6年前,正是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的帮助下,他才得以顺利就读天水师范学院。2009年夏天,收到大学通知书的郜宏乾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家里的光景太差了,母亲常年患病,父亲身体也不好,家里除了种地再无其他经济来源,弟弟上学也得要钱。无奈之下,郜宏乾含泪收起了录取通知书。
就在这时,通过团通渭县委,郜宏乾和弟弟都申请到了中国石油“扶贫助困·共享阳光”奖学金,再加上申请的助学贷款,凑足了上学的费用。“奖学金不仅给予贫困学子物质上的资助,更增强了大家实现理想的信心和勇气。”郜宏乾说。如今,郜宏乾在通渭县鸡川中学任教,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时至今日,在甘肃有不少贫困学子仍然和当年的郜宏乾一样,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心情既激动又担忧。为了帮助更多贫困学子完成学业,由中国石油出资,兰州石化公司、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学生联合会于2005年共同发起的“扶贫助困·共享阳光”奖学金活动持续寻找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帮助他们圆梦。目前,受资助的县(区)达到13个,其中还包括东乡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两个少数民族县(区)。
家住通渭县的李甜甜也是受益者。这个女孩14岁时父母双亡,好心的四叔收留了她,后来,四叔也不幸病逝,她与8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去年,李甜甜考上了天津中医药大学,正当她为学费犯愁时,中国石油的1500元奖学金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10年时间,“扶贫助困·共享阳光”奖学活动已经惠及8000名贫困学子。兰州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处处长杨小刚是“扶贫助困·共享阳光”奖学活动最早的负责人之一。“把这项活动定义为奖学,而不是助学,其意义在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引导贫困学生通过勤奋学习,考出好成绩,以拿到奖学金为荣;让贫困学生不仅获得钱,还有温暖和自信。”杨小刚说。
从奖学金诞生的那天起,如何让奖学金发放得公平、公开、透明,就成了兰州石化公司团委一项重要的工作。贫困学子的名单由班主任推荐提名,校团委摸底上报,乡镇团委核实把关,团县委走访调查已形成常态化的运作方式。“资助对象、评审和实施过程都向外界公开。整个过程阳光、透明,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这个公益品牌的认知度,也让活动能够可持续进行,把好事真正办好。”兰州石化公司团委书记王笑世说。
同时,兰州石化公司团委还定期组织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与省内贫困县的学校长期建立联系,捐赠学习用品、教学设施,组织开展“每人每月两元钱,山里孩子展笑颜”活动。
在兰州石化公司内部,扶贫助困的氛围日渐浓厚,“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为扶贫助学献爱心”成了兰州石化公司不少干部员工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