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5月0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预祝第二届“绿色发展 生态六安”论坛顺利举办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5月08日   04 版)

    六安百里茶谷一隅——响洪甸茶区

    大别山云海

    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

    安丰塘霞光

    佛子岭水库

    主办:六安市人民政府  时间:2015年5月9日  地点:安徽省六安市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在我国,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文明,需要通过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来实现。

    从六安实际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六安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发挥好生态环境的后发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走出一条绿色文明发展的新路子,是六安市委、市政府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六安实际,六安的发展必须绕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走出一条绿色文明发展的新路子,生态文明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的文明形态。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发挥六安市生态资源优势,促进转型发展,跨越崛起,建设幸福六安,特举办“绿色发展 生态六安”论坛。

    第二届“绿色发展论坛”旨在研讨如何发挥好生态环境的后发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将绿色发展与生态环保、互联网、工业信息化、农业产业等领域相互融合,走出一条既符合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又契合本地实际的绿色发展的新道路。


    五色六安  幸福家园

    六安地处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融合南北文明,贯通东西文化。古诗赞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

    在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710万人民。六安天然形成山地、丘陵、平原3大自然区域。自秦汉以来,六安一直为郡、州及行署所在地,系皖西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六安,安徽西大门,大别山东北门户,北据淮河,南望长江,东邻合肥,西接武汉。位于长三角和大武汉两大经济圈的交叉点,高铁、高速纵横交错,距新桥国际机场仅半小时车程,东融长三角、西连大京九,已成为承东启西、南北贯通的新兴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自古以来,六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是中华司法鼻祖皋陶后裔的封地,故六安亦称皋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封刘庆为六安王。六安之名沿袭至今。在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史上,六安曾是楚汉的王国、唐宋的粮仓、明清的茶场。无论时代风云怎样变幻,古老的六安始终巍然屹立于历史的长河中。

    青山绿水红土地,钟灵毓秀新六安。大别山在南面筑起一道绿色屏风,千里淮河在北边镶上一条银练,山如一颗颗翡翠,水似一条条玉带,六安便是翡翠玉带烘托着的一颗明珠。六安的山水如诗如画,青山孕育了绿水,绿水滋养着青山,山与水浑然一体,相映生辉。自古以来,六安就是充满神奇的地方,风景如画,诗意盎然。

    六安,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精神的传承高地。1923年,寿县小甸集成立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建立最早的党组织。1929年,相继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诞生了红十一军三十二、三十三师,创建了皖西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六安,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大转型,城市化进程大提速。六安撤地设市,六安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有67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5万。远景规划已经制订,将拓展面积到1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20万。2012年2月,六安成功摘取“国家园林城市”桂冠,六安城市发展实现了划时代的跨越。今天的六安,离“宜居城市”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科技资本两翼发力,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主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抢抓中部崛起、皖江示范区建设、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皖北及沿淮部分市县发展、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五大机遇”,打好革命老区红色牌、优良生态绿色牌、丰富矿产金色牌、农副产品白色牌、人文厚重古色牌“五张牌”,坚持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建设好实力六安、活力六安、魅力六安、和谐六安、幸福六安“五大六安”,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中,加快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

    今天,我们这样定义六安:“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六安,因文化悠久而灿烂,因人杰地灵而辉煌,因绿色生态而文明,因美好未来而多姿。今天,红色六安,正踏着绿色的节拍,描绘金色的梦想,奔向幸福的未来。一个生机勃勃的幸福六安,正在安徽西部闪亮崛起。六安幸福,幸福六安!

    万里茶道 六安茶谷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历程中,尤以18、19世纪北越长城贯穿蒙古,直至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万里茶道”最为突出,是一条堪称与中国汉代“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贸易通道。 

    在绵延、繁忙的“万里茶道”上,依山傍水、生态优良的六安,以六安瓜片为代表的六安茶而闻名遐迩,为世人所铭记。今天,六安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万里茶道”行动的倡导,正在组织实施“五百里茶谷”项目,覆盖裕安、金安、霍山、金寨和舒城5个县区、46个乡镇、两个风景区及5座大型水库,规划面积约5600平方公里,主干线总长260公里。

    2014年8月,六安市委、市政府依托六安茶为代表的特色资源,把建设六安茶谷作为绿色发展的试验区,推动全市绿色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以茶谷沿线裕安、金安、霍山、金寨和舒城5县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优势,充分利用茶叶、毛竹、石斛等物产及山水、文化资源,将特色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意、景区旅游融为一体,实现经济、科技、旅游、文化、民生等系列属性的全方位融合,着力把六安茶谷建成产业谷、生态谷、旅游谷、养生谷、富民谷,打造成为“万里茶道”上最美的茶乡。茶谷项目自启动以来,各项建设顺利推进,在省内外产生积极影响,为生态增绿、旅游添景、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效益初见成效。

    五百里茶谷孕育“五朵金花”,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原产地和主产区,客观全面地反映六安茶产业的鲜明特色。区域内生态保护良好,自然人文景观秀美,农副产品特色鲜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推进转型升级的需要。与此同时,茶谷地处大别山深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把茶谷建设作为区域性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符合六安发展实际,顺应群众期盼,借力茶谷建设,帮助沿线人民提高茶叶收入、发展农家旅游,实现绿色增收。

    五百里六安茶谷,融入中蒙俄万里茶道。力争使茶谷项目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至十年将六安茶谷打造成世界最好绿茶产区、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大别山湖群国家旅游休闲区、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绿色发展试验区。

    绿色大别山 最美在六安

    巍巍大别山绵延千里雄踞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处。层峦叠嶂,钟灵毓秀,北挽淮河,南濒长江,是华东绿色屏障,皖西天赐瑰宝。

    大别山是淮河和巢湖水系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资源调蓄地。其中位于大别山的佛子岭、响洪甸、梅山、磨子潭、白莲崖、龙河口六大水库及瓦埠湖、城东湖等是六安、合肥、淮南、蚌埠等地的重要水源地,其水系综合构成的“淠史杭工程”灌区,灌溉着1100万亩良田,养育着1300万人民。

    绿色大别山,最美在六安。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六安市委、市政府鲜明地提出“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的科学发展理念,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绿色发展、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不盲目求得金山银山,守得住绿水青山。六安大打山水品牌,弘扬山水文化,在全市上下形成“好山好水、爱山爱水、用山用水”的科学发展共识。

预祝第二届“绿色发展 生态六安”论坛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