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5月1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创新创业生态圈的环境越来越好

大学生创业将破除成功率“魔咒”

本报记者 李剑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5月15日   03 版)

    在创新创业大潮中,让你每一滴血都不安分,都在求改革,求创新。日前,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的大陆、台湾两岸高校创新创业论坛上发出了这样的信息。

    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秘书长杨芳说,连续4年在温州讨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让我们感到不再陌生和孤独,尤其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春天来到了。我们的工作价值就是在大学生心中播下一颗颗创新创业的种子,破除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4%的“魔咒”。

    有关统计显示,全国高校中约有80%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真正在高校期间就进行创业活动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受到资金、场地、市场、人脉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4%。

    “创新创业主体从工人、农民向大学生转变。”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承担人社部门委托的创业指数研究课题后发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创业的主体往往是工人、农民,且局限在熟人圈子内。在当前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草根型创业向创新型创业转型,创新创业主体变成了大学生,资金来源从个人、家庭转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以及众筹等开放的圈子。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并不是鼓励大学生一个人创业。”台湾中华大学创新育成中心资深经理许文川认为,大学生如果一个人创新创业非常辛苦,所以大学里要鼓励团队创业,尤其是鼓励学生跨系部、跨学院组建团队,提高创新创业资源互补性与抗挫折能力。

    比如,高校创新创业团队中,有的学生是学商业管理的,对财务比较敏感;有的是机电学院的学生,对技术比较精通;还有的来自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等,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创新创业中得到充分发挥。每名大学生必须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是什么,在一个团队中所有的短处都有可能变成长处。台湾中华大学内的餐厅和旅馆就是学生创新创业的舞台,让大学生去尝试经营一家餐厅、旅行社与超市,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过程,让科研导师、企业导师带领学生去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我们宁愿学生在校园内尝试失败,也不希望他们进入社会后尝试失败。相对而言,在校园内失败,大学生积累的经验会更加丰富。”许文川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与素养,另一方面要大胆地让他们去尝试,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目前一些高校既不缺土地、资金,也不缺理念与人,就是缺特色,缺好的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何向荣说,阿里巴巴的马云、新东方的俞敏洪等人创业成功的事实证明,只要高校培养的人才贴近市场和企业需求,市场就会欢迎。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兼任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的杨芳透露,该校创新创业的氛围比较浓厚,先后走出了三一重工的梁稳根、比亚迪的王传福等业界大亨,在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老总队伍中,有一批是中南大学的校友。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有高校的责任,也需要政府支持、企业帮助,还离不开各类园区的服务以及社会的参与。杨芳认为,目前,有国家宏观政策的引领,有地市一级政府的扶持机制,还有全国上万家风险投资机构在物色项目,创新创业生态圈的环境会越来越好,一切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4%的“魔咒”自然会破除。

    本报温州5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李剑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5月15日 03 版

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更大发展
全国九十二家科技馆试点免费开放
大学生创业将破除成功率“魔咒”
海南高院副院长审疑案
第11届深圳文博会开幕
“猎狐2015”专项行动今年抓获外逃人员150名
浙江乡村创富好青年到大学“升级”大脑
安徽亳州两年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审批项目
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2015首站开进湖北恩施
大学生手绘打造小清新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