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乡贺田村在浙江衢州被称为“第一干净村”。这个位于龙游县南部群山深处,仅300多户人家、千余人的小山村,近年来先后收获了全国文明村、国家生态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省卫生村、省文化示范村等50多项荣誉。村民说: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劳光荣。
而在劳光荣看来,贺田村今日的改变,源于村风民风的改变。
“重典”治乱
劳光荣,今年62岁,年逾花甲的他一头白发,自1993年至今,已担任了22年的村党支部书记。
1993年,40岁的劳光荣出任贺田村党支部书记。那时,贺田村是一个穷山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民除了山林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劳光荣说。
然而,龙南山区民间盗伐林木成风,村民的山林常被偷砍偷伐,导致村民不敢对山林多投入,全村6000多亩山林每亩立竹量只有40多根。
劳光荣上任后“重典”治乱,他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制订了禁止偷盗山林的村规民约。规定凡擅到他人山上挖笋砍竹木,要给每个村民分1斤馒头、放映12场电影。“折合现金相当于3000多元,在当时属于重罚了。”村民说。
村规公布不到一周,就有村民举报,有人偷砍了她家的毛竹。劳光荣带领村干部前往处理,村规面前,偷伐者只好承认错误,接受处罚。
经过先后5次这样的处理,之后再没有发生过一起偷盗竹木事件,村民管理山林的积极性也迅速高涨,村民收入有了基本的保障。在此后,村规民约成了劳光荣治村的法宝。村里的干部告诉记者,从那时起到现在,贺田的村规民约经过3次修订已增至29条。
在贺田村山上,毛竹的立竹量达到每亩160~180根,山林也由村民的副业变成了主业之一。
“模式”洁村
走在贺田村,远山满目青翠,穿村而过的小溪流水潺潺。缓步在洁净如洗的村道上,几乎见不到一点垃圾。
但在多年前,贺田村和其他普通的农村没有什么两样:简易茅厕遍布,道路狭窄坑洼,屋前屋后垃圾成堆,污水横流。
劳光荣开始了改变村容村貌的清洁行动。
首先是整治村里随处可见的露天粪坑。这些简易厕所因为清理不及时,粪水经常流得到处都是,一年四季臭气熏天,夏天更是蚊蝇成群。劳光荣提议后,村里很快就修建好3个公共厕所,然后要求所有村民拆除自家的露天粪坑,同时动员亲戚家属带头先拆。
接着是修路。原先贺田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连双轮车都无法正常通行。村“两委”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同时筹款筹物。几年下来,村里的道路硬化顺利完成,水泥路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2010年,劳光荣又在贺田村搞起“垃圾革命”。
之前,与许多地方一样,贺田村的村民也有乱扔垃圾的习惯。劳光荣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一在于减少垃圾的产生,二是要改变村民的习惯。
经过多方学习,结合村里实际,贺田村出台了一套垃圾“源头分类可追溯减量处理再利用”机制,把垃圾分成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建筑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类。其中有机垃圾还山还田,可回收垃圾专人定期收购,建筑垃圾运到低畦点集中堆放填坑造地,有害垃圾定点投放,保洁员及时清运。
但要改变村民多年的习惯并不容易,一些村民更是直斥村干部“吃饱饭没事干”。
尽管如此,村“两委”还是强势推进,村里为此专门成立卫生保洁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包括室内卫生、庭院整洁、房前屋后卫生、牲口圈养、垃圾分类的检查,测评结果全部公布上墙。半年以后,村民们基本都能按要求开展垃圾分类。
如今,这一“垃圾源头分类可追溯,减量处理再利用”保洁机制不仅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贺田村的环境,其做法还被称为农村清洁工程的“贺田模式”在龙游全县推广。贺田村借势安装了排污管道,建造了污水处理池、太阳能垃圾处理分拣房等,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无蝇、无狗、无违建的“三无”村。
“借梯”登高
环境变好了,村庄变美了,但在劳光荣心中,还想着借梯登高,让村民有更好的生活品质、精神享受。
在他的主持下,近几年,村里先后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灯光篮球场、休闲公园、老年公寓、卫生医疗室。现在每到太阳下山,村民都会来到休闲公园和灯光球场,乒乓、篮球、排舞、象棋……男女老少,都可以找到自己休闲的方式。
为了营造村里的文化氛围,2008年起,村里组建了坐唱班、腰鼓队、排舞队、篮球队等,聘请了文化辅导员、图书管理员、活动室管理员等。连续4年,组织村民自排自演“贺田春晚”,排舞、腰鼓、快板、独唱、器乐,丰富的节目让村民乐在其中。
同时,在全村开展“和睦家庭”“庭院绿化示范户”等一系列创建评比。随着环境的改善,劳光荣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又带领乡亲们搞起了“农家乐”产业。从2012年发动农户创办“农家乐”,短短3年,贺田村已是浙江“省级农家乐特色村”。
劳光荣说,贺田拥有“国家级生态乡”和“国家级生态村”两张“金名片”,要利用好生态资源,让贺田良好的环境和村风民风给村民换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不必再离开家乡到外面去赚钱,在村里就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