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5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加德满都的忧伤

摄影/田卫涛 写文/田卫涛 实习生 李峥苨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5月19日   08 版)
5月3日,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边一家7层旅馆,19岁的服务员拉姆打开地震前用手机拍摄的杜巴广场的照片。如今照片中的玛珠庙等古建筑已经倒塌,只剩下基座。加德满都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全市有大小寺庙2700多座,被誉为“寺庙之城”、“露天博物馆”。
震后的帕坦杜巴广场,人们维修在地震中损毁的塔顶。
震后的比姆森塔,面目全非。该塔曾是加德满都的标志性建筑。
震后的斯瓦扬布纳寺(猴庙),两只猴子在玩耍。
震后的加德满都一处神庙,救援人员抢救出一尊神像。
震后的巴德岗杜巴广场,被埋在砖头瓦砾中的大象雕像。
一群鸽子从帕坦杜巴广场旁飞过。
5月2日,加德满都考末查寺,抢险队员正在废墟上搜寻被埋的文物。 据了解,该寺庙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主庙在4月25日的8.1级大地震中倒塌成一片瓦砾。
加德满都斯瓦扬布纳寺。
民众在帕坦的一处神庙点灯祈祷。
巴德岗灾民安置点,一位失去家园的女孩坐在石狮下休息,巴德岗是这次尼泊尔地震受灾严重的地区。

    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也是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后的第24天。有“露天博物馆”之称的加德满都,大量文化遗产和古迹在地震中遭受损坏、甚至彻底摧毁。据估计,其重建计划将持续数十年,且耗资巨大


    5月12日中午,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泰米尔区唐人街的江苏饭店,老板姚良林和爱人正在店里收拾东西,突然屋子剧烈地摇晃起来,窗户被震得“哐!哐!”直响。“又地震了!”姚良林拉着爱人赶紧往街上跑。街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这是尼泊尔4月25日8.1级大地震后,发生的最大一次余震,有7.5级。

    姚良林是在加德满都生活的中国华侨,来尼泊尔7年了,在当地开了一家旅馆,兼作导游的生意。此前几年间,来自中国的旅行团一年四季络绎不绝,4月25日大地震发生后,游客全走了,姚良林的生意变得异常冷清。

    据尼泊尔国家考古局统计,在4月25日8.1级大地震中完全损毁或受损严重的文化遗址约有100处,其中位于加德满都谷地的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分别有35处、28处和25处遗址被毁。在加德满都,有14处重点古建筑被彻底摧毁,其中12处为世界文化遗产,很多文物面临流失的危险。古迹的受损,将给当地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打击,据估算,此次大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可能会占到尼泊尔GDP的三分之一。

    姚良林步行来到不远处的杜巴广场,在上个月大地震中损毁的古建筑在这次余震中又有部分倒塌。警察拉起警戒线,不让人们穿越广场,担心古建筑的碎片掉下来砸伤人。

    “总担心余震,晚上大家都睡进帐篷,商店又都关门了,这颗心总是放不下来。” 姚良林说,加德满都的神庙、古迹等在这次地震中损毁得很严重,未来几个月都不会有游客来了,他准备回江苏宿迁的老家待一段时间。

    19岁的拉姆是加德满都杜巴广场边一家7层旅馆的服务员,地震后老板回了乡下老家,只留下他看店。在楼顶,他看着整个杜巴广场,坍塌的神庙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广场上的大型机器正在清理坍塌古迹的建筑垃圾,士兵们戴着口罩搬运被震落的木头。很多志愿者自发加入到抢救古迹的队伍中,他们人挨人组成长龙,传送从废墟中清理出的砖块。

    在拉姆的手机中,有不少地震前拍摄的杜巴广场的照片,他打开独木庙的照片,并举起对着坍塌神庙的位置,震前恢宏的神庙如今成为一堆废墟,让人扼腕叹息。独木庙为塔庙式建筑,三重檐,高约20米,12世纪时用一棵树的木料建成。独木庙的梵语名为加斯德满达普,意为美丽的城市,尼泊尔语为加德满都,这就是尼泊尔首都名称的由来。

    “地震推倒了它们,再也看不到了。”拉姆哀伤地说。这些古建筑曾经完整的样子,只能保存在他的手机和记忆中。

    考末查寺,一位老人正拿着扫帚吃力地清扫碎石块。他是这座寺庙的看护者,名叫班杜(音译)。寺内的主塔已经在地震中完全坍塌,神像、铁钟、神兽等散落四处。

    班杜对这场灾难的描述非常平静。寺庙旁的房子就是他的家,地震时,他正行走在寺庙不远的空旷处。突来的剧烈震动让他摔倒在地,周围的一切都在晃动,烟雾弥漫。烟尘散去后,班杜爬起来,看到寺庙的主塔成了一堆废墟,很多文物被毁坏,眼前的一切让他无比心痛。天灾让他无能为力,而今能做的,便是继续看护这座寺庙,尽管它已经倒塌,但信仰告诉他,要坚守,不能让寺庙和文物再受到损害。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估,尼泊尔的大量文化遗产和古迹被强烈的地震损坏、甚至彻底摧毁,其重建计划预计将持续数十年,且耗资巨大。“我们坚信许多遗迹都是可以修复和重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尼泊尔代表曼哈特说,不计其数的照片、详尽的计划以及测量数据将使重建成为可能。

    身处喜马拉雅的地震活跃带,也经历过1934年比哈尔大地震的洗礼,尼泊尔在灾后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应该不乏经验。但一位协助修复工作的尼泊尔考古学者却很担忧:“我们国家为文化遗产的耐震防灾所做的准备几乎为零,对传统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的研究也还远远不够。” 在重建家园的同时,尼泊尔人民还需面对寻回失落的工艺与文化这一巨大挑战。

加德满都的忧伤
震前杜巴广场的照片及震后现状
震后的帕坦杜巴广场
震后的比姆森塔
震后的斯瓦扬布纳寺(猴庙)
救援人员抢救出一尊神像
被埋在砖头瓦砾中的大象雕像
一群鸽子从帕坦杜巴广场旁飞过
抢险队员正在搜寻文物
加德满都斯瓦扬布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