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北京市委针对北京市家庭贫困青少年群体的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受访贫困大学生不认为“直接提供实物或现金资助对帮助贫困大学生来说更有效”,他们认为“提供勤工助学”、“提供就业培训指导”、“成为朋友在生活和思想上关怀”、“结对交流给予心理帮助”都是更为有效的帮助方式。绝大多数人不赞成由出资方以现金形式将奖学金发给学生。
根据调研结果,城市融入、经济负担以及生活贫困带来的人际交往等问题交织,使得贫困大学生显示出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但是,也表现出“继承性、阶段性和复合性”特征,对社会帮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大一:城市融入与经济负担同时袭来
中国传媒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刘佳(化名)对大学4年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8月31日——“我的大学生活开始的第一天”。刘佳回忆:“记忆最深的不是那天见到的北京的繁华,也不是对大学生活的新奇与兴奋,而是我和爸走在学校附近的街上,一家挨着一家找留宿的地方。”
当时最便宜的单间是120元一晚。刘佳的父亲很惊讶,因为把生活费给了刘佳后,他口袋里连300元都不到,回家的车费还要100多元。
“大学的第一天,就已经让我深深感受到,‘贫穷’的无力挣扎与无地自容,并让我在进入大学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自卑中深陷。”刘佳这样记叙她当时的心情。这些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外地的农村。根据调查摸底,约有63%的贫困大学生是农村户籍,只有37%的贫困大学生来自城市。这一地域分布状况与抽样调查结果基本吻合,与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98年进行的“首都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的结果也一致。此外,调查显示,来自北京本地的贫困大学生仅占贫困大学生总数的8%,而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都是在京就读的非京籍大学生。
同时,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很多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感到自卑,有38.3%的被调查者害怕在大众面前讲话,有32.8%的人介意别人知道自己贫困生的身份,有近八成的被调查者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负面心理情绪。
尽管生活在大都市,但是根据调研数据,贫困家庭大学生生活支出相对较低,消费观念务实理性。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月均消费为861.63元,同年龄段的北京市大学生月均消费为1481元,贫困生生活支出不到普通学生的六成。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84.0%的大学生其生活费主要支出为吃饭,80.6%的人表示对穿衣打扮方面没有要求。
大二大三:梦想在奋斗中绽放
李欢(化名)是北京师范大学2012级的本科学生。出生在普通农村家庭的她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入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成了大问题,李欢通过申请地方公益补助和学校里的国家贷款,得以顺利入学。
2012年9月到北京上学,是李欢第一次坐火车。“在这里我知道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事情。我不知道买衣服和鞋子是需要看牌子的,我不知道女孩子们津津乐道的巧克力等零食的名字,我不知道一顿饭竟然可以花几十块钱,我不知道那么多人花那么多时间去看漫画、打游戏。”李欢回忆,“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感到好奇,感到憧憬,甚至有些向往。但是我很快就知道这不是我要得起的生活。我的生活里可以没有爱马仕、达芙妮、士力架,但是却不能丢失了最初的梦想。”
因此,入学两年多以来,李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年级综合测评一直是前3名。她还在周末和寒暑假积极利用家教、社会兼职的机会赚取生活费用。在大二一整年忙碌的学习之外,李欢坚持着每周一次的家教,尽管每次来回要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她不仅赚得了生活费,有时还可以寄回家里作为补贴。李欢想要大二报考托福考试来提升和证实自己的英语能力,就从大一暑假开始做社会兼职赚取上千元的报名费,整个暑假她一边准备考试,一边在校外担任夏令营辅导员。
根据团北京市委的调研,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有六成被调查者曾经有过打工经历,56.7%的学生希望通过打工增加收入和自食其力,32%的学生认为勤工助学可以提供很大帮助。据统计,打工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家庭教师、促销和快餐店钟点工3个职业。对比1998年的调查结果发现,家庭教师是长期以来勤工助学的职业首选。此外,调查还发现高年级贫困生比低年级少。调研的组织者分析认为一定程度上在于随着年级的升高,贫困生逐步增强了勤工助学、自力更生的能力。
同时,调查显示,有九成的贫困大学生具有不攀比和克勤克俭的良好消费观念,63.4%的人不会为了同学间的攀比向父母要钱。当问道“如果你有一笔费用会如何处理”时,七成贫困大学生都表示会存起来留作生活费。有49.1%的贫困大学生在获得助学金时不会选择改变自己的消费状况。有82.4%的贫困大学生表示有能力的话愿意资助他人。
大四:再次面临人生重大选择
调查实施者认为,贫困生怀有强烈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表现出较强的进取心。在被调查者中,有八成贫困生的学习成绩为中等以上,有36.5%的贫困大学生拿到过奖学金。尽管如此,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的要求仍然很高,六成贫困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有60.6%的贫困大学生认为成绩不好是自身的问题。
当大四再次面临选择时,问题凸显出来。由于贫困大学生家境困难,社会支持系统也相对缺乏,他们对就业更加忧虑。调查显示,65.2%的贫困大学生表示当前形势下有“比较大”或“相当大”的就业压力,51.1%的人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看好。
事实上,有些问题在此前已经显现。
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交际圈子小,主动交往意识不强。贫困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平均为3~4人,而普通大学生为7~8人。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没有能力支付扩大社会支持网络的发展性支出,普遍存在着交际圈子小的现象。有41.3%的贫困大学生表示没有主动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或受到过排挤,42.3%在结交朋友时会考虑朋友的家境。在交往中贫困大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社会交往多限于必须相处的宿舍同学和为了解决经济困难而打工所涉及的范围。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资助中心主任林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帮扶只是帮扶体系中的一部分,还应有学业帮扶、精神帮扶和就业帮扶等。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和技能,提高竞争力,才能真正做到帮扶的可持续。
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开展了一些探索。该校连续4年在贫困大学生中开展发展需求调查。“我们会根据学生需求,打造资助项目。”林涵表示。
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资助体系中,有一个项目叫“添翼”工程,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计算机、网络、英语口语等实用技能方面的培训。另外,还有一个翱翔计划,即学生根据个人发展目标,提出一个短期目标,学校对其进行资助和指导。
“有的学生要考研、有的学生要参加外语培训、有的喜欢摄影等,都可以获得资助。还有一些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需要实践锻炼的平台,只要目标明确,有基础,能达成目标,学校就会考虑资助。”该校每年还会开展职场训练营、支持贫困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参加公益实践项目等。
调研组织者也在报告中提示,解决贫困生在经济、学习、人际交往、社会融入、就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需要从扶贫济困、助人自助以及融合互助等几个方面切入,把经济资助、心理辅导、能力提升、融入引导等帮扶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使贫困生的帮扶工作从单一的经济资助,逐步转变为综合帮扶,激励贫困生在接受帮助的同时“助人自助”,从而获得社会价值感。
本报记者 崔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