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5月30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坚持“开放式”发展路径 抢占“国际化”办学高地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5月30日   03 版)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高新区办学,办在高新区”的地方公办高职院校。自建院以来,学校坚持以开放的视野加速着国外教育资源的本土化进程,将其作为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先后与英、美、澳、加、日、韩、新等国家和地区的22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设立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与美国贝茨职业技术学院、美国常春藤社区学院、美国卡普兰大学、加拿大BCLT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德商会及台湾地区树德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等院校分别开展高层互访、联合办学、交换学者、海外实训、专业共建、留学深造、IBM软件外包人才实训等多种形式的国际(海外)交流与合作;先后有34名学生通过合作或友好院校代培等前往日本、韩国和加拿大等国留学深造。

    一、理念先行,拓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视野

    学院深入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加快形成以国际化合作办学为主体、国际化合作交流为基础、国际化人才队伍为支撑的国际化办学新局面。

    一是坚持正确的“国际化”发展导向。学校以转变办学理念为战略前提,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要素,以专业课程资源为关键载体,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基本形式,坚持“四个突出”,即突出开放导向,面向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实行开放式办学、国际化办学;突出质量导向,使教育国际化发展与区域高品位城市建设和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突出需求导向,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人才需求,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教育国际化发展;突出专业导向,不求大而全,坚持专而精,走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以更强的开放性和前瞻性构建学校教育的未来。

    二是坚持科学的“国际化”发展定位。学校坚持“开门、开放、开明”的办学,围绕“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立足无锡、面向国际、开放水平更高、嵌入社会更深、专业建设更有特色、对区域发展更有贡献的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外事工作目标,确定了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挖掘和利用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潜力和特点,加快宽领域、高层次国际合作与交流步伐。

    三是坚持自主的“国际化”发展特色。学校坚持有选择地吸收国外优良的教育模式和体制,借鉴国外其特色专业与优质课程,并在办学实践中与自身的专业建设、培养模式、教学设计相结合,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互相匹配、优势互补、达到“洋为中用”、“为我所用”。如学院通过“德国双元制,中国本土化”的探索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订单模式多样化、课程体系模块化、师资团队国际化、实训教学企业化”为核心内涵,以“双元选拨、双元计划、双元师资、双元培养、双元管理、双元考核”为主要路径的“本土双元”建设模式,促进了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多元探索,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模式的创新实践

    学校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经验,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架构起多元文化交融、优质资源共享的教育平台,走出一条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自身跨越发展的道路。

    一是打造“合作共建”的办学模式。为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在中新两国政府和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的积极倡导下,2010年学校“中新外包管理学院”应运而生,这是全省高职院校首家获省政府批准和教育部备案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目前,机构的招生专业已有5个,几年来共招收学生349名,其中获得双学历的226名,占学生总数64.7%。先后有近100名教师进入新加坡PSB院校交流。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引进、吸收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先后为无锡新区服务外包企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服务外包人才3000多名,得到了省、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12年,“中新外包管理学院”被江苏省商务厅、财政厅授予“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2012年7月,被江苏省教育厅列入省级“商务流程服务外包实训基地”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被无锡市教育局评为“国际化重点项目”。

    二是深化“姐妹学校”的互动交流。在无锡市政府和美国哥伦布市政府的积极引荐下,学校与美国常春藤科技社区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两校于2010年签订合作交流协议,缔结姐妹学校。此后,两校在教学专业建设、师资互派培训和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2013年双方的合作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运用现代化视频技术,开启了远程视频会议互动的新型交流模式,现已召开了三次视频会议。2013年,该项目被无锡市教育局评为“国际化重点项目”。截至2015年4月,双方已进行了三轮师资互访,共计16人。2015年初,两校分别举办师生创意设计、摄影作品展,反响很好,展品拍卖所得都将作为两校学生交流的基金。

    三是打造“本土双元”共培案例。学校中德机电学院和德商会合作,建立了“双元制”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从2009年开始,学院已连续招收四届共计560多名学员,经过双元模式培养,学员理论知识扎实,动手技能强,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综合素质,深受企业欢迎。2012年“中德职业教育校企对话系列活动”论坛上,作为德商会唯一推荐的示范单位及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最佳实践案例,在大会上发言。2014年,在“首届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交流暨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交流研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德商总会职业教育部部长欧妮芝女士在检查指导项目时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项目是外国应用‘双元制’模式的典范”。

    四是开展“引企入校”的高端实训。2007年,学校引进美国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IBM)共同合作组建无锡-IBM软件及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为高新区外包企业培养“拿来即用”的优秀人才。目前,该基地建设已成功地开办了20期,培训了近5000名来自全国93所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培养本科后教育的同时,以“IBM”校内培训基地为依托,为学校的教师提高了大量实践动手机会,大幅度提高师资的“双师”水平。2007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省、市和区扶持资金3248万元(其中IBM实训项目政府补贴3050万元)。学校被授予“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五是加入“海本直通”合作联盟。2014年5月正式获批加入“海外本科直通车”合作联盟,这个项目的顺利招生,标志着学校迈出了培养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高技能人才的第一步。在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学校首先在“软件技术”和“会计”两个专业开始招生,共招收56名学生。2015年在原有两个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计划招收100名学生。并与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和龙华科技大学开展交流生项目,年内有20名学生赴台湾树德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 

    三、把握主动,打造适应教育国际化需要的人才队伍

    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改革举措与人才培养要依靠教师来实现。学院坚持把提升教师核心能力、拓宽教师海外视野,作为走国际化办学之路、提升育人水平的重要举措。

    一是健全外事合作组织机构。在外部,学校借力新区“外资高地”优势,探索构建“大外事”工作机制,即以无锡高新区“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平台,将分散在高新区各机关部门、世界500强企业、国际交流机构等国际资源统筹利用起来,通过定期举办联席会议,构建全区教育外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平台,达到“资源过滤、把关定向、联席共谋、互通有无、资源衍生、潜力挖掘”的联动效应。在内部,学校设立发展与合作处,并在各二级学院健全了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一批国际化的翻译、合作开发、运行维护人才,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打造“理念先进、知识扎实、技能娴熟、视野广阔”的国际化发展管理服务骨干,为海外合作项目执行提供支撑。

    二是启动教师海外实习计划。学院以“新内功、新素质、新形象”为抓手,在教学经费和办公条件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建设海外培训基地,选派教师赴海外培训。2005年以来,全校共有159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海外参加交流、培训,其中组织了14批次、共计133名教师前往国际(海外)合作院校进行为期两周至一年的研修、学习或学术访问,分别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和行动导向教学法、加拿大的能力本位的课程管理及课程标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经验等。教师们海外学习、研修归来后,分别通过报告会、培训会、座谈交流等形式,分享学习、研修成果。

    三是积极引进海外智力团队。学校启动“高端引智战略”,先后接待国际(海外)院校高层来访60余次,从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聘请40多位国外专家学者来院承担英语口语、专业课教学、举办讲座、进行教学督导等交流访问活动,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交流、磋商合作,并特别注重引进海外智力团队,聘专任外籍教师5人。接受国际(海外)来华学生短期培训16人。打造了一支“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的国际教学团队。

    四、统筹协调,优化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支撑环境

    一是强化综合协调。学校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教育国际化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教育国际化的组织领导,并健全机构,落实人员,强化教育国际化的规划、指导、管理、服务和推进工作,协调推进教育国际化。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开辟教育国际交流绿色通道,在出国计划、审批和出国经费安排上优先向教育国际化交流项目倾斜,教师出国培训经费、3个月以上教师海外学校挂职交流经费和“合作院校结对”交流访学经费,统一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经费。2008年以来累计拨款500多万元,用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开展;每年拨付60万元的专项经费选拔中青年教师赴海外进修;并在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每年由财政补贴100万元,用于聘请海归高层次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三是强化督导评估。加强对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事务的管理监督,切实维护交流合作秩序以及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公派出国规定,确保国际交流有序、健康推进。将推进教育国际化相关指标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鼓励支持各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教育国际化研究、咨询与评估。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栏、手机、网络终端等大力宣传教育国际化在城市国际化、现代化中的作用和先进典型,充分展示学校开放发展的成就和形象,增进广大师生对教育国际化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师生实践教育国际化的自觉性。

    (黄海燕 杨大春)

陕西:已有230名大学生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
人社部:养老金不存在缺口 累计结存35645亿元
广东确诊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患
黑龙江:党政机关开会地点要公开招标
我国年底将发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福建高院判决黄兴等3人不构成绑架罪
坚持“开放式”发展路径 抢占“国际化”办学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