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0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风尚标

气象专业高需求 却被大专学历挡在编制外

一所高职院校的气象教育实践

本报记者 马富春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6月08日   11 版)

    进入就业季,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兰州资环学院)院长时宁国的日程更加紧张了,他要经常接待来自各地各行业的人才需求方。 

    作为全国仅有的资源环境高职院校,兰州资环学院拥有大气科学、采矿、地质等资源环境类特色学科。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该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正成为“香饽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学院气象系主任袁爱宁看来,随着全社会及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保和大气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增加,这直接导致这个学科的发展壮大。“我们的学生遍布全国气象及相关行业。”他自豪地说。

    早在1986年,大学毕业后在基层气象站工作5年后,袁爱宁被调到当时的兰州气象学校,“从全校三个年级只有600学生,到如今一个气象系就有1500多人。”袁爱宁说,自从他进入兰州气象学校以来,到后来的兰州资环学院,近30年时间里,目前学校的大气和环保专业处在规模最大时期。

    多年从事就业工作,对毕业生的流向,学院就业处处长张琳有一本明白账。“气象学科以部队、民航和气象部门为主体,环保专业大都进入工矿企业。”他介绍说,除了以上主要去向外,也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回乡考取政府组织的“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等专项就业考试。

    时宁国将气象学科的学生流向总结成“3+X”。“3”即气象专业的刚性需求方向,包括军队、民航和气象专业部门;对于3个相对稳定的用人方向,其他方面的气象人才需求归结为“X”。他介绍说,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和气象的关系日渐密切,社会经济发展中很多行业都需要气象人才参与,包括城市规划、水利建设、农业、交通、通讯等部门。

    时宁国指出,相较环境专业,大气专业和社会经济的关联更直接,需求更迫切,需求量较大。据了解,全国4000多个气象台站20%以上的气象技术人员,120个高空气象台站80%以上的气象探测人员都来自兰州资环学院,此外,近年来支线机场气象专业用人需求也在增加。

    虽然学生就业率整体可观,可在张琳的就业统计中,一些学生并没有选择从事本行,而是从事了和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据他观察,这些年,在学校就业中存在不愿去企业工作的现象。有人宁可错过一个大型企业,也要回家参加就业考试,挤独木桥。

    以往年看,甘肃省组织的“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等专项就业考试一般对专业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有大专以上文凭,即可报考。“在很多家长看来,这是国家组织的考试,算进入了体制内。”张琳认为,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一批学生的就业,原本可以进入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的毕业生,就因为要参加就业考试,而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机会。

    而从另外一方面讲,具有专业技术的毕业生趋之若鹜参加政府组织的专项就业考试,也与当前高职气象及环保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密不可分。

    袁爱宁介绍说,由于气象和环保专业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必须要有本科以上学历,这让仅有大专学历的高职生望而却步,进入不了体制内,大部分气象专业学生只能以聘用制进入偏远艰苦地区的气象台站,目前,该院气象学科毕业生遍布甘肃、青海、四川、新疆、宁夏等西部省区的偏远台站;而环保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到厂矿企业,从事一线的环境监测及治理工作。

    “解决不了正式编制,就意味着工作不稳定。”张琳说,在这一传统观念的驱使下,很多家长反对孩子离开家乡从事本专业工作,宁可回乡加入到激烈的就业考试竞争,“在家长的眼里,坐进国家单位的办公室,才算工作稳定了”。

    他举例说,甚至在很多企业,上半年招人已经结束,可由于新员工回乡参加就业考试,新招录的人就会走掉一大半;无奈,一些企业也只能正视这个现实,在招录新员工时会提前声明,允许回家参加就业考试,考上可以解约,但若考不上,就得回企业效力。

    “这对专业人才是一种浪费,同时也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也不利于学科发挥社会效应。”张琳认为。

    面对高职气象专业大专生面临的就业困境,袁爱宁设想在气象系设立本科班,以培养气象学科本科层次的学生。他介绍,由于气象专业本科及以上层次需求大,尽管南京气象学院等行业院校大幅扩招,但在西北地区还有相当空间,此项工作正在学校层面积极推进当中,期望尽快实现,若实现将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进可攻退可守 技术教育成留学新选择
职业教育时代来临 高考不是人生终极判决
气象专业高需求 却被大专学历挡在编制外
直升机“空降”高职校园争人才
安徽出台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召开
全国会展教育论坛与会展技能大赛在长沙举行
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