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南京大学建校113周年。5月23日,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利用周末时间返回母校,其中包括95届中文、新闻系的46位校友,他们回到校园纪念毕业二十周年。
1991年,来自全国各地的57位莘莘学子一起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两年后中文系新闻专业独立成为新闻系,21位同学进入该系学习。
漫步校园,重温青春。南园新盖的一舍、二舍已经取代老楼,而8人一间宿舍里的深夜卧谈会仍让人记忆犹新。当年大家一起在被窝里倾听收音机里的夜谈节目《午夜星桥》,一起在南京40多度的酷暑下一晚冲凉五六次。小松林还在,郁郁葱葱,毕业离别那晚的歌声还在耳边;走进食堂,他们寻找那曾经让同学们牵肠挂肚的“大排”;在南芳苑坐下,享受一顿小笼包、柴火馄饨的早餐,说一句地道的南京话“啊要辣油”。
穿过络绎不绝的在汉口路南京大学校门口合影留念的校友,移步来到教学楼,荡漾心头的首先是诸多恩师的面庞。
丁柏铨老师讲写作,动情处嘴角颤动,目光如炬。其分析之精彩,如同走进带声光电的人性解剖堂。老师张宏生念起蒹葭苍苍,每每巧笑倩兮,吐词优雅,手势婉约,目光悠悠,通体抒情,疑似昆曲里出来的书生。而当年的辅导员刘源老师已经是新闻传播学院的党委书记,一首《我的太阳》,那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声震云霄的高音叫人难忘。
再往前是大礼堂,这里曾经连续两周演出中文系老师吕效平自编自导的话剧《假如明天没有太阳》和《歌声遥远》。主演是班里的王远和杨欣同学,许多人一场不落成为戏迷。最近吕老师执导的《蒋公的面子》享誉海内外,巡演到哪里,同学们就追随到哪里。吕老师说过话剧是把人的灵魂放在火上烤,大家觉得他就是那清醒的淬火者,他就在火中央。
毕业时,57名同学有近30位进入新闻出版行业,他们在学校北大楼前的草坪上,为新闻理想举行了“责任与良心”宣誓仪式,有关报道还上了当天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
如今再一盘点,只有16位同学还坚守在传媒行业,他们大多已是单位的中高层骨干,传媒如何转型成为大家的热门话题。李轩目前是江苏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兼新媒体新闻部主任,他说,以前中文新闻的同学,都是在媒体工作,两会期间到北京采访,经常聚会,这两年,大家都当领导了,或者转型了,一线跑新闻的少了,这个聚会也搞不起来了。“变与不变,永远是同学聚会的主题。”他说。陈亚飞大学期间是最爱读书的同学之一,他的床铺上堆满了书籍。目前亚飞担任燕赵都市报编辑中心主任,满怀新闻理想的他正在思考都市报的新媒体转型。
微信让大家“身未动、心已远”。还没到南京,大家已经在“二十年聚会”的微信群里疯狂“盖楼”,远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的3位同学被拉进群来,即使没有参加聚会的同学也能同步感受到大家的热情。那些老照片被同学们纷纷翻箱倒柜拿出来分享, “时间都去哪里了”、“时间就是一把剃头刀”,微信朋友圈的评论令人唏嘘不已。
毕业20年再聚首,大多数同学都已有了孩子,最大的孩子今年已经进入大学,最小的才蹒跚学步,于是“大学同学育儿信息”在微信群里最为热闹,聚集了40多人,大家或交流各地小升初信息,或发表育儿成功经验,或推荐好书。步入不惑之年,大家坦言,以前渴望事业成功,如今儿女的健康幸福成长才是最大的成功。
当下股市火爆,大家还建了一个“同学股票群”,同学中有媒体记者编辑、政府公务员,也有上市公司高管,“牛市、收益率、定增、创业板、私募”常常被挂在大家的嘴边。
相对于20年,一个周末的聚会显得短暂,聚会的校友陆续离校,校园重回宁静。“我们不舍得丢弃,因为20年我们已然成为一体。这个20岁的生命叫大学同窗,也叫锦绣年华。”一位同学这样感慨。
叶芝在诗里问——
为何我们不曾相逢,
在年轻气盛之时。
“我们如此幸运,在最美的年华,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我们恰好在20年前做了同学。”一位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