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向上向善好青年

托举三兄弟:小事情,大爱心

本报记者 陈凤莉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6月09日   07 版)

    来自河南淅川的打工小伙儿刘新军、贾晓玉和杨明在天津小有名气,有时候在大街上走着,也会被人认出来。

    “唉,你们不是那个托举三兄弟吗?”有人这样问的时候,杨明的脸就红了,“我们没做什么大事。”

    他们被网友称为见义勇为的“托举三兄弟”,是缘于2014年6月17日的那次救人事件。

    那一天,天津市河北区律笛里小区一名89岁老人不慎从四楼窗口坠落挂在窗外,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危急时刻,刘新军、贾晓玉和杨明三人二话不说便爬上窗台,刘新军和贾晓玉站在三楼窗台上托着老人,杨明则试图用绳子往上拉老人。就这样,他们一直保护着老人,直到消防赶来。

    因为救人的义举,他们收获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赞扬,还因此被评为“天津市河北区见义勇为集体”、“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河南省见义勇为好青年”等称号。面对这么多的荣誉,三个人一度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们就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

    “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不知道有多少记者问过三人这个问题。

    “其实,什么都没想,也根本没时间想,碰到这事马上就冲上去了。”贾晓玉笑笑,只是事后想起来的时候,这个25岁的年轻人还是觉得有点后怕,“要是腿一哆嗦,也许真会有意外。”不过他并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事,“要是再有这样的事,还是会去做的。而且我觉得这事换了谁碰上,都会这样做的。”

    这样的事,在三人的眼里,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生活和工作中,他们也常常会向身边的人伸出援手。

    在天津打工已经8年多的刘新军已经不记得自己做过多少好事了,因为在他看来,那些不过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有时候就顺手帮人家一点小忙嘛”。

    他们三人做的是外墙粉刷工作,“趴”在墙上的他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居民求援。“有时候看人家的雨搭或者窗户坏了,就给修修,有时候人家的空调管有问题了,他们自己修不了,我们就帮着接一接。”这样的事在他们施工的时候比比皆是,刘新军甚至还为楼里的居民清理过马蜂窝。而这些事,原本并不是他们份内的事。

    去年4月的一天,刘新军正午休的时候,一位大爷找上门来,请他帮忙修下水管。刘新军二话没说便来到了大爷家里,修完之后,大爷硬要给他钱以示感谢。“就这点小忙,我哪能要钱啊。”刘新军执意拒绝,转身就走了。

    在工友眼里,三个人也是名副其实的热心肠,谁家有事,他们都会主动去帮忙。

    因为工人们居住地不稳定,常常要搬家,这个时候,准能看到杨明的身影。“有时候有的工友没时间接孩子,我也会帮帮忙。”

    贾晓玉也一样,这个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不管什么时候碰到有需要的人,都会搭一把手。甚至在火车上碰到陌生人有困难,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帮忙。

    他们平时的所作所为被附近的居民看在眼里,很多人开始记住这三个爱帮忙的小伙子。“有时候在施工的时候,有的人就会从窗户里给我们递水。”这让他们感动不已,因为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举手之劳能得到什么回报。

    最让刘新军触动的是有次旧楼改造时,有几个居民买了西瓜委托物业给他们送去,“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是谁给我们送的”。

    救人事件之后,三人的生活依旧如常,每天继续努力工作,偶尔也想想自己的未来。

    杨明梦想有一天自己能够创业,每每走在大街上都会特别留意看有没有什么好项目。而贾晓玉则怀念家乡,希望“能够找个好机会,回老家闯荡一番”。

    生活,对他们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然而,那些原本就感激他们的居民却对他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们说我们是河南人的典范。”一位居民的话让刘新军一直记着,他很高兴因为自己的一个小举动给家乡人争了光。

未成年受害人 其实更需要关怀
前进的路期待更多有志之士同行
名师工作室与“时尚”同步
爱心企业联手专家推出首个“孩子推荐给孩子的书单”
托举三兄弟:小事情,大爱心
瘫痪少年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