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亚人(Rohingya people),又称阿拉干人,或译洛兴亚人、罗辛亚人或罗兴迦人,是缅甸若开邦阿拉干地区的一个穆斯林族群。他们自称是古代到孟加拉湾经商的阿拉伯人后代,早在公元7世纪就在缅甸居住。但国际社会迄今为止对罗兴亚人的来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罗兴亚人主要由英国殖民统治缅甸期间引入的孟加拉国及其他周边国家的穆斯林群体组成。
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战争以英国取胜而告终,缅甸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48年,缅甸民族英雄昂山将军将缅甸从英国统治下解放,缅甸才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在殖民统治期间,为保证统治的稳定,英国人对当地各民族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同时积极推进英式教育。英式教育的推广大大影响了缅甸的佛教传播,僧侣成为缅甸社会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只重要力量。
英国人对缅甸进行殖民统治期间,将孟加拉等周边国家的穆斯林迁入缅甸居住,这些穆斯林人口是现在缅甸罗兴亚人的主要渊源。在缅甸人民与英国殖民统治者斗争的过程中,罗兴亚人帮助英国人镇压缅甸佛教徒及其他本国民众,成了英国统治者的帮凶。自此,缅甸佛教信众对罗兴亚人充满了仇恨。直到今天,缅甸政府仍然拒绝承认罗兴亚人是缅甸公民,称其为“外国人”。有报道称,就连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也未曾就缅甸政府在罗兴亚人问题上的立场提出批评。
截至2010年,缅甸人口约为6000万,其中85%是佛教信众,8%是穆斯林,若开邦的罗兴亚人则是缅甸穆斯林的主要组成部分。自2012年始,在宗教极端势力的推波助澜下,缅甸国内佛教徒与穆斯林频频爆发暴力冲突——2012年6月,佛教徒与穆斯林爆发冲突,导致双方98人死亡、123人受伤,大量房屋被烧毁;2013年3月,在缅甸中部城市曼德勒,因为一位穆斯林店主与佛教徒顾客发生了争吵和打斗,再度引燃了长期积累的宗教仇恨,1千多名“暴徒”参与冲突,官方数据显示冲突造成至少44人死亡;2014年初,40名穆斯林群众被集体杀害;2014年7月,曼德勒市再次发生激烈的宗教冲突,导致2人死亡、17人受伤。
因为政府拒绝承认罗兴亚人具有缅甸国籍,穆斯林群体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在就业、医疗和教育等领域都难以享受与佛教信众同等的待遇。目前,大部分罗兴亚人只能在贫民窟中生活。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罗兴亚人聚居的贫民窟中,一家几代人挤住在一起,疾病和饥饿时刻伴随着他们。而且,这样的生活境遇伴随了他们几代人,至今没有改变,而且看不到改变的迹象和可能。
因为“名声不佳”,罗兴亚人与缅甸占多数的佛教徒之间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张,即便是同样信奉伊斯兰教的一些缅甸邻国如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均不愿收留罗兴亚人。即便如此,为了改变艰难的生活环境,许多罗兴亚人仍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踏上危机四伏的、未知的非法移民道路。这些罗兴亚家庭一般会选择部分成员先踏上去往周边国家的移民道路,另一部分家庭成员则留守。通常情况是,父亲带着几个孩子先出发,母亲则带着另外几个孩子留下来等待。如果幸运的话,罗兴亚人在经历生死考验之后到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再与留守在贫民窟中的家人取得联系。但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那么幸运,而是死在了移民路上。他们的家人对此却毫不知情,仍在焦急地等待着他们顺利抵达目的地的消息。
缅甸社会改革与种族、宗教冲突缓解之间互为促进条件,但眼下,缅甸社会民主改革几乎陷入停滞,这对种族、宗教冲突的化解非常不利,罗兴亚人与佛教信众的冲突得到缓解的前景并不光明。
本报金边6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