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这种再普通不过的气体,因“温室效应”声名鹊起,人们和它斗争了好些年,想破了头。
一项新的技术或许能使这场战争尽快结束。
近日,日本静冈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烷的技术,新技术有望打破“减排”这种“笨方法”的主导地位,实现更加灵活的“先排放,后治理”。
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制造甲烷并不是新鲜的技术,但此前的生产效率很低,难以实际应用。研究小组此次采用了更先进的镍纳米粒子催化剂,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这种新方法使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效率达到约90%。
这项技术对火力发电站和需要燃煤的工厂尤其适用,或许以后我们再看到那些高耸的烟囱时,能省去不少抱怨。
人们的抱怨少了,新的担忧也随之而来,“制造成本高”,“甲烷也是温室气体,燃烧后仍能生成二氧化碳”。
科学家们一直为解决“温室效应”寻找新的可能,他们曾尝试通过地下隔离储存阻止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但如果以千万吨为计量单位的二氧化碳突然逃逸至大气层,会造成更大的灾难,还有可能带来地下水污染和地质灾害等潜在危险。
静冈大学的新技术似乎更易实现,但至少在目前,“低碳、减排”的“笨方法”仍是最靠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