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就读于韩国延世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李至原(注: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第一次在朋友圈发布状态,表达对MERS的担忧。“有一种重新回到2003年的北京的感觉,连口罩都一样。周围的韩国人都觉得MERS没那么严重……非得等到病毒变异大规模传染才知道预防?”配图是一张他戴着3M9001白色口罩的照片。
另一名中国留学生韩梅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在大约3个星期前通过微博知道MERS疫情,去NAVER看新闻的时候,当时MERS还没有成为搜索热词的第一位。
最早看到有关MERS的新闻时,在首尔国立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高兵,首先就想到了当年中国的SARS,并上网查阅韩国的相关报道,结果发现韩国人好像并没有特别重视,韩国官方和媒体也觉得“一切都很正常”,“不需要慌张”。但这并没有减轻高兵的担心。因为过于紧张,加上考试临近,高兵的身体出了些状况,但他却不太敢去医院看病,他怕“本来没有病,去了医院再传染上MERS”。
这与韩国政府在疫情初期做出不公开传染源医院名称的决定有关。6月1日,韩国政府对全体隔离对象采取限制出境的措施,但决定暂不公开传染源医院的名称。直至7日,由于MERS疫情不断扩散,韩国政府才公开了24家出现MERS确诊患者及患者曾逗留过的医院名单。
高兵说:“我感觉,韩国政府可能对MERS疫情准备不足,又有点‘轻敌’。”
韩梅则认为,韩国政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不希望看到社会出现不稳定。她承认,“作为留学生,一开始觉得心里挺难受的,举目无亲,没有人对我们的健康负责”。随着政府公开信息,她又恢复了乐观,“既然敢公开说出来,说明韩国政府是有信心的”。
药店里的口罩依然供不应求。6月3日,李至原去一家药店购买口罩时,却被告知KF94口罩卖断货了。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KF”口罩是经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及美国疾病预防中心认证的产品,有KF80/94/99等系列,数字越大,对微粒的阻挡效果越好。无奈,李至原只好凑合买了一个普通口罩。
让韩梅有些哭笑不得的是,上周,还在期末考试期间,她就接到国内4个中小学同学的短信:“你还在吗?”“你还活着吗?”
在北京长大的韩梅经历过2003的非典时期,她的的父亲是医务工作者,2003年时在小汤山参与过抗击非典。父亲对她说:“从医学角度看,MERS就是一个没有找到特效药的流感。你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是有足够抵抗力的。”
高兵在韩国网站上看到一篇关于MERS和SARS对比的报道,不少韩国网民评论认为,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做好对MERS的应对、防护措施。让高兵感到非常疑惑的是,“感觉韩国网民都挺在乎这件事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这么在乎”。有意思的是,有个韩国朋友对他说“只要多吃泡菜就好了”,“可能有些韩国人认为泡菜包治百病吧。”
其他中国留学生也都认为,相比于不断谴责政府的韩国媒体,韩国民众表现得十分淡定。李至原告诉记者,当他和同龄的韩国朋友聊起这件事时,那位韩国朋友说“完全不担心”。李至原说:“在韩国人中,这似乎是一种很普遍的观点,年轻人都觉得这只是一种很严重的感冒,虽然有人死了,但是死的都是岁数很大、身体很弱、免疫力低下的人,而身体强壮的都出院了。”对于媒体对政府的指责,韩国朋友觉得这只是媒体与政府在“相互扯皮和施压”,“事情其实没有那么严重”。
6月8日,韩国保健福祉部通报说,韩国新增23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确诊患者增至87人。至此,韩国MERS病例数仅少于沙特列世界第二。6月9日,中国游客已有约5万人取消了访韩行程。但韩梅看到,在新村、宏大和梨大附近,仍能看到不少中国游客戴着口罩在购物。不过,她的教授对她说,前段时间去仁川机场时,看到机场都是空的。
更多的中国留学生会选择尽量待在室内。倪融说:“我身边有几个同学特别紧张。为了避免感染MERS,他们会选择在大清早七八点出去买东西,然后回宿舍一整天都不出去。”
MERS疫情是否会影响了中国在韩留学生正常的暑期计划?对此,李至原表示,影响是难免的,他本来准备暑假留在韩国打工、写论文,但因为MERS的缘故,他决定买机票回国。高兵、韩梅和倪融则表示影响不大,因为他们早在两个月前就订好了回国机票,等考试结束就会按原计划回国。
“本周日我回国时,一定会全程戴着口罩。”韩梅这样说。
本报北京6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