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了一口甘肃通渭的水,侯晓燕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又苦又咸,根本咽不下去”。这个两年前随着宝兰客运专线而来的中铁一局五公司女工程师,忆起喝到第一口水时的感受,仍忍不住摇头。
然而,即便是这种难以下咽的“苦水”,对当地的老百姓来说,也特别珍贵。在这片高度缺水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就是雨雪融化后的窖水,当地还有一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水苦、风强、灰尘大,瘠苦甲天下”。
中铁一局宝兰客专项目部就驻扎在这个“瘠苦甲天下”的地方。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客运大动脉,建成后的宝鸡至兰州铁路客运专线,将会大大缩短西北与东、中部地区的时空距离,并将部分解决西北地区陆桥通道的运输能力问题。然而,这条被称为“黄土高铁”的宝兰专线,施工条件也极为恶劣。
在中铁一局承建的33.604公里管段里,桥隧比高达93.8%,施工工点平均海拔2250米,地质环境更是十分脆弱,黄土湿陷性强、滑坡地质灾害严重,同时还面临低温、缺水等一系列问题。
来这里之前,城里姑娘侯晓燕跟着另一个项目在西南大山里呆了近两年,算得上是个“女汉子”了,可到了通渭,“一开始还真吃不消”。2013年年初项目部入驻时,是当地最冷的季节,温度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特别干冷,天天流鼻血”。那段时间,被他们称为“建点的时候”,“除了人,啥都没有”。
这个年轻的母亲,那会儿特别想念4岁的女儿。孩子4个月大时,她就因不放心工作,返回了工程一线,后来,她一年只有两次跟孩子团聚的时间,“一次是过春节的时候,还有一次是孩子放暑假的时候,每次见面,孩子都长大了好多”。尽管因此错过了女儿的成长,她仍觉得自己的情况“算好的了”。
跟丈夫在同一个施工单位工作的侯晓燕,被不少同事羡慕。在中铁一局五公司,“两地分居、常年不回家,跟着偏远项目一呆就是好几年”是大多数员工的生活状态,“没办法,谁让我们干的就是这个呢”。
在宝兰专线甘肃定西段,中铁一局五公司下辖的标段是几个标段中进度最快、质量最好的。6月7日,其负责的宝兰客专马营隧道第一组无砟轨道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宝兰客专中铁一局管段无砟轨道施工正式启动。这也意味着,线下工程陆续结束,离宝兰专线的完工也越来越近。
第二天凌晨两点,中铁一局五公司精密测量队的高级技师白芝勇完成了又一次轨道控制网测量。虽然已是初夏,但当晚隧道里的气温顶多也就1~2摄氏度,“特意穿了一条秋裤”的白芝勇还是被冻得有点感冒,“不过测量出的数据精度很高,我心里就踏实了”。
这个今年刚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金牌测量师”,曾参与完成工程测量任务约2000多公里,其中高铁测量任务完成1200余公里,占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近十分之一。有人说他用双脚和仪器见证了“中国铁路”的不断延伸。
白芝勇告诉记者,相较于平原上建起的高铁,这条“黄土高铁”对测量的要求高了好几倍。比如,高达93.8%的桥隧比意味着隧道开挖量极大,但开挖时粉尘、油烟、水汽弥漫,对测量工作影响非常大,特别容易出现偏差,但测量精度指标必须达到毫米级以内才能满足高速铁路高平顺性、高安全性的要求,稍有偏差就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为了搞好这次测量,他和团队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针对隧道内测量的特殊情况,他们利用夜间模拟隧道内的测量条件在驻地进行了多次演练,还创新发明了适用于隧道测量的新型照明装置。由于测前准备和培训充足,他和同事仅用4天就完成了洞内、洞外CPⅡ控制点复测和2Km的轨道控制网测量,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半的时间。
在参与测量的30多条国家重点铁路中,白芝勇对这条宝兰专线的感情最特殊。从兰州铁路技校毕业的他,称甘肃是自己的“第二故乡”,“青春岁月就是在这片黄土高原里度过的”。在他看来,要是这条高铁开通了,肯定会对当地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希望”。
事实上,通渭的百姓早已对这条高铁“等得心急”了。此前,这个“瘠苦甲天下”的地方尚未通铁路,当地人出趟远门大都选择先坐3个小时的汽车去兰州,再辗转去别的地方。
宝兰专线开建过程中,当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在全线第一家完成,“老百姓都很支持,觉得这是咱们发展的机遇”,项目部所在地通渭县马营镇的人大主席张晓军已经尝到了甜头,项目部入驻以来,为这里聚拢了不少人气,“就拿镇上的饭馆来说,以前也就零散的几家,现在少说也得十几家了,而且项目招工还带动了就业,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儿干”。
本报记者 王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