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刚毕业入职不久,放心不下的父母亲就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地来看我,让我望眼欲穿、朝思暮想。
“无酒不成席”。我的眼前又浮现了小时候母亲用口里挪、肚里攒下的钱,为父亲买上一瓶古井酒、父亲细斟慢酌之后满面红光、手舞足蹈的情景。
“爱他,就给他最喜欢的”,于是,我一路飞奔到了市里最繁华的街道,一眼就看了古井贡酒专卖店:熙熙攘攘的人流,喜庆醒目的色彩,高端大气的标识,温馨宜人的风格,让它鹤立鸡群、脱颖而出。
“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老黄历了,我们古井人就是要在最热闹、最繁华、最兴旺的地方建店设点,方便顾客购买和识别!”美丽大方、冰雪聪明服务员主动为我解疑释惑。
“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说话的当儿,店里一下子涌入好多的人。我一下子排在了中间。
“好酒,好酒,品质超群,价格还这么亲民,真是给百姓酿造、百姓享受的自家好酒!”看到别人高兴,我也高兴起来。
“哎呀!”姑娘的一声惊叫打断了我的沉思:原来,我一不小心踩了姑娘一下。那是一个身材高挑、气质高雅的女孩儿。
“这下闯祸了,肯定会批头盖脸一顿骂!”我心里叫苦不迭。
“没关系!”姑娘的大度让我喜出望外、如遇大赦。
“好酒之间,没有距离,连喜欢古井酒的人都这么文雅!”我心里暗竖大姆指。
“宽容是金,何况你又不是故意的!”姑娘让我吃了颗定心丸,她在我的心里就像古井酒一样美好起来。
“你也喜欢它们!”我随口问了一句。
“好东西人人都喜欢,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一边喝酒,一边和我讲它的故事!”她绘声绘色、眉飞色舞地告诉我古井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大军事家、政治家、大文学家曹操将家乡亳州的“九酝春酒”以及根据“九酝春酒”制法写的奏章一并进献给汉献帝刘协(这就是“贡酒”最早的来历);明万历年间,曾以此酒进贡万历帝,至清代一直列为贡品;古井历一千四百载,不溢不涸,泉水清澈透明,微甜爽口,酿酒则酒香浓郁、妙不可言,故有天下名井之称。
“不过,我可不会饮酒!”姑娘娇羞地甩甩漂亮的麻花辫,像妹妹那样可爱。
“那你还买它,而且买这么好的年份原浆酒!”我急忙问道。
“我不喝酒,我爸爸喜欢啊!”她一本正经地告诉我:“爸爸一辈子喝古井,品古井,现在更是只喝古井,因为它味道正、品质好、健康!”
“喏,这是这位小姐的酒,这是您的酒!”服务员打包、收银的动作行云流水、炉火纯青,看得我们眼花缭乱、赞不绝口。“滴水石穿”,“滴水之处见精神”,我对古井人多了一份亲切,多了一份敬重。
“我得赶快走了,爸爸就好这口,就爱这个味,不能让他等得太久,再见了”!姑娘彬彬有礼地和我挥手告别。
也许是机缘巧合、天公作美。姑娘走得太匆忙了,一个装帧精美、带着清香味儿的通讯录掉在了地上:我小心翼翼地捡起了它,并顺着它的引导,找到了她们家。
“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所饮略同”;“来的都是客,喝的都是古井酒”。她们家人的热情、直爽和好客一如古井美酒一样,让受宠若惊、一见如故的我既不安,又感动。
“古井一开,好运自然来!”从来不喝酒的我,第一次尝到了大名鼎鼎、香飘四海的古井酒,也第一次品尝了爱的甜美、醇厚和芬芳!
“千里姻缘古井牵”。古井酒让我们的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让我们的生活幸福美满、恩恩爱爱,而推陈出新、永不止步的古井酒,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成了我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周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