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个法国医生与中国的抗战情缘

本报驻法国记者 孟小珂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7月08日   06 版)

    1913年,41岁的法国医生贝熙业来到中国,经历了民国的动荡、抗战的烽火,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作为中法友谊的使者,反法西斯的国际战士,贝熙业的事迹正逐渐被世人所知。中国驻法使馆参赞张伟与夫人贺洁,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贝熙业先生的故事,深受触动,随后开始收集、整理关于贝熙业的各种史料,做了大量工作,努力发掘这位法国医生所留下的印记,试图还原一段曾被人遗忘的历史,展示一位法国医生和朋友的中国情缘,讲述一段中法友谊史上的佳话。他与夫人合著的《贝熙业传奇》一书已正式出版。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此,记者采访了这位“最了解贝熙业先生的中国人之一”,请张伟参赞讲述了他眼中的贝熙业——

    1937年7月29日,卢沟桥的枪声犹在耳畔,战斗的硝烟尚未散去,宛平城内的激战刚刚结束几个小时。29岁的中国农民李清来由于胸部被日本人的子弹打伤,倒在路边动弹不得。也许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个法国医生的身影会出现在自己身边,为他处理伤口、进行包扎,还将他送到北平继续医治,最终得救。这个医生正是时任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医官的贝熙业。在得知使馆武官德拉菲尔特·塞内克戴少校要去宛平城视察后,贝熙业主动要求一同前往,一到城内,就开始救治无辜的中国平民百姓,李清来就是其中的一个。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法国期间多次提起一位已过世多年的法国人,“我们不会忘记,无数法国友人为中国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有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业”。时隔半个多世纪,这名法国医生与中国的旷世情缘逐渐为人知晓,尤其让中国人民念念不忘的是,抗战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为支持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事业作了大量工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贝熙业即代表外国驻京医官致函中国红十字会,愿意为红十字会服务,到前线去为中国将士进行人道主义救治。他还立即建立起自己的流动诊所,收治在各地战斗中受伤的中国百姓。贝熙业用照片与文字简单记录下了当时的一些情况:“在西山下的诊所,来自南口地区受伤的中国百姓,我的助手和修女们轮班施救。所有应该送到北平的伤员都得到了救治,一个都没有落下。”

    生活在日军占领的北平城,贝熙业一直冒着生命危险,尽可能地为抗战军民提供援助。

    在北平城外西山脚下,贝熙业有一座为患病女儿所建的中西合璧的住宅,人称“贝家花园”。由于贝熙业为人热情豪爽,与周围的村民关系很好,并且为他们免费提供治疗,“贝家花园”也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老贝家”。此后,贝熙业便常常往来于他在城内住所东城大甜水井甲16号与西山的“贝家花园”。

    抗战爆发后,在北平西郊活跃着多支抗日游击队和八路军,日军为阻挡抗日力量北上,在京师、宛平、昌平的交界处,以及北平城区通往西山以外地区的咽喉要道,建立了大型关卡,试图切断八路军与城内的联系。

    在日军的严密封锁下,抗日根据地的药品极为缺乏。由于位于西山北安河村外的“贝家花园”与平西抗日根据地相连,贝大夫一直秘密救治中国军民,帮助中国抗日的事迹也“远近闻名”。1939年前后,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黄浩找到了贝熙业医生,希望委托他利用法国人和医生的双重身份,把药品和医疗设备送出封锁线,带回西山交给平西根据地的地下交通员。作为军医,贝熙业深知这些医疗物质对于前线将士的重要性,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贝家花园”的管家王月川恰好也是地下党的秘密交通员。就这样,他城内城外的两处宅邸成了北平城与平西根据地的秘密交通联络站,一条日军枪口下的“驼峰航线”就此正式架设起来。

    起初,贝熙业自己开车送药。但当日军控制汽油供应之后,汽车不能用了。为了保证这条送药生命线的畅通,贝熙业只得改为骑自行车运送药品。当时已年近七旬的贝熙业始终坚持自己亲自送药,因为他知道日本兵不敢轻易对法国人进行搜查,对身为外交官的他更没有办法,即便被搜查,医生携带药品也属于正常。每次从东城的家中出发,他都要载着几十斤的药品,穿过整个北平城,再经过大段崎岖蜿蜒的山路,骑行近40公里,才能穿过日军设置的层层关卡,到达“贝家花园”。这条自行车上的“驼峰航线”难度可想而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求恩大夫手术台上的不少药品和仪器都是经过贝熙业运送到根据地的。1932年,北平的地下工作组成员按照白求恩大夫提供的清单,费尽周折采集了大量贵重药品和医疗设备。正当大家为运输问题而伤脑筋之时,在贝熙业的帮助下,这批医药物资辗转经过贝家花园在3天之后便到达了根据地。就这样,两位同样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外国医生、国际友人,在不曾谋面的情况下“联手”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贝熙业和他的朋友之所以会在抗战爆发后义无反顾地加入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事业,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爱得深沉。正如张伟参赞所说,贝熙业不是一个人,而是以他为代表的一批法国友人,在二十世纪上半叶,都怀着这份真挚的感情生活在中国。他们相互激励,以见证者或者亲身参与者的身份,影响着一个时代的中国命运。他们积极投身于中国的各种社会活动之中,用自己的一生在促进中法交流。

    1913年,41岁的贝熙业来到中国后,凭借高超的医术和人道主义精神,很快闻名北平。他历任法国驻华使馆医官及北京圣米歇尔医院院长,同时长年担任北洋政府总统顾问。1918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还聘请他担任校医。除了达官显贵,贝熙业也为普通百姓治病,并且免收一切费用,附近村里的百姓至今都念叨着贝大夫的好。

    除了医生的身份,贝熙业更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贝熙业是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推动者之一。那时的贝熙业还负责为赴法学生进行体检,并因此结识了周恩来、邓小平和陈毅等许多革命先驱和新中国的缔造者。在好友铎尔孟的邀请下,贝熙业担任了北京中法大学的法方董事和校医。1921年,大批中国留学生被遣返回国,教育救国随之进入低潮。贝熙业又和他的朋友在北京西山温泉镇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乡村实践运动。

    在抗战爆发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每逢周三晚,贝宅定期举办的沙龙便会吸引众多中外精英参与,极大地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其中有法国诗人圣·琼·佩斯,他就在贝熙业等人的陪同下,周游中国,并受中国文明启发写下长诗《远征》,获得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

    贝熙业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与周围百姓相处融洽,俨然一个地道的老北京。他甚至和老友铎尔孟在西山买了一块墓地,打算终老于生活了40多年的北京。吸引着贝熙业们来到中国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真正让他们想要留在中国的,可能更是中国人民身上质朴的传统美德,让他们始终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风雨同路。

    本报巴黎7月7日电

伊核谈判到最后关头 美国仍可能抽身而去
解决南海问题应从东北亚入手
一个法国医生与中国的抗战情缘
庆祝中欧建交40周年文化艺术活动再掀高潮
推行学生社区事务工作模式 构筑学生事务网状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