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赵海东 记者李玉波)7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农牧区“都贵楞”体系治安消防建设现场会在阿拉善左旗的牧区举行。来自内蒙古消防总队、12个盟市的消防支队、阿拉善盟公安民警、消防志愿者等200多人参会,现场观摩、学习阿拉善盟草原119“都贵楞”体系的经验,推广草原119“都贵楞”模式。
阿拉善盟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2.05万人,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点多、线长、面广是阿拉善盟的显著民族区域特点,加之农牧民居住高度分散,往往是由分散的若干个家庭组成一个嘎查(自然村),农牧区又没有专业的消防公共服务机构,消防管理难度大和现役消防警力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全盟2010年1月~2015年6月的火灾事故中,农牧区共发生火灾104起,占火灾总数的29.1%,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098万元,占财产总损失的47.8%。
“都贵楞”是蒙语“小组”的意思,阿拉善盟行署副盟长刘海东介绍,上世纪90年代起,一些不法人员经常到当地农牧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但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也扰乱了农牧区的社会治安秩序。“阿拉善辖区面积大,公安警力有限,仅靠公安力量打击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很难收到明显成效。”刘海东说,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嘎查的牧民开始自发地组成群防群治义务联防小组“都贵楞”,“都贵楞”间互相沟通,紧密配合,注重预防,及时制止,有效维护了农牧区治安秩序。随着“都贵楞”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防火、灭火、消防宣传等工作也逐渐纳入“都贵楞”职能范围。
“一开始我们只有6个人,自己买装备,在阿拉善消防支队的指导下训练,附近牧民家着火了我们就去义务灭火。”张金军是巴润别立镇阿拉腾塔拉嘎查的党支部书记,也是当地“都贵楞”的队长,在过去的7年间,他和队友们共处置火灾54起,发现和排除火灾隐患400多处。
“都贵楞”在组建后的8年里,挽回经济损失500万元,共发放各类消防知识宣传材料上万份,协助阿拉善左旗消防大队和派出所排除火灾隐患百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