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要真正改善,主要污染物要减排约30%~50%以上,重点地区比如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地区的空气质量想要实现达标的话,各类污染物削减要达50%~60%,甚至需要达70%以上。”近期的蓝天频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大气污染防治专家郝吉明这样评论。
晒蓝天,评蓝天,今年6月以来,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频繁被“北京蓝”刷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2%。李克强总理近日也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初见成效。
不仅是北京,今年上半年,三大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也均实现大幅下降。其中,京津冀地区同比下降了22%,长三角地区下降16.2%,珠三角地区下降20.5%,全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下降17.1%。除PM2.5以外,其他污染物如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的平均浓度也同比呈现明显下降态势。
在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朱建平看来,“初见成效”不仅体现在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还体现在各级政府和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认识的提高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
从今年1月1日起,全国全部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对PM2.5等6种空气污染物的监测,监测点多达1436个,比原定目标提前1年实现了全国全覆盖。“大气污染监测是污染防治工作的眼睛。这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空气监测系统。”郝吉明说。
淘汰600万辆黄标车目标提前完成
郝吉明把初见成效的原因总结为“立法从先,执法从严,标准明确,措施到位,措施抓住关键领域”。
在立法方面,进度明显加快。今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7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
从控制标准上来看,与“十一五”规划期间相比,最难控制的氮氧化物在“十二五”规划中也被加入了污染物控制范围。行业排放标准也得到了全面修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所要求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比曾被称为“史上最严标准”的火电厂排放标准等更为严格。截至今年5月,25项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已全部制定完成。
在抓关键领域方面,大气污染防治抓住了能源的清洁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这一关键领域。据统计,2014年我国煤炭用量出现负增长,成为衡量污染防治成效的重要指标。
“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总量是不相适应的,改善现有能源结构不仅仅是开发替代能源,更多的是挖掘巨大的节能空间。”郝吉明说。
作为大气污染关键来源之一,机动车污染的控制也推动了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淘汰600万辆黄标车的任务,现已超额完成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淘汰老旧车辆的新目标。“一辆黄标车的污染排放是一辆国四国五车的10倍以上,黄标车的淘汰带来的成效显著。”
大气污染防治刚走出第一步
谈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提出:不能因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初显成效”而盲目乐观。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的环境质量距离标准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治理任务依然很重。
据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情况显示,完成情况较好的任务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清洁生产、燃煤小锅炉整治、煤炭总量控制、黄标车淘汰等,平均得分率在80%以上。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煤炭洗选加工、新能源汽车推广、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建设等任务完成情况一般,平均得分率在50%~80%。完成情况较差的任务则包括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散煤清洁化治理、机动车环境管理、秸秆禁烧等,平均得分率仅在50%以下。
“越到后面改善难度越大。”朱建平提醒,我国的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污染物浓度仍处于高位,改善空气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排除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曲折或者反弹的情况。
“黄标车、锅炉改造等都是较好控制的方面,效果好,改善快,但越往后情况就会更复杂、更困难。目前大气环境质量刚有一点点改善,离最终目标差得还远,下一步的全面改善还需很长时间的努力方可完成。”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金田说。
杨金田解释说,目前高污染高消耗产业所占产业结构比重过大、能源结构将长期以煤为主、机动车数量增长趋势不可逆等是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所面临的3大挑战,“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实际上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和污染治理等各个方面。”
据统计,我国电力供应依然有80%是燃煤发电。“要解决大气污染,根本是源头上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吉文说。
具体到污染控制方面,郝吉明则认为最关键的问题依然是减排。“减少污染排放量是硬道理。空气质量要真正改善,主要污染物要减排约30%~50%以上,重点地区比如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地区的空气质量想要实现达标的话,各类污染物削减要达50%~60%,甚至需要达70%以上。”
此外,增加所控制的污染物种类和污染源范围也是多位专家的共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才刚刚走出来第一步,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非常大,只有当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减少之后,才能保证我们的蓝天天数更多。”杨金田说。
本报北京7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