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7月2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国家王牌”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官兵践行强军目标纪实(上)

本报记者 王达 通讯员 吴天喜 李永飞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7月27日   01 版)

    在连绵的群山之中,隐藏着一支神秘的部队——第二炮兵某洲际战略导弹旅。这支部队装备某型战略导弹,被称为国家的王牌、民族的底牌。

    半个世纪前,他们发射了作战部队第一枚地地战略导弹,被誉为“争气弹”。50多年后,这支“种子”部队已成长为洲际战略导弹劲旅,当年的“东风第一枝”已成为赫赫有名的中国“东风第一旅”。

    从组建起,该旅已精准发射多型战略导弹,48次参加重大活动。他们从未在烽火战场上展露锋芒,但慑战止战的追求却从未放松。

    只有“剑术”炉火纯青,出手才能“一剑封喉”

    某年秋,一枚墨绿色的战略导弹在西北某导弹发射场上竖起。就在“××分钟准备”口令下达后,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密集落到弹体上。

    这是一次实弹发射任务。在此之前,该旅从驻地跨区域千里挺进西北,并随机抽点发射单元执行任务。望着发射场上空的大雨,远在北京指挥大厅的第二炮兵首长通过视频询问旅指挥所:“导弹能不能准时发射?”

    “报告首长,能!”时任旅长杨光迅速答道。平时千百次的训练让他的回答底气十足。

    “5、4、3、2、1,点火!”大地在微微震颤,现场官兵看到导弹喷射着熊熊火焰腾空而起,数十分钟后,导弹准确击中预定目标。此战一举创下该型导弹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发射的多个纪录。

    这声“点火”,承接着“两弹一星”的峥嵘岁月。1959年7月,280名刚刚掸去战争硝烟的老兵组成中国第一支地地导弹营,这就是该洲际导弹旅的源头。也是在这一年,这支部队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悄然离开北京,移防至西北的茫茫戈壁。

    在那里,他们面对的是近乎荒漠的艰难窘境。当时正值3年自然灾害,饥荒席卷整个河西走廊,官兵们只能去偏远的戈壁滩挖骆驼草、沙枣和野菜充饥。更大的困难来自训练,没有教材和模拟器材,军事训练根本无从谈起。

    这些导弹发射先驱依靠自己的学习笔记,一边讨论、一边体会,最终整理出一套专业教材。没有模拟器材,他们就用白铁皮敲成训练模型,用纸盒子画成发射台,用萝卜刻成元器件,用麻绳充当电缆线,在装备未到前就摸索出一套训练方法。

    1961年,导弹列装,这支部队接装后迅速形成战斗力,仅用两年多时间,他们就发射了作战部队第一枚地地战略导弹。

    50多年来,该旅的导弹武器装备经历了多次换型,射程越来越远、精度越来越高、威力越来越大,部队驻地也多次转换,不变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洲际导弹部队担负着国家的战略使命,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有‘剑术’练到炉火纯青,出手才能‘一剑封喉’。”该旅政委文青说。

    苦练十几年成导弹发射“金牌号手”

    在导弹部队,战斗员被称为号手,每一枚导弹的发射都是不同战位上的号手通力合作的结果。洲际战略导弹部队更是如此,他们的战斗是名副其实的“千人一杆枪”。

    洲际战略导弹系统庞大,结构复杂,涉及10多个学科、数十个专业、几千条核心原理。在号手眼中,一枚导弹就是一所综合大学。而要想从这所大学“毕业”,就必须先要“跑三路”。

    “跑三路”就是默背导弹电路、气路、液路图及原理,跑通一张中等难度的图纸,相当于熟记一座省会城市的大街小巷和行车路线,要成为导弹号手,必须默背几十张、甚至上百张图纸。

    瞄准号手文熙俊对其中的艰辛深有体会。入伍后第一次专业考核时,初中文化的他只得了8分,差点被调换到其他岗位。从那次以后,文熙俊下了苦功夫,硬是把厚厚的11本教材一笔一画地抄了4遍,用过的笔记本摞起来比自己还高。

    为了攻克操作技能这一关,他一遍遍反复练,手心的皮磨掉了一层又一层,指头上也长出了老茧,进阵地时连指纹识别系统都无法识别。

    10年过去了,文熙俊已成长为一名熟悉3个专业、胜任十多个岗位的专业组长,人称“专业王”。他编写的瞄准专业新教材在全旅推广,还立了三等功。春节休假回家,曾参加过边境作战的父亲总是拿出锁在小匣子里的两枚军功章向亲友炫耀:“这个是我用机枪打出来的,这个是我儿子玩大枪杆子练出来的!”

    三级军士长康平是导弹发射的点火号手,在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曾两次亲手按下点火按钮,打出不同型号洲际导弹的最佳精度,在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屈一指。时间长了,战友们都把这位身形瘦削的老兵尊称为“金牌号手”。

    曾有人问他,“金牌号手”到底是怎么练成的?“也没有什么,练多了就成了。”40岁的康平憨厚地说。实际上,他从十几年前就每天坚持学习3小时,把数据制成小卡片随时背记。为了练操作的熟悉度,他还经常把眼睛蒙起来,在连队模拟器材室里默记按钮开关位置。

    在该旅,一个营长要统领上百个战位、上千台设备,既是工程师,又是指挥员,需要熟悉掌握洲际导弹部队体系作战的众多专业门类。发射三营营长周游国参加基地专业大会考时,面对十几名第二炮兵导弹专家的轮番提问,他两个半小时对答如流,连基地司令员的刁钻问题也没有难住他。后来,他被破格由三级营长直接定级为一级发射营长,还得到了一个外号——“问不倒”。

    旅里还有许多专业能手,正是这些专家型骨干的共同努力,才实现了战略导弹打得响、打得远、打得准、打得赢的历史跨越。

    “太阳”从地下岩层中升起

    战略导弹部队天生与大山结缘,军营在群山之间,阵地在岩层深处,几乎与世隔绝。一位曾经进入阵地的军事记者这样描述里面的情形:“一排排操作间构成了现代化的指挥中枢,一条条管道犹如导弹武器的神经血脉,战士们在逼仄狭小的空间内坚守战位,在展开不足两尺宽的壁挂床上日夜轮回。”

    这是对阵地生活的真实写照。该旅会定期组织密闭生存防护训练,每次官兵都要在这样全封闭的环境中待上几十天。

    在阵地一间窄小的通信值班机房墙上,挂着一幅颇为显眼的画。画上是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在升起,阳光照在一名头戴钢盔的军人身上。头一次下阵地的新战士见了都会问一句:“这儿为什么挂这样一幅画?”

    原来,在一次训练任务中,阵地值班的新兵小张半夜里偷偷地哭,被惊醒的班长李加华忙问:“怎么了?”“我已经半个月没见到太阳了,心里憋得慌。”小张说。

    李加华没有说话,这种压抑的感受他太清楚了,阵地里见不到自然光,分不清白天黑夜,只能靠24小时制的钟表分辨时间。值班结束后,他特意去县城买来纸和笔,画出了一轮初升的朝阳。

    以后值班时,每天早上太阳升起,官兵们就会把这一幅太阳画挂在洞库的墙上,到了傍晚再把它取下来。久而久之,位于地下岩层中的阵地形成了升降“太阳”的仪式。

    除了阵地里的坚守,阵地外的保卫和伪装任务也并不轻松。几个月前的一天晚上,该旅阵管营正在阵地外展开导弹吊装作业。虽然夜黑星稀,作业时间有限,但他们将操作时间精确到了分秒。

    深山密林中,该旅一场实战化演练任务正进入关键阶段,距离上级要求的作业截止时间越来越近,操作都以分秒计算。

    忽然,吊车号手报告:钢缆卡死了!由于时间紧急,营长周涛带着一名号手爬到吊臂上,徒手拽起钢缆用力往回拉。钢缆上尖锐的断刺,扎进他的双手,鲜血直流,但他咬着牙一点一点地往回收,20米、10米、5米……5分钟、3分钟、1分钟……距离任务结束时间仅剩几十秒的时候,故障排除。在这场与敌不见面的较量中,他们用血性赢得了荣光。

    不管是阵地里默默的坚守,还是平时艰苦的训练,该旅始终保持着“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戒备状态,成长为一支随时能战的先锋劲旅。

太阳能解决西藏60多万人口用电难题
“国家王牌”是怎样炼成的
请不要忘记他们
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生力军作用
全国青联举行十二届一次常委会议
民生“里子”摆上台面 部门扯皮现场曝光
大学创新:让国家“长个头长肌肉”
粮堆冒尖心里却堵得慌
辽宁喊“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