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好几位同事有些小郁闷,因为联系不到采访对象。本来,做记者的有时联系不到采访对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形。但这次的采访对象,既不涉及舆论监督,也不涉及利益冲突,充其量只是一次“回访”——回访一下我所服务的这家媒体机构十多年来组织的“牵手行动”中的受助者。可惜,同事们碰壁而归。
“牵手行动”做的事情很简单,即每年暑假用募集捐款、提供短期工作岗位等方式,为刚刚被大学录取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尽可能地提供一些学费及解决一些生活困难——每位受助者大约会收到五六千元资助。同事找到一些昔日受助者的联系方式,其中既有今年刚大学毕业的,也有已在大学当了多年老师的,但电话打过去之后刚刚表明意图,立刻就被对方挂断电话了。
说实话,这种干脆利落被拒绝的局面,我们是有心理准备的,所以在打电话之前,便定下了“使用化名,不暴露现在生活信息”的原则,希望对方能接受回访。可即便这样,依然有很多人拒绝了,而且拒绝得干脆利落还丝毫没有回旋余地。我想,在他们内心深处,或许是将当年的贫穷视为一种”耻辱“或”罪过“吧,所以,才拒绝回首。
连续做了几年“牵手行动”的同事毛毛,发了条微信,大意是说做了这么多年,这个项目解决了很多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但没有一个学生给她打过电话问候一下。她丝毫没有”我帮你解决了问题,你就该始终感激我“的意思,只是希望这些受到资助的学生,能用更坦然更阳光的姿态,对待自己曾经的贫困经历,并且对外界帮助多少有一些感恩之心。
并不是说,这些被资助者不接受我们的回访,就一定是不懂得感恩;或许,他们只是不愿再次把自己当年的贫穷,“曝光”在公众视野中,现实中,他们如今也许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我不敢给任何人贴任何标签,也没资格给任何人下任何判语,却免不了在心里生出一种怪异的感觉,也总是忍不住想,人到底该如何面对当年的贫困呢?
我自己当年在读书时,也时常遭遇经济窘迫。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当时发愁的是四五千元的学费从哪里去弄,幸好,听人说国家推出了生源地助学贷款,便四处奔波找各种手续,最终贷了三千元,加上其他渠道筹措的钱,最终交了学费。现在,回望这段经历时,我倒很平和,既不像某些成功人士那样喜欢用昔日的贫穷来反衬如今的成功,也不刻意回避当年的贫穷。因为,当年的贫穷,只是我生命中一段无法选择的经历而已,仅此而已。
还记得,上大学时,我们尊敬的梁瑜霞教授对很多人说过一句话:贫穷不是“罪过”,更不是“罪恶”,她希望家境不好的学生,能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贫穷的境地。俗话说,“马瘦毛长,人穷气短”,所以,贫穷者多少有一些自卑情绪,这很容易理解,但这种情绪或者说记忆,实在不该缠绕你一辈子。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高潮有低谷,都会有鲜花有荆棘。有钱,当然是好事,可如果暂时没钱,也不必觉得耻辱,只要你努力,哪会有迈不过去的坎儿?